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之門》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法律之門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法律之門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法律之門的讀后感篇1
“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任命權利的紙”,這句話是列寧說的,它告訴我們:要遵守法律。最近我讀了一本關于法律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法律之門》。
《法律之門》是美國各大法學學院比較通用的一本法律書。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書。這本書模擬了美國法律過程的實際運作,打開了進入法律和社會的大門。這是一本十分有價值的書,大家可以去閱讀一下。
作為一名國家的公民,首先就要做到遵紀守法。也就是說,就算自己再窮,再怎么樣,也不能去干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說偷盜,搶劫,殺人……要腳踏實地,做踏實人,這種人,上帝是不會讓他吃虧的。
我們不僅要守法,還要學會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日記被偷看,信件被拆開,受到敲詐勒索……),就要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訴,請求那些有權威的'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說到會用法,我就想到了我家隔壁8歲的弟弟在去年發(fā)生的事。弟弟很喜歡寫日記,想日記訴說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可他的父母卻好奇心旺盛,每天都要去偷看他寫的日記,最后終于被弟弟發(fā)現(xiàn)了,而且還是一連幾天,他火冒三丈,忍無可忍,最后他用《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向村長禮貌完整地申訴了這一切,村長聽了,立即去把弟弟的父母訓斥了一頓,并讓他們向孩子道歉。我覺得我們得向弟弟這種懂法還會用法的人學習。
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像一位隱身的天使,你找到了它,學會了使用它和遵守它,它就會永遠保護你;如果你去違反它,它就會懲罰你,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不要抱有僥幸的心里,因為法就在你我身邊。
法律之門的讀后感篇2
法律是什么?千百年來,盡管人們在理論上為法律繪制了各種令人向往的圖譜,然而實踐中的法律卻往往不以人的觀念為轉(zhuǎn)移。其實,法律生存于各種力量的撕扯之中,每一種力都承載著現(xiàn)實的社會要求,而每一種要求在不同的情景和觀點下都有其應被滿足的理由和價值。讀美國學者博西格諾的著作《法律之門》,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入地領悟各種關于法律的困惑。
一
法律在理論和實踐上矛盾重重。
“法律即是正義”是西方自然法學者的重要思想。那么,法律如何實現(xiàn)正義?概言之,制定法律要體現(xiàn)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實施法律要貫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然而,在某種程度上,法律體系的存在將基于身份、財富、權力乃至性別差異造成的不平等現(xiàn)狀固定化。立法無法做到“人民公意的表達”。在簡單社會形態(tài)中,人們可以熟知社會中的大部分法律,但是在今天,人們實在不太可能知道大部分影響他們生活的法律,就更談不上對它們的認同。正如哈特所言,“現(xiàn)代社會的實況無疑是:一般公民有很大一部分(或許是多數(shù)),對于法律的結(jié)構,或其效力判準,根本沒有概念。他所遵守的許多特定、個別的法律條文,對他而言,可能只是籠統(tǒng)的‘法律’一字而已!庇谑,立法成為實現(xiàn)少數(shù)社會精英分子意愿的過程。為了使法律對自己或其所屬的集團有利,有權力的人會在立法過程中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
