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家的宗法式年味兒散文
過年的過程,接年、守歲、送年,在我們家是相當有講究的,那是我們家族傳下來的過年方式,按照我和弟弟的理解,是“宗法”式的過年。
母親回憶說,我們家過年的方式,自從她嫁到孫家至今就是這種過法。進而補充道:你奶奶告訴我,說是你太奶奶嫁到老孫家也是這種過法。哦,這至少也是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我們家這種過年方式主要是圍繞著供奉宗譜展開的,我們也俗稱供養(yǎng)老祖宗。
只是我們家這種過年的方式也曾經(jīng)中斷過近二十年,從“破四舊”燒掉了宗譜開始,一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后來是父親從一位本家那里抄來了宗譜,才又恢復了“宗法”式的過年。
在我們家“宗法”式過年中,最為繁瑣和勞累的當屬接年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了。
接年的諸多準備是從除夕早晨就開始了。這一天,母親和父親都會早早地起來,也催促著我們起來。待洗漱完畢,母親便從耳房的木頭箱子里翻出擱置一年的供器。這里包括蠟臺、香爐、香桶、供碗、酒盅。然后,用一條新的毛巾將這些供器擦拭得一塵不染;父親呢,則是從宗譜盒里取出宗譜和宗譜兩邊的佩聯(lián)(荷花和牡丹圖案),鋪在掃凈的火炕上,也是用新毛巾捋平整了。
擦拭完供器的母親,緊接著她一系列的忙活。我們兄弟姐妹忙活鍋下面,說白了也就是劈柴、燒火、切蔥姜蒜等粗活兒,母親呢,忙活鍋上的,煎炒烹炸什么魚呀蝦呀肉啊地瓜丸子之類的細活兒。母親說這是留著供養(yǎng)老祖宗“擺高碗”用的。母親這樣解釋“擺高碗”,說是希望老祖宗們保佑我們日子節(jié)節(jié)高。
“高碗”的制作過程極其復雜的。首先要找出五個非常直溜的蘿卜洗凈,切掉蘿卜頭部分,修理掉蘿卜根和須。將高矮相同的蘿卜截面平放在五個供碗里,當?shù)鬃。再拿出五個約20厘米長的高粱秸桿(必須是高粱秸稈,寓意也是節(jié)節(jié)高),將每個秸稈的一頭均勻劈開五等份,分別架在五個蘿卜底座上面;其次就是將那些烹炸好的魚蝦肉等五種食物分別用紅線串上,披掛在高粱秸稈上,再把紅墨水染好的紅粉絲披掛在五種食物上,這叫“掛紅”;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將赤橙黃綠紫五種顏色的扇形供花分別插在五個高粱秸稈的上面。這樣,高碗就制作成了。
將近上午十點半的時候,父親和我還有弟弟將宗譜懸掛在堂屋北墻中央的宗普襯子(是一個布簾上印著一個大福字,我們叫宗提子)外面,母親將五個“高碗”和五碗供飯(每碗是兩碗米飯扣在一起的)等距離擺放在供桌上,又給三個小酒盅斟滿了酒,父親點好了三炷高香,邊往香爐里插,邊振振有詞:列祖列宗在上,先給你們捎個信,給你們準備了好吃好喝的,晚上就接你們回來過年。然后是我們一家人面對宗譜跪下,按照輩分依次磕頭。
除夕的黃昏時分,母親忙活煮接年的餃子,其余的人將屋里的炕上地下收拾得干干凈凈,什么臟水啊垃圾啊都要收拾出去。然后準備了幾個大小不等的空塑料桶子放在外屋。按照我們家過年的“宗法”,接年回來,臟水和垃圾就不能再往外面潑倒了,掃地都要從外向里掃,等到了初二晚上送年的時候才可以往外潑倒。說是如果過年這幾天往外倒臟水垃圾之類的,那樣就是對老祖宗的不敬,是要往外攆他們,怕他們見怪。
接年,要趕早。時間一定要控制在天還沒黑下來的時候才行。當母親將三小碗接年的餃子端上供桌時,父親便拿著三炷矮香和三張黃裱紙往外走,我和弟弟緊隨其后。在村外的一個十字路口,對著祖墳的方向,點好了香,插在事先準備好的一小袋沙子里,再燒紙,最后下跪磕頭,父親依然振振有詞:列祖列宗在上,現(xiàn)在接你們回去過年,你們有馬的騎馬,有轎的坐轎……然后起身,朝著家的方向緊走,當來到院里的時候,父親催著我們哥倆趕緊回家把鞭炮拿出來,準備燃放,迎接祖宗回家。而他將事先準備好的三根木頭桿子橫放在甬道上,說是這是老祖宗們的攔馬桿,為騎馬的祖宗拴馬用的。我和弟弟燃放了鞭炮后,回到堂屋,我們一家再一次面對宗譜跪下磕頭,這才能開始吃接年的餃子。
