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大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幨占淼目茖W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我校附屬幼兒園地處鄉(xiāng)鎮(zhèn),而且學校就在兩河的交界處,沙堆、沙灘隨處可見,幼兒隨時都能利用簡單的工具玩沙,因此設計本活動。意在達到兩個目的:通過操作活動感知沙的特征,認識沙的用途;體驗玩沙的快樂,產生參加探索活動的興趣。此活動在室外進行。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感知沙的特征,認識沙的用途。
2、體驗玩沙的快樂,產生參加探索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沙的特征和用途
活動準備
1、沙盤,音樂
2、沙灘(能容納下五十個幼兒的安全場地)
3、幼兒玩沙的工具,比如:(小鏟、小勺、多只小水桶、篩網、沙漏、各種積木、多個大盆),河邊可以取水、毛巾
4、沙的用途的圖片數(shù)張
活動過程
活動基本環(huán)節(jié):
1、教師邊放音樂,出示沙盤,引導幼兒觀察后回答問題:
師:這是什么?
幼:沙
師: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幼:
師: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幼:沙灘、水里、車裝的、公路、運動場的沙坑
師小結:小朋友知道的真多,你們想玩沙嗎?(引出下題—玩沙)
2、幼兒自由的玩沙,感知、認識沙的特征。
(1)教師引導幼兒摸摸沙子,抓抓沙子,感知沙子不僅松散,而且細小。
(2)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鼓勵幼兒運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大膽的玩沙,交流自己用沙做了些什么。
幼:老師,我用沙堆了坦克打敵人。
我給小青蛙蓋的房子,讓它冬天住在里面不冷。
我給汽車修的路,讓車子跑得快
我在沙子上畫了好多的畫
…….
(3)教師小結:小朋友玩得真好。沙可以挖,還可以用手指畫畫。
(4)我們下面來玩玩干沙和濕沙
師:請小朋友分別玩玩干沙和濕沙,看看有什么感覺?
幼:干沙抓在手中回從手指縫流出來;濕沙會越抓越緊,不會流出來;
師:請小朋友用手或赤腳放在沙盤里,感知干沙和濕沙的感覺,而且用手堆沙堆,干沙堆和濕沙堆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教師把各種積木放進裝有沙的盆子中,讓幼兒在沙盆中搭積木。
教幼兒把等量的沙裝入口徑不同的沙漏中,感受沙子流完的速度是不同的,觀察哪個沙漏中的沙先漏完。
(5)教師啟發(fā)幼兒動腦筋思考
怎樣撥離沙中的小石子?
沙子和土有什么區(qū)別?沙子和石頭有什么區(qū)別?
引導幼兒用篩漏開展游戲,并仔細觀察。
(6)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張圖片上都畫的是些什么,
幼:工人在修建房子、養(yǎng)路工人在鋪路等
活動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總結: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能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創(chuàng)作出你們想象的物品。而且今天我們還知道了沙是由許多細小的顆粒組成的,沙能流動;而且我們修房造屋、鋪路都離不開它。
活動延伸環(huán)節(jié)
在班級的一角,準備“沙盤”,在室外活動場地準備“沙坑”都是用來提高幼兒玩耍的,我們教師要積極主動的給幼兒提供游戲材料,并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出不同的玩沙方法,進一步感知沙的特點。
活動反思
該活動我設計的是幼兒大班,因我園地處農村,我根據(jù)幼兒大班孩子的特點和本土文化設計了眾多的幼兒親自動手來調動幼兒的興趣,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在活動中我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的變換方法,使全體幼兒都參與進來。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一直對幼兒是理解、尊重、接納的,他們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間:比如:在玩沙的過程中老師并沒有規(guī)定怎么玩,怎么玩,而是讓幼兒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自由發(fā)揮。
在上本節(jié)課之前我已經了解了該班幼兒已經上了一節(jié)《奇妙的沙子》,我在他們已有的經驗水平上準備了此課,更好的把握了教育內容的核心——以幼兒的年齡特點、水平的發(fā)展來促進幼兒體智德能的發(fā)展
在此活動中,多數(shù)幼兒與教師積極配合,但還有一少部分幼兒自顧玩自己的,根本不聽老師說的什么。
