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
使學生學會用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感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身邊的數據。
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你還記得哪些有關數的知識?能大聲的說給同學們聽嗎?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更大這樣的數,你瞧:(多媒體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圖。)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數據,你呢?(請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據并展示。)
二、認識計數單位“萬”
1、故事競猜:課件出示故事畫面
森林里小豬、小熊、小猴比賽數數,大象當裁判。它們從989開始數,比比誰先數到5000。
小熊是這樣數的:989、990、991、992、993……
小豬是這樣數的:989、990、1000、1010、1020、1030、1040……
小猴是這樣數的:989、990、1000、2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誰先數到5000?為什么?數數都可以怎樣數?
。2)你能像小猴這樣繼續(xù)數下去嗎?試試看。
。3)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師生一起邊數邊撥,當撥到9000時,問:再撥1000是多少?怎樣撥珠?
小結:10個1000是10000,這就用到一個新的計數單位“萬”(板書:萬),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聯(lián)系前面的知識說說嗎?
(4)今天學了“萬”你覺得應該怎樣補充數位順序表?
。5)讀數位順序表。從右往左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
2、感知“一萬”。
問:你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過“萬”這個計數單位嗎?你們覺得萬這個計數單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萬”究竟有多少嗎?我們來看看吧。
A、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嗎?(25圈)(課件二)
B、 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萬人大約有多少?(10個我們學校這么多人。)(課件三)
C、 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課件四)
D、 如果每秒數一個數,連續(xù)不停的數,數到一萬,大約需要多長時間?(3小時,就是同學們從上早自習起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那么長的時間。)(課件五)
3、認、讀、寫萬以內的數。
剛才聽你們讀起這些數時都那么流利,真不錯。那你們是怎么讀的呢?
(1)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
教師一次在計數器上撥出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問:這個數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再在千位上撥上2個千。問:這個數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千位上的“2”讀作“二千”,百上的“3讀作“三百”,十位上的“6”讀作“六十”,個位上的“5”讀作“五”。)學生齊讀一遍。
學生嘗試寫數。(一生板演,并講解:千位上寫2,百位上寫3,十位上寫6,個位上寫5。)
練習:師在每個數位上再添一個珠。問:有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3個千、4個百、7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學生試讀寫,一生匯報,一生板演。
(2)認、讀、寫萬以內中間有0的數。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7個十、6個一)。
問:這個數是怎樣組成的?你能讀出它是多少嗎?(強調:百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要讀作“零”。)你能寫出來嗎?(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6個一)。
問:這個數是由什么組成的?應該怎樣讀?
學生試讀,指名匯報,強調: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兩個0,只讀一個零。
學生嘗試寫數,一生板演。
練習:師寫出6003,讓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和讀法。
獨立練習P17第2題(強調:末尾的0不讀)
問:像這樣的萬以內的數,你們在生活中遇見過嗎?把你們收集到的數據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讀一讀。
請幾生匯報:1202,6078,2002,6008,2260,2200,2000。讀一讀
小結萬以內數的讀法與寫法。
三、練一練。
1、P18D3
2、發(fā)散練習:按要求寫數。
。1)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是( )。
。2)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是( )。
。3)4個千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
(4)1個萬、6個千、4個百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 )。
。5)寫一個比 3205 小的四位數。
。6)寫一個比 9080 大的四位數。
。7)寫一個最接近 10000 的四位數。
。8)寫一個比 7839 小 2000 的數。
。9)寫一個比 6045 大 5 的數。
。10)組數游戲:請你用0、6、0、1組成四位數并讀一讀,寫一寫。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2
【教材依據】
《進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
【設計思想】
教材從回顧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開始,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等方法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學目標】
情感:利用原有的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知識,通過觀察情境圖,適時動手擺小棒,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計算方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結合進位加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從小養(yǎng)成仔細計算、認真書寫的好習慣;教育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熱愛國家。
價值觀:領會事物之間是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提高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維能力,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點】
1、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意義。
2、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學難點】
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法選擇】
以活動為主,適當伴有講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對比、學習、總結、積累經驗。
【學法指導】
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比較、學習、總結、積累經驗。
【教學準備】
教科書第11頁情景圖、第14頁例3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ㄒ唬W前準備
1、口算,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師指導學生總結: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口算時可以先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把一位數相加,也就是先算個位上的數!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豎式計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ǘ、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導入新課(出示第11頁情景圖)
師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
2、學習例3(出示第14頁例3圖)
35+37=
①、先用小棒擺一擺,想:先加什么?