“法律是一種規(guī)則體系”是法律實證主義者的典型話語。這意味著法的確定性,而不是正義,成為法的最高價值。法律實證主義認為:(一)法律由一系列已知的、確定無疑的規(guī)則構成。盡管法律體系中還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則、法律技術等要素,但是法律規(guī)則確實是法律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二)確定的規(guī)則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能夠產(chǎn)生合理預期。(三)法官從確定的規(guī)則中能夠推出具體的法律判決,由此可見,法官的判決是可預見的。然而,在日常的個案中,我們發(fā)現(xiàn)單從規(guī)則本身去精確預測判決結(jié)果的可能性很;為了達成預測的目的,我們有必要學會審時度勢、察言觀色,因為法官對圍繞事實的具體生活情境的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會左右案件的結(jié)果。法律是一種規(guī)則體系,同時也是一種意義體系。法律規(guī)則不會等在那里自動地適用于案件,法之所以是“活法”,正是緣于其意義的釋放。法律適用是一個“法之意義”釋放和加工的過程。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法律意義的釋放主體是法官,無怪乎霍姆斯說,法律是“對法官實際上將要做什么的預測”。如果我們承認個案對于規(guī)則的特殊性,那么我們也要承認法官的個人價值立場及見解在其判決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那些在社會化過程中獲得的經(jīng)驗(包括“政治的、經(jīng)濟的和道德的偏見”),是其判斷的入門?梢哉f,法官的判決歸根結(jié)底是他整個生活歷程的產(chǎn)物。我們還發(fā)現(xiàn),法官們在向規(guī)則頂禮膜拜的同時,也將既定的規(guī)則開膛破肚。與普通人對規(guī)則的踐踏相比,法官只不過是讓規(guī)則在莊嚴的司法過程中“死”得更為尊嚴。于是,傳統(tǒng)的司法裁量過程:“事實規(guī)則)判決”,質(zhì)變?yōu)椤笆聦崙B(tài)度)判決”。
二
孟德斯鳩說,法是一種理性存在。愛德華·科克說:理性是法律的生命。在西方哲學史上,理性主義與法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正如《牛津法律大詞典》中的描述:“由于長期的自然規(guī)律思維的延續(xù),理性已成為法律思想史的重要因素。盡管自然主義法學派僅將理性特征賦予人類理性的自然法,但自然法和實在法并不是截然分開的,人們在進行現(xiàn)實立法的過程中,其立法原則也蘊涵著理性,并將它作為自己的評價和倫理基礎!比欢粘I钪腥藗兊氖胤ㄐ袨榕c其說來自于法律理性魅力的感召,倒不如說有賴于法律背后的暴力支撐;或者,至少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普通人對法律的認知中,暴力因素是一個值得人們高度警戒的“雷區(qū)”。盡管法律暴力一向遭受人們的質(zhì)疑,但是沒有暴力支撐的法律,就好像沒有武裝的戰(zhàn)士一樣,失去了勝利的保障。法律暴力即使在最常見的司法過程中也發(fā)揮著作用。審訊過程好像是一次次文明的對話,然而,這種“交談”作為法律暴力實施的前提條件,本身即是暴力的運用,它為法律暴力的實施尋找正當合理的理由。我們可以對法律暴力的受害者表示某種同情,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恐怖的平衡在某種意義上正是我們所期望和渴求的那種公正。因此,法律暴力“不是對它力量的頌揚,而只是不得不予以容忍的一個因素,一個難以解說的因素!
亞里士多德說,“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法律規(guī)則的普遍性、明確性、連續(xù)性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對抗著混亂和無序!罢缛藗兯,社會生活中的秩序所關注的是建立人類行動或行為的模式,而且只有使今天的行為等同于昨天的行為,才能確立起這種模式。如果法律對頻繁且雜亂的變化不能起制動作用的話,那么其結(jié)果便是混亂不堪,因為無人能夠預知明天所將出現(xiàn)的信息與事件!比欢诂F(xiàn)實中,法律一般是指一種司法體系,而秩序是指一種行政體系、一種國家的特殊秩序,典型地被看作一種等級秩序。這種權威性等級秩序保障規(guī)則從權力的頂端逐級向下貫徹而得以實施。但是,在很多場合,法律的實施并非利用這種縱向權力模式,而是橫向權力模式,它意味著:一個人不能在制度上控制其他人。比如,近期在全國各級法院中流行的“司法公正,一心為民”的口號,正是橫向權力模式在法律實施中的表達。所以,米歇爾·?抡J為,“法律和秩序的調(diào)和,一直是那些人的構想,而現(xiàn)在必定還是一個夢想。法律與秩序是不可調(diào)和的,當你努力這樣做的時候,它僅僅表現(xiàn)為這樣一種形式:將法律結(jié)合到國家的秩序之中!