這節(jié)活動課上的不是很成功,首先沒有調動全體幼兒的積極性;其次是在幼兒玩沙的過程中,老師沒很好的提示,使有的幼兒盲目的玩沙。
假如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先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去,你們想去嗎?讓幼兒有去玩得欲望;然后老師講講安全問題,大家要注意什么,什么);到了活動場地,先讓幼兒自由的玩耍,到一定的時間讓幼兒安靜下來,聽一段輕松的音樂,進入課題。還有在幼兒玩沙子時觀察沙子是什么樣的,應讓幼兒討論,發(fā)表個人意見,才能展示師生互動的效果。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生活中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科學現(xiàn)象。如:“糖和鹽不見了”這一活動作為小班的幼兒,也是經常見到的,但幼兒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這種現(xiàn)象。此活動提供給幼兒實踐操作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的去發(fā)現(xiàn)問題,積累經驗。如:幼兒在活動中觀察溶解過程和了解溶解現(xiàn)象,激發(fā)了幼兒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發(fā)現(xiàn)糖和鹽能溶解于水的現(xiàn)象,同時發(fā)現(xiàn)攪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兒知道有的物體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體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養(yǎng)幼兒對溶解這一現(xiàn)象產生好奇心和激發(fā)幼兒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個杯子,一把小勺。
2、每組一個大盆、一把大勺、抹布兩條。
3、實驗材料:白糖、紅糖、鹽、奶粉、果汁粉、大米、大豆、石子、溫水。
活動過程:
一、情景故事“小鴨子買糖”導入。
1、故事內容:一只小鴨子相幫媽媽做事,媽媽讓她幫忙買一袋白糖,小鴨子答應了。小鴨子高高興興地買了白糖,到了河邊,一不小心,把糖袋子弄破了,糖都撒倒了河里,小鴨子會游泳,連忙到河里去撈,可是她在河里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白糖,小朋友你知道白糖到哪里去了嗎?
二、實驗操作:溶解現(xiàn)象。
1、教師示范實驗(一):觀察糖在水里的溶解現(xiàn)象。
小朋友想一想,小鴨子袋子里的白糖和鹽哪兒去呢?(河水里去了)⑴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讓幼兒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顏色和形狀。(白色的、顆粒狀。)⑵讓幼兒嘗嘗溫水的味道,是無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溫水,讓幼兒觀察白糖在水里,教師用小勺攪拌幾下,這時幼兒觀察,白糖有啥變化?(白糖不見了)那白糖到哪兒去了呢?(跑到水里了)⑶讓幼兒嘗嘗杯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變甜了)⑷教師小結:白糖在水里過一會不見了,水變甜了,我們就說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二)幼兒操作進行實驗。
1、認識操作材料。教師介紹桌面上的材料。(紅糖、果汁粉、大豆、大米、石子、奶粉、溫水、杯子、小勺子、盆子、大勺子、抹布等)2、幼兒動手操作實驗,進一步探索。
⑴教師提出操作要求: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杯子、一把小勺。每組都有好多實驗材料放入碗里,一大盆溫水,一把大勺。操作實驗時自己自由選擇一樣材料放入杯子里,每組的小朋友所選的材料應不同,在向杯里倒入溫水,用小勺攪拌,看這些東西在水里是不是像白糖和鹽一樣,在水里就不見了,溶解了。操作時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爭搶。
、平處熖嵝延變喊咽⒂性谒锬苋芙獾臇|西的碗放在老師桌子的左上角,把盛有在水里不溶解的東西的碗放在老師桌子的右上角。
、敲拷M選兩名幼兒,說說各組實驗探索結果。(誰在水里溶解,誰在水里不溶解。)⑷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發(fā)現(xiàn)了有的東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東西不能在水里溶解。
三、各種糖的試驗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糖呢,你在吃過什么糖?
老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糖,請小朋友來試一試,他們在水里會不會溶解呢?
