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哲學思想中的邏輯預設前提
論哲學思想中的邏輯預設前提
亞里士多德三段論的創(chuàng)設,給予后代一個簡單的公式來思考問題。三段論中涉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而每個大前提又可以獨立地看成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又會有大、小前提,這樣不斷往前追索,就會追溯到最初的大前提。這就是一套思想理論的預設前提。
一、預設前提的產生
人類對于未知總是保持著這樣的心理,這種心理包含了兩層因子,一是恐懼,二是好奇?謶质且驗槿嗽谑澜缟姹厝挥械淖晕
保存的本能,當自我保存面對外界從未接觸的事物進入時,自然會做對比,即這種不可知的聯(lián)系是否會對自己的生存產生影響,也就是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之中,發(fā)生了好奇和恐懼。這兩種情緒總是呈現(xiàn)出某種占據(jù)上風、某種占據(jù)下風的狀態(tài)。當恐懼占據(jù)主導地位,那么人們就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借此消除內心的恐懼感,以求心安;當好奇占據(jù)主導地位,人們就會對這個未知事物進行探索,直到力求得出一個確定性的答案為止。人類對于世界和自身的認知和摸索也就伴隨著這基本的心理向前發(fā)展。
但正如前文在解釋預設前提的時候所談到的,終有一天人類的認知會因自身環(huán)境、所接收的信息的不完全性而面臨著停滯。這停滯當然會在后世被后人拾起,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人們總是難以觸摸到那扇“不可知”,即這個思考的預設前提。古希臘時期最初的“氣”、“水”等,基督教的發(fā)展帶來上帝,而后世西方哲學借用上帝的概念解釋預設前提,上帝不再是上帝;在東方,儒家將“陰陽”擺在首位,道家用一個“道”字涵蓋了一切并以之解釋這個預設前提,佛學思想用如來消除了人們對這最原始未知的恐懼。人類的歷史向前,但是這些先哲的智慧我們依然追尋,我們試圖站在他們肩膀上看清這個世界,還原這個世界最本真最初始的面貌。而后科學的發(fā)展試圖從純粹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這個世界是怎么來的,但這在哲學上是無益的,哲學家們不會滿足這個純粹物質所構造的世界觀。
二、預設前提探索中所存在的兩個隱性阻礙
每一個學說或者思想體系,都具有一個預設前提。所以批判一套思想體系最直接而又最致命的無疑是找到他的預設前提,然后加以提問。這時對方無非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要么因無法繼續(xù)往前追溯而不得不懷疑理論的立足點的真實,要么陷在自己的學說里反復循環(huán)論證從而被人們揭露出其邏輯上的“循環(huán)論證”。
沒有人敢于承認自己是無所不知的,而毫無疑問的是,今天也再沒有人敢去說上帝是無所不知的。但總有人喜歡重復歷史的悲劇,從而走入到第二重困境中無法自拔。這種自我陶醉就好像家長訓斥孩子一般教導他們分辨對錯,
可能做得比他們還要冠冕堂皇一些,因為重邏輯思維的現(xiàn)代人畢竟不會輕易地像家長一般嚴厲地呵斥和剝奪孩子反問和質疑的權利。人類是無知的。這里所說的“無知”倒不是說人類一無所知,而是說人類的智慧無法窮盡這世界的一切理。朱熹在釋“格物致知”章的補文中將“格物致知”釋義為“即物、窮理、至極”三個層次,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首先接觸事物,然后追究其原理,最終達到至極的地步?墒牵拔嵘醒,而知也無涯,以有涯之生求無涯之知,殆矣!惫湃艘矔l(fā)這樣的感慨,所以,可以說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是無所不知的。而現(xiàn)在,面對這個“預設前提”造成的困境,最終回到的不過是人類無知本身,這種對于自我的批評和評價帶來的將是進步和發(fā)展。所以筆者希望吁求一種停止。因為正如討論“永恒”的問題,宇宙可能不會永遠存在,人類更加不會脫離一切永遠發(fā)展下去,那么人類又為什么去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詞匯?筆者覺得這恰好映射了,一切思想最根基的是立足于人。只有在人類可預見的將來才可能談永恒。
三、立足于人本身
那么又怎樣立足于人?直到今天,我們從未停止過對于人本身的談論。即使我們已經了解了生物結構、物理機能、化學反應,又或者部分心理思維運行的機制,但依然可以說還是未知的。
不可否認的是,即使面對人這個事物本身我們尚且存在許許多多的未知問題,而將來也應該會面對更多,但這是一個不用再跳的一層了,換句話說不用再對人或者人身上的擁有作一個局外性的追究。例如不用去說明上帝究竟存在與否,因為那與我們無關,只要對人就可以了;氐浆F(xiàn)實,我們現(xiàn)在所關注的所有問題,可以說都是以人為主體的,無論是對自己的反思和驚醒,還是對于整個人類發(fā)展的規(guī)劃,又或者世界上某個地方發(fā)生的種種問題,再或者現(xiàn)實中對于食品、政治、經濟發(fā)展等等政策的制定和討論,無一不是與人有關的。
四、每個人都還需要一個上帝
當有一天我們對于人探索清楚了,當我們能夠正確的認知自己、認知人類本身的時候,那么與我們相關的一切都清楚了呢?尋找上帝!近代西方人們出于政治和宗教斗爭,將上帝拉回人間,取而代之的是“本原上帝”,它提供了我們這個世界賴以開始和存在的一切基礎,但在普通人看來,這兩個上帝卻是等同的,這種等同就將對于上帝的信仰完全磨滅了,人們不再相信上帝,轉而相信人。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個上帝卻不是簡單的救世主,而是這個世界的本原。那么我們今天對于本原的關注又該放到哪里?尋找上帝!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的上帝,這個上帝可以給自己一個不需要懷疑的理由,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便是信仰,這是一種理性上的信仰,而不是盲目崇拜和迷信。
【論哲學思想中的邏輯預設前提】相關文章:
論邏輯在認識中的作用04-28
論廣告中的前提和會話含義05-02
論幽默技巧中的邏輯詭辯04-27
唯物史觀的歷史前提與邏輯前提04-29
論決策中的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04-26
論仁范疇在《論語》中的邏輯展開04-28
論漢字造字中的邏輯思維04-29
皮爾士的邏輯哲學思想述評04-29
論邏輯的個性04-28
奎因的邏輯哲學思想探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