a、指導學生分別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學生自主擺小棒。
c、同學交流擺放結果。
【方法一】:先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師總結一、二方法的相同點:先加單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這兩種方法的相同之處是把單根的相加,滿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單根的和整捆的加起來。
②、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怎樣寫?怎樣算?
匯報交流:
a、寫豎式時相同數位對齊。 35
b、計算時從個位加起。 + 37
c、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72
d、我想從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學會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以前學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及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兒相同,哪兒不同。
4、通報學生總結結果
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
5、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像這樣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寫豎式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四)、課堂作業(yè)設計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個位是()+()=()
。ǎ┰偎悖ǎ+()=()十位上是()+()=()
2、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書練習二第4~7題。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學生在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的方法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為此我設計了兩個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很快學會新知識,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1、動手實踐。學生通過擺小棒活動,誘導學生把單根相加,夠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從而暗示: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在探究能否從十位加起時,我故意讓學生試一試,不強調“計算時應從個位加起”、“個位和個位相加的和應如何在豎式中寫”,進而造成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有從十位加起的,也有不進位的,或是進位后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最后告誡學生這種方法很麻煩,不可取。在這個活動中,讓學生按合作學習的要求,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進行探究,樂于交流。
總之,在教學計算時,既需要讓學生在直觀中理解,也需要讓學生掌握抽象的法則,更需要學生充分體驗由算理直觀化到抽象化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把握。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3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2、會正確的計算不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3、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以學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而且,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都很不錯,但也有個別學生計算較慢,因此,在教學中,除了對于大部分學生的指導外,還特別要關注計算較慢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經常進行口算練習。
教學重點:
會正確的計算不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難點:
如何幫助學生規(guī)避計算錯誤。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那誰來說一說你們都上哪旅游過?旅游的時候你們感覺怎么樣?
生:非常高興、非常開心
二:探究新知
師:的確,我們大家都很喜歡旅游,旅游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今天,我們書中的一個小學,假如這就是我們學校。我們要組織二年級四個班的同學去旅游,參觀歷史博物館。我們打開書11頁一起來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發(fā)現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請把這些有用的信息用鉛筆給底下畫橫線標記出來。
生:觀察圖畫,全班交流。
生1:我發(fā)現二(1)班有35 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
生2:我發(fā)現每個班都有兩名帶隊老師。
師: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教師隨即板書:
二(1)班35名學生 2名老師二(2)班有32名學生2名老師
二(3)班有37名學生2名老師
二(4)班有34名學生2名老師
(兩輛汽車用圖片代替)
師:現在我們學校準備了兩輛大巴車專門來送小朋友們到博物館參觀。但是每輛汽車準乘70人,如果讓你來設計乘車方案,你認為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
生:自己設計乘車方案,可同桌交流。全班匯報,教師板書。
第一種:二(1)班和二(2)班二(3)班和二(4)班
第二種:二(1)班和二(3)班二(2)班和二(4)班
第三種:二(1)班和二(4)班二(2)班和二(3)班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幫助老師設計了3種乘車方案,我們先來看第一種,要想知道二(1)班和二(2)班能不能合乘一輛車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算一算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
師:真棒!誰會列式?
生:35+32=
師:那我們如何計算呢?
生:用一年級所接觸過的前后排隊法(即豎式法)。
師:那同學們還記得前后排隊法的要求是什么嗎?