幼兒實驗,說一說做一做,最后請幼兒把糖水喝掉。
四、活動結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糖和鹽這樣在水里能溶解的東西有好多;像大豆、大米、石子這樣在水里不能溶解的東西也有好多。在生活中,請小朋友們觀察哪些東西也能在水里溶解,與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小伙伴們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
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常見金屬的種類,了解不同金屬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方法認識金屬,通過實驗研究不同金屬的性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準備:
各種類型的金屬段,實驗用的相關材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也是本單元的一個次級研究主題,主要引導學生探究金屬這一類物質的共同性質特征。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為什么使用該種金屬的問題來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探究金屬的性質部分是本課最重要的活動內容,要求學生逐一進行操作和觀察,以揭示金屬的共同性質。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先動腦再動手,知而后行,才是科學的研究。學習科學是為了服務于生活中,所以在了解了金屬的性質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啟發(fā)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講述:在我們生活中的常見材料,除了我們前面認識和研究的紙和布外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再來認識和研究一種材料:金屬。(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⒘私馍磉叺腵金屬制品。
1、談話:我們周圍許多物體都是金屬制成的,同學們仔細想一想我們周圍有哪些物品是金屬制成的?人們?yōu)槭裁从媒饘僦谱魉鼈儯?/p>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3、匯報本組的討論結果。
4、講述:用金屬制作的物品有廚房用具、高壓電線、獎杯、常用工具等,因為它們比較耐用、可以導電、有光澤、銳利,所以用金屬制作這些東西。用金屬來制作是利用了金屬的一些特性,如堅固耐用、堅硬銳利等,那金屬的性質究竟有哪些呢,我們接下來研究研究。
。ǘ⒀芯拷饘俚男再|。
1、研究金屬的光澤度。
(1)、選擇鐵釘、粗鋁絲、粗銅絲等材料;
。2)、用砂紙摩擦它們表面;
(3)、比一比,摸一摸,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變光亮,有熱度)
。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5)、總結:摩擦變亮、摩擦生熱。
2、研究金屬的導熱性。
。1)、把鋁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熱水里,過3分鐘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塑料棒有一點熱,木筷沒有感覺,鋁勺很燙)。
。2)、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3)、總結:鋁勺導熱快。
3、研究金屬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5厘米長的粗鋁絲放在鋼板上;
。2)用鐵錘敲打它,把圓形敲成扁形的;
(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變化?(變寬、變長)
。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5)、總結:金屬在受到外界壓力時,形狀可以發(fā)生變化,具有向外擴散的延展性。
4、總結金屬的性質。
(1)、提問:通過以上的實驗活動,我們知道金屬有哪些性質?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3)、總結:輕重、硬度、延展性、導熱性。
。4)、講述:金屬的性質還很多,我們在以后的學習探究中會逐步學習到。
三、拓展應用:
1、談話:想一想,根據(jù)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結合書本的資料,如果要制作鍋、易拉罐、首飾,你會選擇哪種金屬?為什么?
2、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3、教師總結。
4、課后學生搜集有關金屬的的資料閱讀。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重在研究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即是前兩課的延伸與擴展又是后一課的鋪墊,地位很重要。本科內容逐漸遞進,從生物間廣泛的“伙伴”關系和“競爭”關系入手,深入到具體的食物關系,引入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展現(xiàn)生物間復雜的食物關系,再由此啟發(fā)學生思考食物關系的斷裂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及人類在其中可能發(fā)揮的破壞作用,為下一課學習生態(tài)平衡做好準備。
教學內容分兩部分:一是研究生物間的食物關系,認識食物鏈,初步了解食物網。二是思考破壞自然界食物關系斷裂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科學已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探究學習。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接觸《科學課》已有3年多的時間了,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學生也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對自然界的動植物充滿著好奇,喜歡多方位的觀察與了解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在教學中老師如何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觀察探究將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為此,我對本課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地探究思考起到有效地引導。而自然界中動植物間的食物鏈與食物網對于學生來收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
。ㄒ唬┻^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各種食物鏈的資料。
2、能夠把食物鏈中的生物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3、能夠分析生物間的食物關系。
。ǘ┲R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食物鏈、什么是食物網。
2、知道食物鏈的組成。知道食物鏈的營養(yǎng)來自于綠色植物并會書寫食物鏈。
3、認識食物鏈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意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于環(huán)境,又影響環(huán)境。
2、知道食物鏈被破壞的后果,能自覺地保護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四、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了解生物之間錯綜復雜的食物關系。
。ǘ┙虒W難點:能夠完整的找出、寫出食物鏈。
五、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一)選擇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
本課宜采用由直觀思維到形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的教學方法。
。ǘ├枚嗝襟w課件。
通過圖片、動畫及影視等手段把各種動物之間食物關系演示出來,變得直觀、具體、形象,學生易于理解。
。ㄈ┟襟w、網絡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
讓學生人人動手畫出幾種動物之間的食物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演繹、歸納總結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運用問題驅動法,恰當運用信息技術,發(fā)揮“整合”的作用。
讓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使更多的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符合兒童身心、智力發(fā)展的有效活動。
六、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一個區(qū)域里往往生活著許多不同的生物,它們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像蜜蜂和花。有的是相互敵對的“競爭者”,像田鼠和貓頭鷹。但是,到底是什么把這些不同種類的生物聯(lián)系在一起的呢?
