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科學教案范文錦集九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一、教材簡析:
本課有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會變味的米飯,米飯、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蹤跡,制作神秘的信件”。
會變味的米飯,平常吃飯的時候感覺不到甜味,只有細細品嘗才會感覺到米飯產(chǎn)生了甜味,用這樣日常生活中經(jīng)歷卻不大注意到的活動,導入這一課的內容。
米飯、淀粉和碘酒,讓學生利用感官對淀粉進行觀察,在淀粉上滴上碘酒進行實驗,對其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教科書進行了明確的告知。
淀粉的蹤跡,利用淀粉與碘酒的顏色變化,可以來檢驗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個有趣的活動,是尋找淀粉的蹤跡活動的延續(xù)。
二、教學背景:
學生對米飯?zhí)煜ち,對米飯的味道了如指掌;蛟S有一部分學生還有這樣的經(jīng)驗,咀嚼米飯的時間長了,口腔內的米飯會出現(xiàn)甜味,這是怎么回事?本課就從這個現(xiàn)象開始,引導學生探索與米飯、淀粉有關的化學變化。
米飯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會產(chǎn)生色合,在這里,我們并不要求學生去掌握反應機理,而是觀察米飯、淀粉與碘酒反應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認識到這種顏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一種形式。利用碘酒與淀粉的特性反應,可以鑒別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學階段,對物質化學反應的認識,一般都停留在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機理。同時,一般學生對化學變化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都是很感興趣的,這有助于他們進行有限度的科學探索。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
2.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學詞匯:化學反應 新的物質
。ǘ┻^程與方法:
1.用細心體驗、分析推理、實驗驗證的方法獲得結論。
2.通過實驗檢驗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學方法:體驗 推理 驗證
(三)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
1. 培養(yǎng)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探索興趣
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米飯和淀粉與碘酒發(fā)生了反應。
難點:分析米飯和淀粉與碘酒反應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
教學準備 教 具學 具說明與提醒
米飯、碘酒、相關米飯、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棉簽以及面包、饅頭、餅干、黃瓜、白菜、蔥、馬鈴薯、面粉、白糖、食鹽等幾種常見的食物另外準備一些水,清洗滴管用。
教 學 流 程
活 動 過 程
基 礎 設 計個 性 設 計
一、導入:
(1)今天我為大家?guī)砹撕贸缘臇|西,誰來嘗嘗看?不過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嘗過之后,要告訴大家你吃的是什么?好不好?(蒙上學生眼睛,讓他仔細嘗吃的食物)適時提問,引導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點。(軟軟的,有點香,有點甜,是米飯。)
米飯我們天天都吃,有沒有感覺到它吃起來有點甜?平時大口吃的時候沒有感覺,而當我們細細品嘗時,卻發(fā)現(xiàn)米飯會變甜,米飯為什么會變甜呢?
(2)學生討論
。3)我為大家揭開真正的原因,取出一張沒有字的紙條,把碘酒溶液迅速噴射在紙上,紙上寫著 淀粉, 原來米飯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我們的咀嚼過程中它與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發(fā)生了變化,從而變得有甜味了。那淀粉是什么樣的呢?
二、觀察淀粉
觀察前,我們先用碘酒消毒,用棉簽在手上涂下。
小組活動:觀察淀粉
。1)觀察方法:①看(顏色)、摸(光滑程度)、聞(氣味)
(2)觀察并記錄表格:
。3)交流匯報:
淀粉特征:看起來是白色粉末狀、摸上去較光滑、無明顯氣味。
同學們的手上有沒有什么變化,這是為什么呢?在這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化學
變化或物理變化)
手上變顏色了,生成了新的藍色物質,是化學變化。
原來,淀粉遇到碘酒會生成藍色物質。
三、米飯與淀粉
我們知道米飯中含有淀粉,那么如果它遇到碘酒,會不會也生成藍色的物質呢?
實驗:滴一滴碘酒在米飯上,觀察現(xiàn)象(學生實驗)
交流:米飯遇碘酒也變成了藍色。
通過這樣的實驗,大家有沒有受到什么啟發(fā)?(視情況提示:如果某種物質遇到碘酒變成藍色,那說明這種物質有什么特點?)
