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吃,也要教?
幼兒園里,一個3歲半的小女孩,每到吃飯時就大哭大鬧,原因是她只會吸食而不懂咀嚼。原來,小孩的家長因為第一次喂糊狀食物時小孩惡心,害怕小孩會噎著,就一直將食物做成液體,倒入奶瓶喂她。這讓從事多年幼教工作的老師很吃驚。這還不算最離譜的,筆者見到過一個小孩上小學了,還幾乎完全以牛奶作為主食,“吃飯會噎住的呢!”家長說。不過,更多見的則是吃飯和軟食無問題,但一些需要咀嚼才能下咽的食物,如青菜、肉塊則難以下咽。這些現象發(fā)生后,家長總以為孩子的喉嚨太細或有病而去看喉科醫(yī)生,但檢查結果,喉嚨的結構是正常的。造成以上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對營養(yǎng)和小兒喂養(yǎng)知識的不足或片面理解。他們認為牛奶“營養(yǎng)好”,就以為遲些喂粥和其他輔食品不要緊,而牛奶卻不能少喝。最重要的,是家長不了解人類的進食技能需要學習才能掌握。
“吃,也要教?”豈非笑話!答案是決非笑話。人在吃入半固體或固體食物的過程,包括牙齒的咀嚼,舌將食物攪拌并送至口咽部,然后吞咽等;而吞咽過程中,在氣管開口處的一塊小軟骨會反射性地自動將氣管口蓋住,以防食物掉入氣管引起嗆咳,這進食的全過程,涉及口腔及其周圍與之有關的30余條肌肉的協同動作,其協調靠大腦的控制。大腦的這種控制能力并非全部生來具有,相當一部分要靠后天的訓練獲得。這種訓練的核心是指形成進食所需的條件反射。
因此,在小孩生后4個月,父母剛開始用匙給嬰兒喂半固體食物時,幾乎每個嬰兒都或多或少地會用舌將食物頂出或吐出。有時不頂出來,但在吞咽時有硬噎狀表現。這些現象都是因為與吞咽的協同動作有關的條件反射尚未形成。但經過多次的試喂,以上情況就會逐步改善,直至孩子能“熟練”的吞下半固體食物。這種熟悉進食所需的時間每個孩子不一,有些孩子經過數次試喂便適應,而有些則長至一兩個月才能學會“吃”。這正如學齡兒童學習能力有差異一樣。當然,這種差異并非智能的差異,而是適應性心理素質的差異。
小兒的運動和智能發(fā)育,每一種主要項目的發(fā)育完成都有一個關鍵時刻,過了這個關鍵時刻再去學習就會有困難。例如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時刻在l~3歲,過了此刻再去學習就會有障礙(不包括外語學習),甚至于不會講話。咀嚼──吞咽動作的發(fā)育的關鍵時刻,在出生后4~12個月。如延誤半固體和固體食物的喂食將會導致完成這個動作的困難,而發(fā)生本文開頭中3歲半的小孩不會咀嚼,甚至上小學了仍以牛奶為主食的情況。在臨床上發(fā)生這種情況常見與兩種家長的孩子。第一種,在初次試喂時,見嬰兒把半固體食物頂出或吐出,就誤認為他們不肯吃或不喜歡,幾次下來就放棄了;或見孩子有哽噎表現則害怕,覺得應長大一些再喂糊狀食物。第二種,母乳充足,以為不需要加米糊等輔食也會長大,等到一歲斷奶后再給稀粥、米糊,這時孩子則較難適應吞咽固體食物。以上情況都被人為地推遲了訓練咀嚼──吞咽動作的時間。對原來就“學食”慢的孩子,就更增加了訓練的難度。
這種延遲喂半固體、固體食物造成的后果是:l、錯過了關鍵時刻,隨著年齡的增大,喂食訓練難度會增加;2.孩子因此形成心理障礙,因“哽”而產生對固體食物的懼怕甚至拒絕的心理;3.因進食量不足而致營養(yǎng)不良,甚至生長遲緩。
對營養(yǎng)不良這一后果,有的家長很難理解,因為不吃粥飯沒關系,牛奶可以替代;或是用“營養(yǎng)好”的東西打成漿放在奶瓶里喂也一樣可以解決。事實上,以上兩種途徑都滿足不了小兒營養(yǎng)在量上的需要。人體的能量60%~70%來自碳水化合物,因此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每日至少須要75~100克(1.5~2兩)谷類主食方能滿足此供能需要。如完全以米粉加入牛奶中用奶瓶喂食,則每日至少給1000毫升牛奶才能滿足需要。但是,對嬰兒喂食牛奶量,每日不宜超過700毫升。
因此,合理的喂養(yǎng)應在嬰兒滿4個月大起添加各類食物(米糊、面糊),并逐步在其內添加各種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蛋黃、魚泥、肉沫等)。當出牙后還應給薄軟的軟面包或饅頭,粥內加入碎菜等,給小兒訓練咀嚼。這樣孩子可以順利地過度到成人飲食并保證營養(yǎng)供給。
【吃,也要教?】相關文章:
寶貝吃米飯也要按年齡區(qū)分05-01
有魚吃也要捉老鼠高中作文04-27
孩子零食也要“按點”吃05-01
也要顧念別人04-30
唱也要緊04-29
瞬間也要美麗04-28
饑也要擇食04-27
我也要飛作文11-23
汽車不開也要保養(yǎng)04-27
晚了,柳兒也要飄了…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