【設計意圖:導入采用了激發(fā)學生的提問法。并拋出了兩個詞“伙伴”“競爭者”,學生一聽來了興趣,接下來本課的新授內容做好引導】
2.探究新授:
。1)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蝿赢,請同學們在看地過程中思考,在這個故事中有幾種動物?這些動物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結果怎樣?(課件播放)動畫看完了,誰能回答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你能給這段故事用一個成語起個名字嗎?螳螂以蟬作為自己的食物,黃雀以螳螂作為自己的食物,那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板書:蟬螳螂黃雀)科學上,規(guī)定了用箭頭來表示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箭頭要指向吃者。(統(tǒng)一用“→”表示“誰被誰吃”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那蟬又吃什么呢?(完善板書)這樣我們的食物關系就完整了,就像這些動植物一樣,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間這樣一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食物鏈”。(板書:食物鏈)
。3)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的食物鏈,像這樣的例子你還能說出幾個嗎?看來同學們的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大家還需要多用心觀察生活。
【設計意圖:教師設問,讓學生分組進行研討、交流,充分體現(xiàn)小組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
。4)這次,老師請來了3位生物朋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漿果、田鼠、貓頭鷹),咱們來看看他們分別是誰?請小組同學合作找到他們在食物鏈中的位置。(小組討論1分鐘、生匯報)
【設計意圖:教師設問,讓學生分組進行研討、交流,實踐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方式,可以突破教學難點!
(5)我們來觀察一下這幾組食物鏈,它們有什么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這幾條食物鏈是從什么開始到什么結束的?學生討論1-2分鐘。
。6)(食物鏈的源頭都是植物,終點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在每條食物鏈里,植物充當什么角色,我們同學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科學家把像綠色植物這樣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命名為生產者。(課件出示)那么兇猛的食肉動物呢?咱們也來給它起個名字!科學家把像動物這樣以其他生物為食的生物叫做消費者。但是,植物的養(yǎng)料又從哪里來的呢?(生答:陽光、水分、空氣等)除了大家介紹的這些無生命物質,老師還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在植物養(yǎng)料供給上的重要角色,它就是分解者。(媒體介紹什么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僅分解小動物的糞便,還分解一些動植物的殘骸,把它們分解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yǎng)料。哪些生物可以充當分解者呢?同學們了解地真多,比如說:蘑菇、蚯蚓、細菌、屎殼郎等等它們都是分解者。但是,我們在食物鏈中并不能發(fā)現(xiàn)它們。因為他們無“捕食”行為,也沒有“被捕食”行為,所以不寫進食物鏈。
【設計意圖:學生分組討論,然后總結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定義】
3.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課件出示圖片)咱們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下面這些生物之中,哪些是生產者?(生答)哪些是消費者?(生答)哪些又是分解者?(生答)先請一名同學說說都有哪些植物?(1名同學發(fā)言)
(2)在清楚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后,我們來個小競賽,有信心獲勝嗎?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追N生物,(鷹、青草、蛇、鳥、牛、老鼠、谷物、兔、鹿、狐貍)請一名同學說說它們都是什么?請小組同學合作在記錄單上畫、寫食物鏈。比一比,哪組畫地多。
匯報:很好,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嗎?