生:數位要對齊
師:非常好!其實前后排隊法真正的名字叫豎式法。你還記得豎式應該怎么列嗎?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列出來35+32的豎式。(教師巡視,找4人到黑板列)。
師:剛才大家都在練習本上試著寫了豎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黑板上的小朋友列的對不對?
師:四個小朋友兩個人列對了,還有兩個人數位沒對齊,問題比較多。那么現在我們就來認真的學習列豎式解題。
(1)我們先要寫出個位和十位
十位 個位
(2)把兩個數按十位個位對齊寫
3 5
3 2
(3)在左下方標清“+”加法運算,還是“-”減法運算
(4)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個位相加得數寫個位下,十位相加得數寫十位下。
6 7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豎式的正確書寫方法,也計算出一班和二班總共坐67人。下面我們來算一算二(3)班和二(4)班總共多少人?誰會列式?
生:37+34=
師:這個式子應該怎么計算呀!個位相加得11應該怎么處理呀!
生:不知道。
師:既然我們不會計算這個式子,給自己設置了這么大一個障礙,老師現在也不會算啦!那就說明了什么問題?
生:我們這樣的安排不合理。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知道第二種和第三種哪一種安排合適嗎?
生:想!
師:記得我們一定要確保每個小朋友都能坐上車。
老師給小朋友們提示一下,遇到個位相加大于等于10時就說明安排是不合理的,F在四個人一組,開始挑戰(zhàn)?茨囊唤M能夠最先把我們所有的小朋友安排好,老師會加分。
(8分鐘后)
師:同學們算出來哪種是合適的嗎?我來請幾組的代表來發(fā)言。
生1:第三種合適
生2:第三種合適
生3:第三種合適
師:你們和他們算得一樣嗎?那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看看第三種是否是合適的。
第二種:一班和三班
十位 個位
3 5
+ 3 7
個位相加得12大于10,安排不合理。
第三種:一班和四班
十位 個位
3 5
+ 3 4
6 9
69<70
二班和三班
十位 個位
3 2
+ 3 7
6 9
69<70
剛好每個小朋友都能坐下。
師:同學們表現的非常棒!但是,老師剛才在底下轉的時候,發(fā)現很多同學都出現了計算錯誤。那么我們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呢?同學們現在請拿起筆,跟老師一起來計算54+34。
按(1)放慢速度,看清數字
(2)我們先要寫出個位和十位
(3)把兩個數按十位個位對齊寫
(4)在左下方標清“+”加法運算,還是“-”減法運算
(5)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個位相加得數寫個位下,十位相加得數寫十位下
(6)回頭在檢查一遍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豎式的書寫方法和運算順序,大家學得都很認真下面我們來做一組練習。
三、課堂練習
1、13頁做一做。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的第二題,要求列豎式,注意書寫的格式。
四、鞏固提高
玩具飛機 玩具汽車 火箭 輪船
23元 12元 17元 30元
(1)、小明買一架玩具飛機和一輛玩具汽車,一共要用多少元?
(2)、小紅有50元錢,可以買哪幾樣玩具?
(3)、小青想花最少的錢買兩樣玩具,他可以買哪兩樣玩具?
請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五、課后作業(yè)
讓家長出10道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題。要求用豎式的標準格式計算,不能出現計算錯誤,漏寫答案。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4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第11頁情境圖,第12———13頁例1、例2
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已經學會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口算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礎。而本節(jié)課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學習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新知識,并通過動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課的難點,從而更好地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到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運用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順序。
教學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ǘ┬率
1、教學情境圖
。1)導入。
教師: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同學去參觀博物館?,他們來到了博物館門前,小精靈明明正熱情地歡迎他們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圖)
(2)引導學生看懂情景圖。
。3)學生收集情景圖中的數學信息。(每班人數、每班有2名帶隊教師。)
2、教學例1
。1)導入。
。2)引導學生列式,并揭示課題。
教師:要求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5+2=
教師板書課題:加法。
(3)結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豎式的寫法及用豎式筆算的`方法和算理。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確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例2
。1)導入。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計算,知道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呢(邊說邊出示例2)?
