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 目標設定 一、概括文中例子說明的道理 二、養(yǎng)成讀書、寫作時對待語言謹嚴的態(tài)度,培養(yǎng)一字不放松的習慣 課前學生預習: 一、掌握生字詞 二、閱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閱讀下列文段,找找存在什么問題: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晴天,一彎新月,好似燈火輝煌的扁舟,載著美麗的幻想在飄浮。望星空,意朦朧,根根雨絲滋潤了我躁熱的心。 學生活動一:一生大聲朗讀 學生活動二:各抒己見,談談對這段文字的認識 寫作啟示:語言生動要符合生活真實,在寫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二、討論 作者的下列例子分別說明一個什么道理?試分別加以概括。 1、“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的修改。 學生活動三:讀出差別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是------,單純的判斷句,感情色彩不濃。 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感情色彩濃厚,表達憎惡、蔑視的感情態(tài)度。這里要讀出嬋娟對宋玉的蔑視、厭惡的態(tài)度,從而體現(xiàn)她對屈原的敬重和熱愛。 學生活動四:回憶生活中的場景,有沒有用過這兩種句式?結合場景,體會說話人的感情態(tài)度。 寫作啟示:句式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 2、《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學生活動五:讀讀兩段文字,比較各自的表達效果 相關內(nèi)容遷移:唐代詩人盧倫也寫過同一題材的詩 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這里語言更加簡潔,意味無窮。 寫作啟示:文字的一減一增,感情色彩大不一樣 3、“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學生活動六:重讀原詩,進入情境“推敲”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啟示:文字上的推敲,其實正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兩句的剖析。 學生活動七:讀課文,理解作者所闡發(fā)的理論。 啟示:善于運用聯(lián)想意義,就能增加文章的韻味 5、“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學生活動八:談談你在作文中所使用的套語,說說它的危害。 三、拓展 (一)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初云“到”,又改為“過”,再改為“入”,旋改為“滿”,最后定為“綠”。 學生活動九:你認為“綠”好在哪里?討論 總結:一個“綠”字,寫出了春風一吹,江南岸為之一新的蓬勃景象。 (二)玉樓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請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學生活動十:學者王國維曾評“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蹦闳绾卫斫猓扛魇慵阂 總結:一個“鬧”字,化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寫出了春天的歡騰、春天的溫暖、春天的艷麗、春天的勃勃生機。 四、作業(yè) (一)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與作者不同的主張,說讀書“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边@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2、諸葛亮與徐庶等三人一道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為他“觀其大略”,知識面更廣。 3、宋代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边@是說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對朱光潛與馬南邨的不同見解,應該怎樣看?請寫成一則600字左右的小文章。 (二)每人搜集古人在煉字方面的一兩個事例,認真領略其中的妙處,并與同學相互交流,并寫成心得體會。 教后小結 一、通過閱讀,指導鑒賞和寫作。在對文中例子反復揣摩的基礎上,仔細領略語言的微妙之處,從而在寫作中養(yǎng)成字斟句酌的良好習慣。 二、通過寫作教學,以察效果。【咬文嚼字教案】相關文章:
《咬文嚼字》的教案02-24
咬文嚼字教案104-28
咬文嚼字教案304-28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14篇)01-06
咬文嚼字教案 第2課時04-28
課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通用6篇)01-06
咬文嚼字:面試到底是什么?03-13
‘教案’教案04-28
‘教案’白鵝教案04-28
‘教案’遠方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