同學畫出了這么多的食物鏈,老師課前也畫好了,同學想看嗎?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現(xiàn)新知,明確難點,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給學生營造親自動手找出多條食物鏈的情景,使學生在親自動手“尋找”的過程中,把知識轉化為方法,把方法轉化為實踐能力!
4.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1)觀察這些連接在一起的食物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交叉的食物鏈構成了什么形狀呢?科學家給它取個形象的名字,叫做食物網。特別注意一下老鼠和鳥,看看它們被吃了幾次或者吃多少種食物?也就是說,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
。2)說一說:萬一其中的一種生物滅絕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維護生態(tài)平衡,下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
。3)人類與大自然也通過食物鏈和更復雜的一些食物網而相互聯(lián)系,如果,在這張圖上我們再增加人,你還能找出一些包括人在內的食物鏈嗎?這個研究任務就留給同學們課后去完成好嗎?
5.板書設計
食物鏈
樹葉→蟬→螳螂→黃雀
(學生舉例)
漿果→田鼠→貓頭鷹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產生探究的欲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對鏡子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小鏡子、不銹鋼勺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拿一個小鏡子照來照去,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小鏡子真好玩,你們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2、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
。1)陽光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
(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生了光影。)
。3)墻上的光影會動嗎?你是怎樣讓它動的?
。ü庥半S鏡子的晃動而晃動。)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生光影,還能讓光影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3、玩互相"追逐"的游戲
。1)你們是怎樣玩"追逐"游戲的?
。2)怎樣才能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追逐"太好玩了,你的心理有什么感覺?
三、勺子"哈哈鏡"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討論)
2、根據(jù)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么不同
。1)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樣子?(原來勺子里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從勺子里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里的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四、鏡子真好玩
1、帶領幼兒到室外,借助陽光玩鏡子,探究光的折射。
2、請幼兒互相說說在鏡子里看見了什么?
3、幼兒在玩鏡子中結束活動。
小百科: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并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有平面鏡、曲面鏡兩類,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曲面鏡又有凹面鏡、凸面鏡之分,主要用作衣妝鏡、家具配件、建筑裝飾件、光學儀器部件以及太陽灶、車燈與探照燈的反射鏡、反射望遠鏡、汽車后視鏡等等。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新學期開學了,幼兒園規(guī)定孩子們在早上8:30之前準時到幼兒園,但是有部分孩子總是拖拖拉拉來得很晚,甚至9:00上課了才能來到,并且有些孩子做事情總是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做完,再加上大班幼兒馬上就要進入小學,該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了,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設計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我的一天,本次活動通過幼兒的親自觀察、操作、探索讓幼兒認識時鐘,學會看整點。
活動目標:
1、 探索發(fā)現(xiàn)長針、短針運動的規(guī)律。
2、 初步認識時鐘,正確的辨認整點。
3、 體驗一天的時間進程。
活動準備:
1、“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2、鬧鐘、自制掛鐘各一個。3、幼兒自制的.時鐘人手一個。
4、小鈴鐺。5、6個沒電池的時鐘。
活動過程:
活動預設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小鬧鐘”你好。
1、由鬧鐘鈴聲導入主題。
。ǔ鍪爵[鐘鈴聲)請你聽一聽,這個是什么聲音呢?