。2)指名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35+32=
。3)組織學生嘗試計算。
。4)鞏固兩位數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
四、課堂作業(yè)
第12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第13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
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結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fā)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有序整理和復習表內除法,發(fā)現除法算式的一些規(guī)律,加強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yǎng)成傾聽他們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他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有序地整理和復習,能熟練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紙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我們前幾節(jié)課學的有關除法的一些知識嗎?
(1)要計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請誰來幫忙?(乘法口訣)
。2)1-9的乘法口訣集體背誦一遍(共45句)
2、師: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把這些乘法口訣能解決的除法算式進行歸納和總結。
師: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樣整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歡歡和樂樂是怎樣整理的,請觀察
生:歡歡,他是按得數相同來整理的',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2
師:樂樂又是怎樣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數相同來整理的,這些算式的除數都是2
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整理?(樂樂的比較好整理)
那我們就按樂樂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擺一擺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組織學生觀察。
。1)一共有多少張算式卡片?45句口訣為什么有81張卡片
生:每句口訣能寫兩道除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豎著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每一數列的除數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數是1--9的順序從左至右排列。
。3)橫著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每一橫行的得數相等,按照得數是1--9的順序從上至下排列。
。4)整個看,你覺得哪行哪列比較特別?用自己的話總結
生:除數是1,商和被除數相同。舉例
生:被除數和除數相同,商是1。
2、游戲
組織學生根據寫出的卡片進行下面的活動。
同學們真棒,下面我們利用這些卡片做兩個游戲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學生隨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說出算式,另外一名學生說得數。同桌之間互問互答,看誰答得又快又準。
。2)看誰最會找
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得數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1)觀察教材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2)獨立思考,指名回答。
(3)討論交流,還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并解答
師:請在卡片中選一張關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問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學生交流,集體總結。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頁例5,及練習三第4~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具準備】
教材第14頁的例題5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2.分小圓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
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教師分的時候要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位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位同學,最后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位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位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后答: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2個小圓片,可以分給4個同學。
師: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新課探究
1.出示教材第14頁的例題5。
(1)師引導學生理解“每4個放一盤”,說明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2)用自己的學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有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后,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四個四個地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3)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是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4)指導算式的寫法。
①竹筍的數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總數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后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寫在等號的后面。
板書,20÷4=5
、谧寣W生說一說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分成了5份)
、壅J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0÷4=5
被除數除數商
(5)小結: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并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練習;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后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后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地分,可以分成2份。)
3.練習。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說一說每個算式怎么讀,以及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你能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出發(fā)嗎?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同桌的互相說一說。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4題。
燈泡一共有12個,每個燈座裝2個燈泡,可以裝()個燈座,讓學生把沒2個燈泡用鉛筆圈一圈。
燈泡一共有12個,那被除數應該寫幾?(12)每個燈座裝2個燈泡,表示每幾個一份?除數應該寫幾?(每2個一份,除數寫2)可以裝()個燈座,商應該寫幾?(12÷2=6)
完成后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并說明每個算式中,哪一個是被除數,哪一個是除數,哪一個是商,以及算式中每一個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除法來表示平均分。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頁例2,例3,(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退位減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順序。
教法
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究,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法
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理解退位減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學生上黑板筆算,教師檢查,表揚做的又對又快的。
3、(出示第17頁奧運金牌榜的表格)同學們,今天我們還是要研究各國奧運金牌的問題,上節(jié)課同學們針對這張表格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誰還記得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的?
讓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容。
學生回答:中國比美國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2。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尋找條件,列式。
學生列式:51—36=?
該怎樣計算呢?從哪一位減起?個位上1減6不夠減,怎么辦?拿出小棒擺一擺。
有一下幾種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開,從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開,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從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開與1根合在一起,再從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發(fā)現了什么?要拆開1捆,從幾里拿走了6。
2、你能試著列豎式嗎?