法治常被理解為“法律的統(tǒng)治”,法治政府則是“規(guī)則的政府而非人的政府”。翻開法律思想史,關于法治的定義比比皆是。在對法治的通常理解中存在一個前提預設:法律是自然的。像其他自然規(guī)律一樣,法律是社會中的固有部分,社會必須尊重法律的運行。然而,這一前提預設面臨的難題是:法律不同于其他自然規(guī)律,它要求用人的努力來維持其存在,而其他自然規(guī)律則不依賴于人而獨立存在。法律,非人創(chuàng)造則不能誕生,非人實施則不能運行。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tǒng)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任何人的關系是根據(jù)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zhí)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沒有人的因素!比欢,說“法律依賴于人”同樣是有問題的。如果法律的存在和運行依賴于人,那么人應當具有創(chuàng)造和操作法律的能力,并且這種能力要先于法律而存在。如果人的本性中具備這種能力,那么法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見,法律與人的關系,就如同雞與蛋的關系一樣存在循環(huán)。
三
對司法過程的理論想象無法掩蓋其所面臨的困境。
司法過程在理論上是法官“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裁量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法官所經(jīng)歷的步驟是:確定法律事實,尋找法律依據(jù),最后通過三段論的推理得出結(jié)論。然而,心理學家所描述的常人的判斷過程卻并非如此。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判斷的過程很少是從前提出發(fā)繼而得出結(jié)論。判斷的起點正與之相反——先形成一個不確定的結(jié)論;一個人通常是從這一結(jié)論開始,然后努力去發(fā)現(xiàn)能夠得出該結(jié)論的前提。如果他不能如愿以償?shù)陌l(fā)現(xiàn)適當?shù)恼擖c用以銜接結(jié)論與他認為可接受的前提,那么,除非武斷或愚蠢,他將會摒棄這一結(jié)論而去尋求另一結(jié)論。(第27頁)由此可見,結(jié)論(或目標)在判斷過程中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這一點在律師的思維方式中比較明顯。結(jié)論對律師來說不再是一個選擇性問題。律師為其委托人的利益工作,因而就必須從確保其委托人勝訴的結(jié)論(目標)出發(fā)來剪裁、組織案件事實,以便能夠從他所渴求的結(jié)論(目標)倒推出他認為法庭樂于接受的某個大前提。既然法官是人,他的思維方式也應當不會違背這種常人的思維方式。哈奇遜法官以其切身體驗告訴我們:“法官作出決定,的確是通過感覺而不是通過判斷,通過預感而不是通過三段論推理,這種三段論推理只出現(xiàn)在法庭的意見中!,“在感覺或‘預感’自己的判決時,法官的行為精確地與律師對案件的處理相一致,只有這樣一個例外:律師已經(jīng)在其觀點中預設了目標——為委托人贏得訴訟——他僅搜尋和考慮那些確保他走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的預感,而法官僅負有漫游著去作出公正判決的使命,他將沿著預感引導的道路前行,無論到達哪里……”法官在司法裁量過程中所運用的法律論證方法,也明顯說明了“結(jié)論(目標)的統(tǒng)治地位”。法律論證的本質(zhì)特征是:一方面,具體的判決發(fā)生在論證之前,另一方面,須對判決進行論證。由此可見,實際的判決過程似乎應當是:“確定問題→設定目標→尋找選擇方案→評價選擇方案→落實一個選擇方案”。在整個過程中,法官的主要工作是:想象可能的案件判決方案,以便落實一個最佳的選擇方案。
于是,我們又回到了正義的話題。正義,作為法的目的,是個人生活與擁擠的世界里所有人的活動之間的理想化的妥協(xié)。我們的司法程序?qū)で筮@種理想化的妥協(xié),而法院之外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則從個人活動的主體角度去發(fā)掘,讓活動的個體從主觀上去同意妥協(xié)。這不僅是糾紛解決的方式,更是糾紛解決的藝術。
美國的法學不是沒有深刻的理論,它的理論體現(xiàn)為一種面向民眾的說理,雖沒有德國哲學的繁瑣和法國文學的浪漫,卻有著古羅馬演說家的激情和雄辯。
“法的門前有一位守門人在站崗……”而我已經(jīng)從門外走進去了……
【法律之門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走進法律之門05-01
法律之門讀后感06-19
《法律之門》讀后感04-25
《法律之門》讀后感(精選10篇)03-27
天堂之門04-28
推開夢想之門10-02
心靈之門作文06-28
勇氣之門-作文05-07
雙語美文《快樂之門》07-27
生活之門初中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