我們可以利用淀粉遇碘酒變藍的特性來檢驗物質是否含有淀粉。
四、尋找淀粉的蹤跡
生活中,有哪些物質含有淀粉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今天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東西,請同學們好好地判斷一下,哪些物質是含有淀粉的,哪些物質是不含淀粉的?怎么判斷,會嗎?
請一位同學簡單敘述一下實驗方法。(滴一滴碘酒在要檢驗的物體上,如果物體變藍,則說明該物體含有淀粉,如果該物體沒有變藍,則說明該物體不含淀粉。)
實驗:判斷黃瓜、白菜、蔥、馬鈴薯、面粉、白糖、食鹽、餅干中哪些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根據(jù)實際條件選擇物品)
交流討論:
含淀粉的是:馬鈴薯、餅干、面粉
不含淀粉的是:黃瓜、白菜、蔥、食鹽、白糖
五、總結:
a.淀粉遇碘酒會變藍
b.淀粉遇碘變藍現(xiàn)象是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c.可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現(xiàn)象來判斷物質是否含有淀粉
六、延伸、拓展
大家對于這些還有不理解的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一些地下工作者在傳遞情報為了防止機密泄露,往往會寫一些“無字”密信,(就像剛才的紙條)可以用什么辦法將內容顯現(xiàn)出來?(滴加碘酒在白紙上)
課后可以自制一份“無字”密信,寄給我。
板書設計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
米飯
淀粉 + 碘酒 → 藍紫色(化學變化)
……
課外活動收集含有淀粉食物的有關信息。
生成預見1.能夠描述米飯(淀粉)遇到碘酒的反應現(xiàn)象。
2.能夠區(qū)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
課堂評估1.能否正確描述米飯(淀粉)遇到碘酒的反應現(xiàn)象。
2.能否熟練區(qū)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英國化學家開文迪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科學的事跡,懂得“科學怪人”其實并不怪。3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讀感悟結合,了解開文迪許的事跡,懂得“科學怪人”其實并不怪。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 認讀生詞。
2.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 精讀感悟,學習課文第一段。
1. 自主讀書,自讀自悟。
2. 小組交流,提出問題。
3. 開文迪許的“怪”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歸納板書]
4. 細讀課文,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
。1) 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考究”、“過時”的理解。
。2) 簡介開文迪許的背景,說說他為什么穿過時的'衣服。
(3) 齊讀第三自然段,你們家的客廳和臥室里放的是什么?開文迪許的家中為何擺滿了圖書和儀器?
(4) 默讀第四自然段,劃出本段中心句。
(5) 小黑板出示:[他的藏書很多……辦理一下手續(xù)。]齊讀,開文迪許為什么這樣做?
。6)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文中哪些詞句最能體現(xiàn)他的怪?他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
(7) 指導朗讀。
三、 學習第二段。
1. 引讀第七自然段。
2. 自由朗讀課文,為什么說開文迪許并不怪?[板書]
3. 指導朗讀。
四、 總結課文。
1.你認為開文迪許怪嗎?為什么?
2.教師總結課文,點明中心。
五、作業(yè)。
1. 有感情朗讀課文。
2. 收集一個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科學教案 篇3
第一單元 我們都是科學家
1.1科學是……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折疊小人”活動中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2、能夠從琴納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知道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求問題解答的過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科學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科學課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2、想知道,愛提問。
教學準備:
插圖、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科學”。
2、提問:你知道科學是什么嗎? (板書課題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學是什么。
。1)、討論“什么是科學?”
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引導學生看課本第2頁插圖,開闊一下視野。
(3)、提問:圖上的人在做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插圖的內容,教師適當?shù)丶右匝a充說明。
。4)、談話:只有科學家那里才有科學嗎?你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書中圖片)想一想,你為什么想做這些事情?(學生交流)
(5)、師生小結: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2、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師講故事、學生自己閱讀等不同方法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問: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琴納是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醫(yī)生。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他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
。3)、正因為有了這個新發(fā)現(xiàn),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問題?此后,他又分別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提出問題——尋找可能的原因——做試驗證明——試驗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復述一遍琴納的故事嗎?學生復述故事。
(6)、搜集資料,找出其他科學家在研究活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學是什么。
。1)、教師講解并演示活動方法,學生嘗試操作。
。2)、要求學生邊做邊觀察,然后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
(4)、提問:有誰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W生回答,若沒有學生能說出來,教師作簡單介紹)
三、全課總結:
1、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告訴我們科學究竟是什么嗎?