2、分小組自由觀察探索時鐘的奧秘。
、俚谝淮斡^察時鐘。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②第二次觀察時鐘。
請幼兒轉動時鐘后面的轉盤,探索長針和短針運動的規(guī)律。小結: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3、(出示自制的掛鐘)其實這兩個一長一短的針有兩個好聽的名字,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
4、教師邊念繞口令邊撥鐘。如:長針短針握握手,12點鐘;長針握“12”,短針握“1”,1點了。
5、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與教師相同的鐘點,并讀出時間。
通過幼兒的親自觀察、探索,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初步發(fā)現(xiàn)長針、短針運動的規(guī)律。
二、說說“我的一天”。
1、與幼兒一起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你們一天能做那么多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叫丁丁的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一天都會做什么事情(出示圖片)。
2、請幼兒將卡片按時間的前后順序排好隊。
丁丁想請小朋友按時間順序將圖片排好隊,老師這里呢有八個時鐘,請你先來認識一下。(在時鐘下面請注明幾點鐘,如8:00)
3、丁丁一天的時間是這樣安排,那么你們呢?你們是幾點起床,幾點吃飯的呢?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表格,請你們填上幾點鐘。
4、請個別幼兒邊講邊撥出自己所填的時間。通過案例示范,讓他們知道什么時間段應該干什么,更好的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三、游戲:“小鬧鐘”。
1、聽一遍音樂,教師敲串鈴數(shù)下,幼兒撥出鐘點。如:串鈴4下,幼兒撥到4點鐘。通過幼兒,鞏固幼兒所學知識。
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雞蛋殼冒泡泡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2、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對科的求知欲。
二、活動準備。
雞蛋殼一個,瓷碗一個,筷子一雙,白醋一瓶、火柴等。
三、活動過程。
1、師:展示一個雞蛋殼。問小朋友都認識嗎?在哪里見的?
幼:認識,廚房里見的。因為媽媽經常用雞蛋炒菜。
2、師:雞蛋殼有什么用呢?雞蛋殼放上白醋有什么現(xiàn)象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好嗎?
幼:好!大家都在等看下面的現(xiàn)象到底多么神奇呢。
3、師:先把雞蛋殼放在碗里,用筷子輕輕搗碎,然后放上少量的白醋,通性小朋友仔細觀察。
幼:看到有泡泡,越來越多,太好了,天大的的新聞。
4、師:小朋友想親自做這個實驗嗎?
指導小朋友獨立完成。注意安全,由老師用燃著的火柴(http://www。300168。com/)檢驗。
5、師:啟發(fā)小朋友,泡泡就是一種氣體。然后劃一根火柴,靠近泡泡。讓小朋友回答,看到了什么?
幼:火柴熄滅了。
6、師:這個實驗好玩嗎?你獲得了那些?
幼:現(xiàn)象太神奇了,泡泡還能滅火。
6、師: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具體知識等你們上了初中要詳細學習。誰能把這個有趣的實驗過程畫出來了。也可以讓家長在家里作完成這個小實驗。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了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系。
2.啟發(fā)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jù)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鉆洞并用膠布封住,然后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游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
(一)進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xiàn)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只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后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后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fā)現(xiàn)了什么?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ǘǔ鍪居袃蓚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ㄈ┯^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活動延伸:
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并蓋緊蓋子的兩只瓶子,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只瓶子噴得水遠?
活動反思:
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熟練運用互補、互換的方法進行10的分合操作,知道10有種分合法。
2、學習書寫數(shù)字10,掌握10的正確書寫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木偶圖片;1—10的數(shù)字卡片;雪花片
2、幼兒用書第3冊第33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木偶圖片,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小木偶要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他想先和小朋友玩一個“碰球”的游戲,要求小木偶手里的球和小朋友手里的球合起來是9。“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我的1球碰8球”。用此形式來復習9的分合式。
二、基本部分
教師以小木偶尋寶的游戲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分合式的互換、互補規(guī)律,啟發(fā)幼兒熟練運用互換、互補規(guī)律得出10的分合式并做好記錄,教師在旁邊觀察并指導。
、、小木偶說要帶小朋友去數(shù)字王國探險,王國里的秘mi花園藏著很多寶藏,小朋友想和小木偶一起去尋寶嗎?