你認為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十位還剩幾?
教師教寫豎式的方法,說明退位點的用途,不要忘了減去退位的1。
3、比較56-22與51-36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認為筆算兩位數減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問: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5、試練: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學例3。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問:50-24十位退1后個位上要算幾減幾?十位再算幾減幾?
7、小結。
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三、拓展運用。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三第5題,第6題。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教材練習三的第7題和第10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退位減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課后反思: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的例3。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新課
1、提出問題
(多媒體出示例3的情景圖)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我知道了三峽大壩全長2300米。
學生2:我知道了隧道長3千米。
教師:你想提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我想知道“三峽大壩”與“隧道”誰長?
教師:怎樣比“三峽大壩”與“隧道”的長短呢?
2、合作交流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抽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學生1:因為3千米=3000米,3000米?23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峽大壩長。
學生2:因為2300米比3000米少,而3000米=3千米,所以隧道比三峽大壩長!
教師:為什么想到這樣比較?
學生1:因為3千米與2300米單位不同,3千米=3000米,而3000米?2300米,所以我就想到了把千米換算成米再進行比較。
學生2:我想到2300米比2千米多,比3千米少,所以2300米?3千米。
教師:這兩種比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都是先把不同的單位化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那么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呢?
學生1:一種是把千米數換算成米數。
學生2:另一種是把米數換算成千米數。教師總結比較方法。
教學反思:
略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4,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l.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的算式和寫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除法運算的意義。
難點: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具準備】
教材第13頁的例題4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12個竹筍和4個籃子。
再出示題目: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可以放( )個。
提問:“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強調:每盤要放同樣多)
小結:把12個竹筍,放在4個盤子里,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
像這樣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或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屬于“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上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課題:除法)
二、新課探究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
指導書寫:寫除號時,先畫一短橫,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上下兩點要對齊。
2.出示教材第13頁的例4。
教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 )個?”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1)要分的竹筍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
(3)每份是幾?(是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
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12÷4=3
。4)教學12÷4=3這個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出示:15÷3=5
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請一個同學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3頁的“做一做”。
通過讓學生平均分、寫算式,再次體會除法的意義和鞏固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2題。
4.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3題。
讓學生討論后寫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因為它是把10個西瓜平均分放在2個框里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個數10個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放在2個籮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數2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一個籮筐中裝5個,5寫在等號的后面。
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了解除法的意義,鞏固對除法算式的認識。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全面了解畫面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識,從小養(yǎng)成自覺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習慣。
2、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識,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2、筆算的計算順序。
三、教具學具
教材第14頁的情景圖,小棒。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
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生、請自己寫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
指名學生板演:36+32=
讓板演的同學口述計算過程、
師問:在筆算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2、20+30= 50+26= 92+4=
61+25= 5+23= 34+3=
(二)、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觀察第14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ㄈ⒑献鹘涣,掌握算法
1、教學例
我們來計算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學生人數。
師:35+37=
2、新課小結:今天學的內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進位加法。
3、 總結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學生匯報后師用多媒體出示)
。ㄋ模、方法應用
師:根據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誰能說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式題?