吃飯的過程中父親講起當年在老家的時候,是爺爺領著他和幾個叔叔親自到祖墳去燒香燒紙,接老祖宗回家過年的。現(xiàn)在離得遠了,只能在十字路口,朝著祖墳的方向,望空接祖宗們回來過年……
除夕的子夜時分,全家人洗臉洗手換上新衣服,互相問好、長輩發(fā)壓歲錢,這些跟其他家的守歲無二,在此不贅。我跟弟弟和兒子一起在子夜的整點,放了一大通鞭炮之后,按照我們家的“宗法”,得把供桌上的“高碗”拿到院子中間的一張大桌上擺放一會兒,上香磕頭。這叫敬老天,祈禱上天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
從接年,宗譜掛上,到送年,宗譜取下。這幾天幾夜,香火是不能斷的,一炷香燒完了,另一炷香馬上續(xù)接上,而上香的時候一定要洗手洗臉的。一炷香的時間大約四個小時,尤其是除夕和大年初一的兩個晚上,父親和我還有弟弟是輪班執(zhí)守的。父親去世之后,這項任務就由我和弟弟還有兒子來接續(xù)上了。
大年初一的上午,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孫姓至親,都陸陸續(xù)續(xù)地趕到我們家來拜祭祖宗。供桌上那紅色的供器、五種顏色的供花以及花花綠綠的外包裝的供品,加上一撥又一撥拜祭的至親,還有彼此的問好聲……屋里屋外都被迎接新春的喜氣簇擁著,熱鬧、溫馨、祥和。午飯,至少也得有三桌人。大家推杯換盞互致祝福,吉利的話順嘴就來。
送年,要稍晚一些。按照我們家的“宗法”,要讓老祖宗們吃好喝好,才能送他們上路。待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供桌,將三個小酒盅里的酒倒掉,再斟滿新酒。我們一家人才能上炕開始吃送年的餃子。
初二晚上八點,我和弟弟先燃放鞭炮,歡送老祖宗們。然后父親拿著水舀子,舀了些許的煮餃子湯,我拿著三炷矮香和三張黃裱紙和弟弟一起跟在父親的后面,父親將橫在甬道上的三根“攔馬桿”搬開放到一邊,出了大門,又奔向接年的那個十字路口。燒香燒紙磕頭,之后,聽父親念叨:列祖列宗在上,年也過了,現(xiàn)在送你們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就不來接你們了,路也熟了,你們自己回來就是了。
我們前腳送年,母親和家里的其他人后腳就緊接著忙活開來,拾掇起供桌上的“高碗”之類的、打掃屋子里的衛(wèi)生、潑倒過年這幾天“囤積”的臟水和垃圾……一定要在趕在我們送年回來之前完成這些任務。我們回來之后要取下宗譜,卷好放進宗匣里。留下宗譜襯子,在供桌上擺上五盤水果,直到正月十六早晨撤除供桌為止。
在我們家,接年和送年有一項規(guī)矩是比較嚴格的——接年去幾個人,送年也去幾個人,而且人是固定的不能替換;無論接年還是送年,路上都不能說話也不能回頭,關于這一點,我曾經(jīng)問過母親緣由,她說一則怕驚擾了祖宗的魂靈,二則是怕其他的鬼神跟著回來。聽著這些,我有些糊涂也有些驚悚。
對于過年這些繁瑣與勞碌,我是心懷怨言的。而母親總是用那句順口溜“尊敬父母勿許怨,孝敬祖宗走天邊!眮砘馕业脑寡。我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我們家傳下來的“祖訓”。母親是一個頗講孝道的人,對于過年這樣“供養(yǎng)老祖宗”,直到現(xiàn)在,她也是樂此不疲,從未抱怨過,盡管她已是八十歲的高齡了。
對于我們家的“宗法”式過年,我和弟弟甚至還有兒子和侄女都極少妄加評論,而且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宗法”。況且還有母親那句順口溜的“訓誡”呢。眼瞅著,快過年了,我們家的“宗法”又要實施了。
【我們家的宗法式年味兒散文】相關文章:
兒時的年味兒散文05-01
我們家的年味兒作文600字11-30
我們家的貓經(jīng)典散文04-27
法式04-30
宗杰(宗傑)04-29
單宗(單宗)04-29
攝論宗(攝論宗)04-29
年味兒作文05-31
年味兒作文07-06
年味兒的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