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教學反思范文
【1】
《秦始皇兵馬俑》這篇課文寫的是古代文物,介紹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壯觀的建筑物和兵馬俑的軍陣、神態(tài),指出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這篇課文語言精練、詞語豐富、段落清楚,從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來講是訓練學生豐富語言和運用段落大意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好教材。但這篇課文寫的是古代文物,對于我們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來說,其見識少,缺少主觀性認識,對教材的理解又是一個難點。
我在教學《秦始皇兵馬俑》這篇課文是采取了這樣的教學過程:第一課時:1、審清題意,讀通課文,給課文分段。2、初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3、學習第1、2、3自然段,完成作業(yè)本上的第1、2題。第二課時:1、了解兵馬俑的神態(tài)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2、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3、能用“也許”“似乎”造句。本課的重點是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難點是課文第二段,秦始皇兵馬俑軍陣這一段的課文理解。所以,我在突破這個難點是作以下嘗試,先讓學生報名參加:①軍事家、②文學家、③美術家、④導游哪個組,并給每個組出了題目:①軍事家:你認為秦始皇是怎樣安排軍陣的?②文學家:作者在觀察軍陣時是怎樣觀察的?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qū)懴聛淼模竣勖佬g家:你能把這幅軍陣圖畫下來嗎?④導游:你能給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的游客寫幾句導游詞嗎?然后分組進行活動,最后各組交流。由于是大家自己喜歡的題目,討論時大家非常熱烈,交流時也特別認真,其效果也比較好。
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學生喜歡學的,有興趣的參與其表現(xiàn)也比較積極,受到的效果也比較好。因為,我安排了四個小組,讓學生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小組中進行學習,所以,學生們學得快樂,收到的效果也比較好的。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課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
3、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參與當軍事家、文學家、美術家、導游的活動,讓他們參與了活動,讓他們盡自己的能力去發(fā)揮,去創(chuàng)造,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我體會到語文教學本身是訓練學生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造,表達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但如何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和培養(yǎng),還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嘗試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使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進一步得到培養(yǎng)。我決心今后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斷嘗試,是自己的教學業(yè)務水平跟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Roman"> 【2】
我設計《秦始皇兵馬俑》這份教案,整堂課都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則始終只起到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體驗,鼓勵他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生動活潑的學習。無論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還是對詞句的品析,始終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上面,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要轉(zhuǎn)變角色,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在課堂中教師要堅持“少講多學”,即教師少講,學生多學。堅持放手原則:凡是學生能讀的就讓學生讀,凡是學生能說的就讓學生說,凡是學生能想的就讓學生想,凡是學生能討論的就讓學生討論,凡是學生能寫的就讓學生寫,凡是學生能做的就讓學生親自做。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提問時間、讀書時間和練習時間。如: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從:軍事家、文學家、導游、播音員這四個角色中任選一個,讓他們自主地學習,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秦始皇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其實就是研究軍陣的布局、寫作順序、朗讀、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學生也較喜歡這種學習方式,都積極地投入研究,有的甚至研究了二、三個任務。而且學生對較抽象的陣容也較易地理解了。
當我在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討論、探究,特別是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探究時,我深入到學生中間去,盡可能地深入到多個學習小組去,一學習者的身份,平等地參與討論,與學生一起進行探究。
總之,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可有可無、無事可做的,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所產(chǎn)生的激勵作用也是無法估量的。所以,我們既要積極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又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自主探究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組織好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好學生的探究活動,以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對話,投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篇說明文,詳盡地評介了兵馬俑的特點、雕塑藝術、制作技術及其在軍事、藝術及科學上的重要價值。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做到多樣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式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播放兵馬俑風光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兵馬俑的特點。2、利用電腦課件展示兵馬俑形態(tài)圖,給學生直觀感受。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1、對于兵馬俑的介紹,讓學生把查閱的資料進行交流,資源共享,學生積極性高,這一設計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而引導學生多觀察,多積累,激發(fā)了自主學習的興趣。2、在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時,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已選取學習片斷,根據(jù)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并在小組交流。學生在大組交流時,根據(jù)各自愛好進行分工,有朗讀的、畫畫的、分析好詞好句的、提問的、作導游的等。這一設計既注意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又發(fā)揮了學生的多元智力,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合作性。1、課堂上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我讓學生每小組根據(jù)小組的學習能力,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一個自然段或?qū)W全文。在學習之前先讓同學們回憶在學習《白鶴梁的沉浮》一文中的學習方法。(可以朗讀、抓住重點詞語句理解品
、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提出問題、設計板書、畫畫、作導游……)并讓小組長征求組員的意見作好分工,愿意用什么方式學習就用什么方式學習。小組長作好記錄。2、在學生交流時,學生交流方法多,針對每小組的交流進行補充或提出問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了主動學習的極大熱情,這充分體現(xiàn)他們的主體精神。學生在交流中質(zhì)疑,大膽的展開想象,課堂氣氛活躍。
總之,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對教學方式不斷推敲、總結(jié),對學生學習方式逐步的培養(yǎng),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反思12-19
關于《秦始皇兵馬俑》教學反思09-22
《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兵馬俑》教學反思06-30
秦始皇兵馬俑07-02
秦始皇兵馬俑01-21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設計之二01-21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設計之一01-21
《秦始皇兵馬俑》教學設計之三01-21
秦始皇兵馬俑的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