學生出題,師板書。
小組同學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最準確地做完這些題目。
。ㄎ澹⒄n堂檢測
1、做一做(教材14頁)
56 46 29 25
+ 37 +24 + 5 +36
—— —— ——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學生能更為熟練地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教材15頁的第3題
[設計意圖]這道題的設計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服務于生活,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3、創(chuàng)新訓練:
誰先正確算出紅花表示的數,就把這朵紅花獎給誰。
2()4 7()2 3 6
+ 6 9 +()9 + 2 8 +()9
———— ———— ———— ————
9 4 8 6 6 0 5()
[設計意圖]這樣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本節(jié)課的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學會思考。
(六)小節(jié)談收獲
小朋友,這節(jié)課里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設計意圖]本設計的目的是提煉加深學生對進位加法的認識,同時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情景中發(fā)現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4、在交流與評價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整百、整千的進(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chuàng)設看電視機和冰箱提出想知道的`問題(單價、求和、求差)。
二、聯(lián)想猜測,明確方向
1、組織猜單價活動。
2、明確探索方向
三、自主探索,成果展示
1、獨立嘗試,先行先試(同時完成兩個問題)
2、小組合作,質疑問難
3、展示成果,得出算法
第一個問題:1000+2000=3000(元)
(1)數的組成:1個千加2個千是3個千,3個千是3000。
(2)以小見大:從1+2=3想出1000+2000=3000。
(3)兩個加數都先去掉三個零,再相加,然后在得數末尾添上三個零。
(4)1+2=3,10+20=,100+200=,1000+2000=,1000+500=來分析辯解零個數要相同)
第二個問題:2000-1000=1000(元)方法同上。
4、遷移類推,完善算法(例10的變形)——“想加求差”法
小頭爸爸買回電視機和冰箱共花了3000元,已知電視機的單價1000元,冰箱的單價是多少呢?
5、應用新知,解決問題(例10及做一做的題目)
師:真了不起,大家不但幫助小頭爸爸正確算錢,又在算錢的過程中,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打開書本,完成P81例10和小精靈聰聰的兩道題。
1、例10:80+50=130-80=(說想法)
2、900+600=(由一想二:1500-600=900,1500-600=900)
(出示課題: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四、模擬練習,擴展應用
1、真接說得數,帶紅色的要說算理。
70+50=
800+400=
3000+6000=
9000-5000=
1200-500=
1500+1000=
2、捉鼠游戲P84第一題。(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同桌互相質疑釋疑,然后向全班求助,組織學生點評)
3、擴展題。在()里填整百、整千數。
()+()=7001000-()=()
4、小頭爸爸可有錢呀,共帶去了5000元,夠花嗎?還剩多少錢呀?
五、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1、學生匯報學習所得
2、教師評價學習情況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經歷在現實的情境中確定和區(qū)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正確地辨別這四個方向。
2、在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詞語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位的過程中,提高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數學應用意識,發(fā)展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情境中確定和區(qū)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
根據一個方向確定和描述其他三個方向。
教具準備:
指南針、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生齊唱兒歌《東西南北》。
全班齊誦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老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是怎樣辨別方向的?
3.板書課題:東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談話: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課件演示:例題圖《小明上學》。
提問:從剛才的動畫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的嗎?哪個方向是東?
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好。請同學們起立,面向太陽站好。你能說說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嗎?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說一說,再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學生活動,并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師:我們前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全體起立:面向(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又面向(東面)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東西相對、南北相對;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不管朝哪個方向,東南西北的方向不變) 板書:東西相對 南北相對
談話:現在請同學們轉過身來坐下,我們看屏幕:小明也像同學們一樣,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陽站立。你知道(課件出示:小明面向太陽站立圖)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嗎?(根據學生回答,把課本上的四句話填完整)
小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教學“試一試”。
下面我們來做個指方向游戲好嗎?
。1)游戲示范:請一個學生上來,先跟老師合作。
由老師發(fā)出口令,學生指出方向
。2)學生活動:同桌學生先由一個人說口令,另一個人做,再進行交換。
。3)談話:同學們做游戲的時候,豆莢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能幫助解決嗎?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jié)進行統(tǒng)計,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愿望,培養(yǎng)他們的統(tǒng)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統(tǒng)計圖,分析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統(tǒng)計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tǒng)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jié)。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據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tǒng)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tǒng)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fā)現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tǒng)計,完成統(tǒng)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tǒng)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tǒng)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5
教學內容:
北師大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分橘子”,課本第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分橘子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了解余數的含義,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實際操作,經歷用豎試表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豎試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課件出示14個橘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
二、 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們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盤放4個橘子,總共有14個橘子。
師:題目要求我們要怎么分?