2、學生分組交流,并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的想法。
3、總結: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板書)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會觀察比較與描述陶瓷與玻璃的相同與不同。
(2)會觀察比較與描述陶和瓷的相同與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顆粒的粗細不同等。
2.知識與技能:
(1)認識玻璃和陶瓷特點的相同點,如不會生銹、腐爛,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們的不同點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與陶瓷的用途。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制造陶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
。2)體會到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陶瓷的應用還相當普遍。
二.教學準備;
1.學生自帶一些玻璃、陶瓷用品,變色眼鏡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鏡、簡易顯微鏡等。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帶來的物品。
2.復習引入。
。ǘ┳灾鲗W習:
1.讓學生說說自己帶來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學生匯報。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途?
。2)師生小結。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鏡觀察、鉛筆敲、互相刻劃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點與相同點。還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學生研究后匯報。
。3)教師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用酒精燈加熱玻璃管后會變軟,而陶瓷不會變軟;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們都可以作為盛東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為他們不會生銹、腐爛。
。4)師生共同小結小結玻璃和陶瓷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3.比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劃比較軟硬,放大鏡觀察顆粒的大小。從而區(qū)別陶與瓷。
4.古代人是怎樣發(fā)明陶瓷的。
。1)介紹中國的陶瓷技術。中國是陶瓷的發(fā)源地。在英文中“陶瓷”與“中國”是一個詞,“ahina”。
(2)學生閱讀P56的圖,想象古代人是怎樣發(fā)明陶瓷的。
。3)小組交流。
。4)個別同學匯報交流。
5.介紹陶瓷和玻璃的廣泛用途。
。ㄈ┱n后作業(yè)。
用泥土制作一個陶瓷模型。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索的狀態(tài)。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并能用語言來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2、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3、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小紅旗、娃娃卡片、嘴、鼻子卡片、小獎品若干。
學具準備:
小紅旗、小汽車方向盤。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客人老師好!
師:誰知道一共來了幾位客人老師?
生舉手回答。
二、活動新課
1、 認識左右手。
。1) 剛才你回答問題舉的是哪只手?(右手)
出示卡片《右》——認識右,跟老師一起念“右”。
每個小朋友的凳子底下都有一面小紅旗,把它粘在你的右手背上好嗎?老師也在右手粘上小紅旗。誰能告訴老師右手可以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生:用筷子吃飯。
生:用右手寫字,上網(wǎng)用右手握鼠標。
生:右手拿球拍,握手。
。ǎ玻┯沂帜茏鲞@么多事呀,那與它相對的是哪只手呢?(左手)
出示卡片《左》——認識左,跟老師一起念“左”。
左手能做什么呢?
生:右手寫字時,左手把本,右手拎不動東西時,左手幫忙。
師:左右手合作力量大,我們要多鍛煉左右手,尤其是左手,它會使我們越來越聰明。
。病⒄遗笥。
左和右是一對好朋友,你身上有這樣的一對對好朋友嗎?
生:左眼和右眼。
生:左腿和右腿。
生:左胳膊和右胳膊。
……
找到這么多好朋友,我們現(xiàn)在和這些好朋友做個游戲吧!
三、課堂鞏固(游戲)
。、聽口令做動作。
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跺跺左腳,跺跺右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拍拍左腿,拍拍右腿。同學們做得真不錯。
。病⑦@些是我們自己身上的左右,那我們周圍,我們的位置有左右嗎?誰來說說?
生:張東在我的左邊,曹博在我的.右邊。
生:付美琦在我的左邊,李容光在我的右邊。
師:好,那我們就和你左邊或右邊的小朋友玩拍手歌吧!
乒乓乒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手心手背,左手摸鼻梁。
。、貼鼻子
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摸到了鼻子,可是有一個小朋友沒有鼻子很苦惱,我們來給它貼上好不好?
