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教學法》心得體會
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教學法》心得體會 武又琴 一.面對新課標三個目標”的思考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緒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xiàn)三個目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蔽沂且幻麛祵W教師,深知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這段話,我反反復復思考了很久。怎樣才能實現(xiàn)三個目標呢?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應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商場購物,媽媽帶了100元買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沒有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一個人的十個手指還不一樣長呢,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的幾十個學生,他們之間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此,我們教師應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有不同層次,好、中、差學生都要考慮到,好學生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中下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每次回答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保持,學習才會不斷取得進步。 再次,教師必須有新的學生觀。過去,衡量學生好壞之依據成績的高低,F(xiàn)在我們的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要是學生認真、努力的學習了,并且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進步了(可能成績還不夠優(yōu)秀),我們都要認定該學生是個好學生。 二.有感于“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一書的第二章,作者闡述了“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這一觀點。在講述教學方式的綜合化拓展時,作者談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來教”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經多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今的素質教育了,教材編排的內容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識、技能的覆蓋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創(chuàng)新的觀念和手段來對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說相當廣泛。圍繞教材,我們可以做數學史、數學信息、先進教學手段乃至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準備,在課堂上做到信手拈來,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變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個章節(jié)當作一個系統(tǒng),每到立體看作一個課題,每一個定理、原理看作是蘊含哲理的智慧結晶,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才能使數學教學變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天地。教材是知識與思維的載體,它蘊含著大量可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素材,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好好把握并靈活運用它。這不正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才只能作為新課的依據,要做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要靠教師的善于運用”嗎? 三.談“重視興趣、重視應用、重視過程是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法寶” 我感覺很多學生都覺得數學課枯燥乏味,不如語文課生動、有趣。因此,課堂教學中對數學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并不多,學生之所以還要強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學習數學實在是為了好的分數,教師的教學無疑也已經離開了數學的真諦。素質教育不需要高分低能的書呆子,素質教育就是要將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一書中,講到了“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興趣、應用和過程”,我認為這正是當前每一位數學教師應該努力做到的。 重視興趣、重視應用、重視過程是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法寶。重視興趣,要求我們每節(jié)課的導入要生動,教師的思維角度要新,知識面要寬,課堂教學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結構特色、語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視數學的美感、靈感、直覺激發(fā)。比如,低年級的數學課,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的情景,游戲活動符合低年級孩子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游戲中,既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從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知識。重視應用,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嘗試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對其他學科中出現(xiàn)的數學問題進行研究,尋求解決的策略,通過運用,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重視過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關注知識的發(fā)生過程,通過“過程”領悟知識的邏輯關系,體驗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直覺思維等在數學學習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視過程還要重視課堂教學的過程、學期教學的過程、評價的過程,發(fā)揮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育作用。 四.有感于“‘ 要我學 ’到‘ 我要學 ’” 新課程提出了自主學習的概念,即教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怎樣學習才是自主學習呢?《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中給出了精準而又通俗的解釋,即“建立在自我意識發(fā)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品質。它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作為現(xiàn)代人,必須有終生學習的意識和會學習的能力,并且終生都要不斷地學習。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動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時的心情是愉快的,輕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幾率也較大;如果他是被動的,那么他做事時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憊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幾率也較小。學生的學習也如此道。所以,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和諧個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領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促進個性和諧發(fā)展,由傳統(tǒng)的“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激趣引題自學探究。激趣引題是指教師的課堂導入,要求教師在一堂課的開頭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調動起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自學探究是由學、思、疑、問四個相互關聯(lián)的學習要素組成,即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 第二步:解疑導撥合作探究。學生自學探究是學中又探、探中有學,一般問題在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 第三步:明理強化實踐探究。首先,教師要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簡要歸納、概括、討論要點,方法、概念、道理要言簡意賅、清清楚楚。然后要求學生運用自學和討論探究獲得的知識,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 第四步:激勵評價引深探究。這一階段既要總結前三步探究活動的基本收獲,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后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教學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心得體會01-17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心得體會02-07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3-12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7-24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2-11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11-09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02-16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7-21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02-08
數學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