生:每盤放4個(平均每盤放4個)
師:那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生:14個可以放幾盤
師:根據這些信息,誰知道該怎么列式呢?
生1:從14里減去3個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盤;(14-4-4-4=2)
生2: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得出結論可以放3盤,還剩2個。
生3:可以用除法運算列算式:14÷4=3(盤)……2(個) ,說明可以放三盤,還剩2個。
3、教師與學生合作擺一擺,驗證以上結論是否正確。
4、介紹用豎式解決以上問題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3(盤)……2(個)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每一步的含義:
先寫“廠”,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橘子,也就是被除數寫在“廠”的里面。把每盤的橘子數4,也就是除數寫在“廠”的左邊。寫好后,按下面的步驟用豎式計算。
一試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14的個位對齊。
二相乘:商與除數相乘的積寫在被除數14的.下面,相同數位對齊。三相減:從總數14里減去分走的12,還剩2個,14-12=2,畫上橫線對著個位寫2。
四檢查:看看余下來的數是不是比除數小,并說說豎式上的每個數字代表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的“試一試”和第4頁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學生獨立解題,再由老師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4頁的第3題。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6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二)利于學具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領悟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下面各是什么角?
說出什么叫直角、銳角、鈍角?
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么線?
2、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銳角、鈍角各一個。
小結: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和角,如果把角的兩條邊改為線段,把角的兩個端點連起來會出現什么圖形?(三角形)
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和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等)
(2)利于學具,動手做三角形,小組內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結合復習題,思考討論:
、偃切问菐讞l線段圍成的?
②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4)鞏固概念。
、僬乙徽,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谟萌龡l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剛才大家找出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啟發(fā)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
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梁架等。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
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
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
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
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松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三)鞏固反饋
1、說說三角形的意義、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7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提問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厘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學教科書的長和寬,并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fā)現了什么?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后,提問:“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方便些?”
教師說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作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并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這根繩子有多少厘米。教師提問:“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
教師板書:1米=100厘米。并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卷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厘米
200厘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ㄖ笇W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后腳后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8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組合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簡單事物的組合規(guī)律。
難點:理解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排列”。
用數字卡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學生匯報:能擺出兩個不同的兩位數,是12和21。
。2)引出“組合”。
討論:如果說把這兩張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和會有幾種?
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因為是求兩張卡片的數字的和,調換位置和都要是3,得數只有一種。
這種不愛位置影響的方式叫“組合”。(板書: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個數的組合:5、7、9
出示教材例題2。
有3個數5、7、9,任意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有幾種?
、偻肋M行合作,一人擺卡,一人記錄。
、趨R報自己的方法和結果預設。
、墼u議方法。
看哪種方法。
(2)比較“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老師現在有一個疑問,擺數字卡片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求和時3個數卻只能求出3和,這是怎么回事?
小結:擺數與順序有關,擺數交換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了,求和與順序無關,位置換一下求的和還是這兩個數,只能算一次。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兩個人打一場比賽,那么三個人至少要打幾場呢?分別是誰與誰比的?
②學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課件演示比賽方法。
小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組合。
(2)搭配衣服。
翻開課本第99頁,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3)回家乘車付錢。
(4)教材98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大家都委愉快,同學們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組合的區(qū)別嗎?
板書設計
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慮順序
組合不要考慮順序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19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找到兩個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再通過計算,發(fā)現兩個算式的積相等。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索規(guī)律的迫切欲望,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學習一些數學中的規(guī)律,激發(fā)對數學的喜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尋找算式中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總結出規(guī)律,并會舉例。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你有什么發(fā)現?