找一位小朋友來上前貼,其它同學只能說左、右來提示他,讓他把鼻子貼正。(左轉三圈,右轉三圈)
師:鼻子有了這位小朋友笑哈哈,誰把它的笑嘴貼上?
也是象剛才一樣,只能喊左右。
師:這兩位小朋友真棒,老師和你們擁抱一下。發(fā)給你們一個小獎品。
4、體驗左右相對性。
師:剛才老師和那位小朋友握手,伸的都是右手,可為什么方向不一樣呢?
生:因為老師和他面對面,左右正相反,就像照鏡子一樣。
四、課后延伸
師:我們知道左和右是不一樣的,你知道生活中什么事是分左右的嗎?
生:行人車輛靠右側通行。
生:司機坐在車輛的右邊。
生:解放軍叔叔齊步走時先邁左腳。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用你的右手跟客人老師再見!
開著小汽車走吧!靠右側通行。
教學反思
讓幼兒初步掌握“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是重點和難點。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大量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整個活動貫徹《綱要》中所說,“幼兒園的教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發(fā)展和提高”。結果證明,我的思路是對的,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在每做完一個動作之后,我應該全盤檢查一下孩子們的具體動作,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做到,還有在孩子們一起正確指揮小伙伴去貼鼻子和嘴巴后,我只表揚了這兩個表演的孩子,而忽視了座位上的一群小指揮者。這兩個方面是我所沒有照顧到的,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我多加注意。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突破法:朗讀法討論法
能力訓練點: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
美育滲透點:懂得遇到難題,要動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敢于實踐。
拓展:回家動手做做實驗。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以實驗的形式導入(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兩個鐵球哪個先著地?)亞里士多德認為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說的那樣嗎?我們可以動手做做看。他雖然是個科學家也不一定對,面對問題,我們不要光動腦筋,還要動手做做,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科學家的.問題》,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注意讀準以下生字的字音。
4.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
2.生字組詞。
3.指導字形,師范寫,講要點。
4.生書寫,師巡視。
5.示范寫,講要點。
6.生訂正,師巡視。
四、作業(yè):熟讀課文,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測讀。
2.復習課文內容。
二、學習課文。
1.哪一段寫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找出來讀一讀。這個問題怪在哪?
2.面對科學家的怪問題,大家有什么反應?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當時的情況。
3.面對議論紛紛的同學們,瑪利亞有什么反應?大家讀第3段后找出一個詞語來形容她。
4.誰來扮演瑪利亞和媽媽。面對媽媽的回答,瑪利亞說了什么?做了實驗她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
5.瑪利亞生氣的原因是什么?從文中找出句子來回答。指導朗讀。
6.科學家對瑪利亞說了什么呢?瑪利亞明白了什么?
三、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語。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研究包裝盒的活動,了解過度包裝和濫用塑料包裝的危害。
2.知道垃圾減量的重要性,探索減少丟棄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3.用實際行動減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事,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帶 1 ~ 2 個商品包裝盒。
教師:幾個過度包裝的包裝盒和注意了環(huán)保的包裝盒。稱重的彈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藝品,如空罐做的筆筒、飲料瓶做的花瓶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我們已經(jīng)知道垃圾要污染環(huán)境,處理起來十分困難。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垃圾問題呢?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回答,教師適時引導或歸納:解決垃圾問題要從各方面努力,首先要從根源上想辦法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然后把可以用的材料回收,最后剩下的再作無害處理)
2. 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好辦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的?
3.師生一起探討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的,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言之有理就應給以肯定,如雙面打印可以節(jié)約紙張,自己帶喝水的杯子,少買瓶裝飲料,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等,教師可引導學生側重于考慮家庭中和學校里的哪些垃圾可以想辦法減少)
二、包裝盒的'觀察研究
1. 一般情況下商品都有包裝,包裝有什么用呢?(便于保存、運輸、計量、標識等,而且比較衛(wèi)生)
2. 包裝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
3. 商品不同,包裝的方法也千差萬別,今天我們就來觀察研究包裝盒,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4. 教師出示教材第 24頁上的問題,解釋什么叫“過度包裝”。
5. 討論:用什么方法或標準來衡量有沒有“浪費”的情況。(如可稱量包裝和商品各有多重或體積各占多少,也可用估測的方法)
6. 分組觀察、思考教材第 24頁上的1~3個問題。
7. 匯報觀察研究結果。
8. 全班研討教材第 24頁上的4~6個問題。
三、廢棄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 有些東西已經(jīng)用過,好像可以丟掉了,其實它還可能有其他用處。
2. 教師出示一根包裝繩、舊玻璃瓶、廢塑料袋,誰能盡可能多地列舉它們還有哪些用處?