。2)、教師出示雪花片做的花壇,這里是數(shù)字王國的'秘mi花園,它的里面有5個花壇,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每個花壇里有幾朵花,并根據(jù)花的顏色把每個花壇里的花分成兩組,并做好記錄。小木偶想和小朋友一起觀察第一個花壇里的花?傻贸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讓幼兒觀察分合式的不同,可以發(fā)現(xiàn)分合式的互換規(guī)律:分合式左右兩部分分數(shù)的位置可以互相交換,變成兩個分合式。
、、請幼兒自己觀察完成剩下的花壇,分別用互換規(guī)律得出10的其它分合式: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7和3;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6和4;10可以分成5和5,讓幼兒記在記事本上。請幼兒數(shù)出10共有幾種分合式?(9種) 教師和幼兒小結:一個數(shù)的分合式數(shù)量始終比總數(shù)少一。
⑷、小木偶要給數(shù)字10個兄弟排排隊,請小朋友好好觀察一下,看看怎么排合適?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分合式的互補規(guī)律:分合式左右兩個部分數(shù),左邊的數(shù)逐漸增大,右邊的數(shù)就會逐漸減小,無論怎么變化,它們的總數(shù)是不變的。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3、小木偶和我們在數(shù)字王國里找到了數(shù)字10的兄弟,就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回家吧,看看他們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神奇的魔力?从變河脮瑥土10的分解組成。
三、結束部分
學寫數(shù)字10,并向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講解并演示10在田字格的正確寫法:⑴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斜豎要直;0寫在田字格的右半格,不要寫出格。⑵提醒幼兒握筆和寫字的姿勢,幼兒完成后隨音樂向老師們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晨間、區(qū)角活動中引導幼兒做舉牌或碰球游戲,不斷理解數(shù)的分解組成。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使用鑷子解剖種子;能設計對比實驗進行研究并作記錄。
2、喜歡探究種子的奧秘,養(yǎng)成認真細致、堅持觀察的科學態(tài)度。
3、知道蠶豆種子的構造:由種皮、胚根、胚芽、子葉等部分組成。
教學重點:觀察發(fā)芽的蠶豆,知道蠶豆種子的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觀察子葉在蠶豆發(fā)芽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在課前10天左右提供蠶豆種子、發(fā)放記錄表,用于觀察蠶豆發(fā)芽時的吸水量和蠶豆發(fā)芽情況。 課堂上準備: 分組觀察材料──培養(yǎng)皿、鑷子、小刀、放大鏡、不同發(fā)芽階段的蠶豆種子; 學生準備好觀察記錄表以便匯報; 剛發(fā)芽的蠶豆、棉花,為第三部分實驗做準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植物媽媽利用各種方法將種子散播到了遠處,種子經過一段旅途之后,如果找到合適的`環(huán)境它就開始萌發(fā)了。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蠶豆發(fā)芽時的吸水量 討論:種子萌發(fā)需要哪些條件?
出示一些蠶豆種子:這些蠶豆種子有沒有具備發(fā)芽的條件?缺少哪些條件?
匯報蠶豆發(fā)芽時吸水量的觀察記錄。
計算:10粒蠶豆種子的吸水量大約為 毫升,平均每粒吸水 毫升。
2、觀察發(fā)芽的蠶豆 激發(fā)研究興趣
討論研究方法及解剖方法。
示范用鑷子剝蠶豆皮的方法,強調要領:a.不要著急;b.把剝了皮的蠶豆從開口的那邊小心掰開,放在培養(yǎng)皿中。
分組研究:蠶豆種子可以分成幾部分? 認識種子的各部分。
推測:種皮、胚根、胚芽和子葉在蠶豆種子生長過程中分別起了什么作用?
尋找證據(jù)證明各部分的作用。
觀察發(fā)芽天數(shù)不同的蠶豆,歸納種子各部分作用。
3、子葉在蠶豆發(fā)芽過程中的作用
子葉有什么作用?找到證據(jù)了嗎?你有什么疑問產生嗎?
討論研究操作步驟。
分組將蠶豆如33頁插圖所示做好實驗裝置 設計蠶豆發(fā)芽情況記錄表。
你們能完成這項研究嗎?
各研究小組討論各自的研究計劃。
匯報交流研究計劃。
4、若干天后,各組歸納實驗結論并匯報。
三、小結
板書設計: 2.6 萌發(fā)的種子 1、觀察蠶豆發(fā)芽時的吸水量 2、觀察發(fā)芽的蠶豆 3、子葉在蠶豆發(fā)芽過程中的作用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科學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