1.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2.34543239676932
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讀都一樣。
具有這個特點的句子叫回文句,具有這個特點的數字叫回文數。
二、探索規(guī)律
1.讀讀下面的幾個算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兩個算式中的數字都一樣。
不同點:兩個因數的位置交換了,每個因數首尾上的數字也交換了位置。
只讀左右兩個算式中的數字,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這類算式的規(guī)律。
先計算下面每題中的左、右兩個小題,再在()里填上“〉”、“
。1)12×42=24×21=
12×42()24×21
。2)34×86=68×43=
34×86()68×43
。3)36×21=12×63=
36×21()12×63
2.獨立計算思考,引導發(fā)現規(guī)律。
(1)通過以上的計算與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
(2)這3組算式為什么分別相等,
①左邊算式的第一個因數與右邊算式的第一個因數的關系怎樣?左右兩個算式的第二個因數的關系又是怎樣?(12擴大2倍是24,42縮小相同的2倍是21)
②再看豎式你有什么發(fā)現?(每層的乘積相等,比較為什么?)
、勰銖拿總算式中的4個數字中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嗎?(第1個數字乘第3個數字的'積等于第2個數字乘第4個數字的積)
3.驗證:
我們把每個因數都變成小數,這個規(guī)律是否成立?不計算你怎樣驗證?(驗算a×c是否等于b×d)
。1)3.6×4.2()2.4×6.3
。2)3.2×4.6()6.4×2.3
(3)1.3×2.6()6.2×3.1
4.這類題和表內乘法的哪些口訣有關?
這類題和表內乘法中積相等的兩句不同口訣有關。
追問想想:兩句乘積相等的口訣有哪幾組?
。1×42×2;1×62×3;1×82×4;1×93×3;2×63×4;2×84×4;2×93×6;4×63×8;4×96×6)
追問:這類題和表內乘法的這幾組口訣有什么關系?
追問:根據這幾組口訣你能編出具有這種規(guī)律的題嗎?計算并檢驗。
例如:1×6=62×3=6
12×63=36×21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20
一、學習目標
1、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整百、整千數加減法的口算。
2、通過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整百、整千的進(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算法的多樣和優(yōu)化。
三、學習準備:
ppt課件
四、學習過程
活動一: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新知學習奠定基礎。
出示準備題要求能快速準確地計算出結果。
活動二、教學新課。
讓學生學會用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活動流程: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看圖。
爺爺去商場買電器,買了一臺大電視機,和一臺冰箱。
2、根據這幅圖提出數學問題。學生自由說一說
問:(1)爺爺一共花了多少錢?
。2)電視機和電冰箱哪個的價格貴?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七部分: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減法,克和千克,圖形與變換,解決問題,統(tǒng)計。本學期所學的“找規(guī)律”內容,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思路,不作為基本要求。因此,在總復習沒有單獨安排復習,只是在練習中帶著練習。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數概念、計算和解決問題分別集中起來復習。這樣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學期分散學習的各部分知識,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的重點是復習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以及根據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下面就各部分內容的復習作一簡要說明。
1、“表內除法”的復習。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除法的意義和計算已經比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兩道題,分別對除法的意義和計算進行總復習。目的是使學生清楚什么樣的實際問題要用除法解決,同時,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計算。
2、“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復習。
萬以內數認識的重點是數的讀、寫和數的組成。教材分別安排題目進行復習。另外,結合實際數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準確數與近似數不同,知道近似數的作用,從而對數有更全面的認識。
3、“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萬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與100以內的加、減法有很多聯(lián)系。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正確計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
4、“克和千克”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對克和千克的觀念,知道它們的作用,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單位。
5、“圖形與變換”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圖形(銳角和鈍角)與變換(平移和旋轉)都是實際情境中學習的。因此,復習的重點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對圖形和變換進行描述,加深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用數學語言表達生活中現象的意識和習慣。
6、“解決問題”的復習。
培養(yǎng)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中給出的資源(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本單元的復習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方法。對同一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止一種,不要求學生都掌握,只要學生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解答即可。
7、“統(tǒng)計”的復習。
統(tǒng)計知識復習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對數據的分析能力。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教案03-31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2-11
小學數學第二單元小數除法教案10-03
小學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9-27
第二單元教案12-17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篇02-11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5篇)02-14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