3. 交流匯報。
4. 說說還有哪些物品是可以重新使用的?怎樣使用它們?(教師可提示舊衣物、舊玩具、舊圖書等物品)
5. 廢物利用有哪些好處?
6. 我們經(jīng)常購買一些小工藝品,人們還常;ベ涃R卡或其他小禮物。如果我們注意收集一些廢棄物品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不但省錢,還節(jié)約資源,減少垃圾,更具特色,作為禮物的話,還能表達自己的誠意。
(展示幾種廢舊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
四、總結、拓展
1.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
2. 你們能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出有意義的作品來嗎?利用課外時間做一做,然后開個展覽吧!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設計思路】:
《綱要》中提出,關于開展幼兒科學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接觸體驗、表達感受和交流過程中知道探索的樂趣。水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事物了,它無處不在甚至不可或缺,小朋友對水更是喜愛,又恰好遇上這炎炎夏日,于是用孩子最熟悉又喜歡的“水”設計了這個活動。利用感官教學、直觀教學、實踐體驗、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孩子系統(tǒng)地認識了水。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讓幼兒節(jié)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多媒體、海綿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塊、桌子、金屬(小鑰匙)、小花灑、木塊
【活動難點】:
孩子們對雨水的形成過程的理解,對此教師除了有簡明的敘述講解以外,還會利用道具進行簡單的演示,形象地解釋雨水形成的循環(huán)過程。
【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
1、教師組織幼兒輕松愉快地入場坐好。(音樂)
2、(播放雷電聲→雨聲)利用多媒體等道具營造夏天雷電雨時的氛圍,通過聲音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受。
3、教師提問:剛剛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會想到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雷閃電的聲音、下雨的聲音)
。ǘ┗A部分
1、教師提問:
你聽過的雨聲是怎樣的呢?(霹靂啪啦、滴答滴答……)
你們知道,雨水是怎么來的嗎?想知道嗎?
2、水的形成——觀察圖片(雨水形成循環(huán)圖)
教師用語:請小朋友們一起安靜地、認真地觀察這幅圖,答案就在里面。
教師提問: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ń處熃o小朋友自主觀察與思考的時間,鼓勵小朋友動腦筋、積極發(fā)言)。
教師解說: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熱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云朵,當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啦!你們看,就像這樣……
(1)解說:把海綿當做云朵,當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照射下的空氣中充滿水分;
。2)給海綿注入水分,解說:當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太重,于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嗎?
。3)請個別小朋友體驗。
3、水的形態(tài)——冰
(1)教師用語:小朋友,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tài),還有其它形態(tài),是什么呢?(搖動裝有冰塊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與思考,引導幼兒說出“冰”)
。2)請小朋友摸一摸冰塊,說出感覺。(冷冷的)
(3)教師用語:水一經(jīng)冷凍,就變成“冰”的狀態(tài)了。
。4)提出問題:冰又怎么變成水的呢?(準備水的三態(tài),讓孩子觀察與思考)
4、水的作用
教師引導:水這么奇妙,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潔、游戲等等)
與幼兒談話,適當利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讓幼兒自主思考,作出經(jīng)驗談,知道水的用處很多,我們都需要水。
教師提問:小朋友,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浪費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龍頭關緊、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結束部分
1、水的游戲操作
游戲準備:準備三個透明水罐、水、海綿、乒乓球三個
游戲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音樂控制)讓每組幼兒輪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綿吸水灌進透明水罐里,看哪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為勝。(教師示范一次)
2、小結與提問
水的用處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來清潔,還可以玩游戲呢!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小朋友,請看清楚——
演示:把金屬鑰匙和木頭放進裝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種物體形成對比(浮、沉)。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探索:為什么乒乓球和木塊會浮在水面上,而鑰匙卻沉下去了呢?還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尋找一個完整的答案,回來告訴老師。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根據(jù)黃、綠兩種顏色不同的規(guī)律,感知和區(qū)分"有"和"沒有";
2.學習單一的按顏色進行分類,并嘗試比較大小,掌握初步的數(shù)概念;
3.利用各種感官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魔術箱一個,各種盒子同樣大小各兩個,分別為黃和綠。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魔術箱,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出示魔術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和你們做游戲,看看這個是什么?(箱子)這是什么顏色的箱子?(黃色)那我們就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叫“黃箱子”。這個黃箱子是大還是小?那我們就說“好大的箱子”。引導幼兒一起學說。
2.猜猜看,這個黃箱子里有沒有東西?怎么樣才能知道里有沒有東西呢?(豐富詞匯“打開來”)。我請個小朋友上來打開箱子吧!
3.請一名幼兒上來打開箱子,請全體幼兒看看里面有沒有東西?并引導幼兒說:沒有東西。
4.這個黃色的大箱子可是個魔術箱,它有很神奇的本領,可以變魔術呢!只要聽到“變、變、變”,它就能變出東西來。現(xiàn)在我們就來變魔術吧!
二、魔術箱變魔術
1.引導幼兒一起“變、變、變”,變出黃綠兩個鞋盒:這兩個東西是什么?(盒子)是什么顏色的?這兩個盒子哪個大?跟黃箱子比呢?猜猜看,盒子里有沒有東西?哪個盒子里有東西?怎么樣才能知道哪個盒子里有東西呢?(引導幼兒說“打出來”;用眼睛)。
2.魔術箱可厲害了,還能變出來東西來,我們一起來說“變、變、變”吧!變出黃、綠兩個盒子(比鞋盒。┠膫盒子大?跟鞋盒比呢?猜猜看哪個盒子里有東西?(請一名幼兒打開盒子,并引導幼兒說出哪種顏色的盒子里有東西,哪種顏色盒子里沒東西)。
3.魔術箱變出幾個盒子?(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兩個黃盒子,兩個綠盒子)厲害嗎?我們一起來夸夸魔術箱吧!(引導幼兒夸魔術箱)。
4.魔術箱還能變出東西嗎?我們再用最好聽的聲音來說“變、變、變”,看看能不能變出來。
5.我請一位小朋友來找找看,神奇的魔術箱有沒有變出東西來?(請一名幼兒上來從大箱子里拿出最小的兩個盒子舉起來給小朋友看)。
6.魔術箱又變出了幾個盒子?是什么顏色的?一樣大嗎?猜猜哪個盒子里有東西?這個盒子打不開,我們怎么知道里面有沒有東西?(引導幼兒說出“搖一搖”,用耳朵聽一下哪個盒子里有東西。)
三、給盒子分類
1.魔術箱說自己累了,想休息一下。我們請他們到傍邊休息一下吧!
2.魔術箱都變出什么顏色的盒子寶寶了?我們給它們分分類好嗎?(請一名幼兒給盒子分類,按顏色分)。
3.盒子寶寶都一樣大小嗎?我們給盒子寶寶排排隊好嗎?(請兩名幼兒上來幫盒子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隊)。
4.老師現(xiàn)在有個問題想考你們了,兩種顏色的盒子都排好隊站在這里了,什么顏色盒子里有是東西的?什么顏色的盒子里是沒有東西的?我打開來看看,你們記得對不對?
5.教師打開盒子驗證,讓幼兒掌握規(guī)律。猜對了,表揚幼兒,猜錯了,請幼兒從看到的情況中總結出規(guī)律。
四、延伸部分
1.魔術箱又想考考小朋友了,看它又變出了什么?(黃顏色盒子)里面有沒有東西?你是怎樣知道的?請一名幼兒上來打開盒子,盒子里有很多糖果,請幼兒分享糖果,引導幼兒說“謝謝”
2.今天你們和魔術箱玩得開心嗎?魔術箱變完了魔術,要回家了,小朋友和魔術箱怎么說?(“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3.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范文10-15
科學教案模板02-22
冬天科學教案02-14
幼師科學教案02-19
火科學教案10-25
學生科學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