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案菜園小記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菜園小記,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菜園小記 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以小見大和記敘、描寫、抒情相結合的寫法。2、學習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以小見大,記敘、描寫、抒情融合的寫法上。
2.難點:領會“散文形散神不散”這一特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肥碩(shuo4)自給(ji3)姹紫嫣紅(cha4)(yan1)槿(jin3)
甬(y6ng)稠(chou2)絳紫(jian4)
菜畦(qi2)侍弄(shi4)窖qiao4)
韭菜(jiu3)石窠(ke1)涔(cen2)
洌(lie4)濯(zhuo2)權(cha4)
矍鑠(jue2shuo4)掐(qia1)腌漬(yan1zi4)
庶(shu4)摶(tuan2)苔(tai1)
煦暖(xu4)蕪荽(yan2sui1)茬(cha2)
2.解釋下列詞語。
(1)姹紫嫣紅:形容顏色好看。
(2)繁盛:繁榮興盛。
(3)異香:異乎尋常的的香味。
(4)見縫插針:比喻盡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間。
(5)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好處、長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6)涔涔地:形容泉水不斷地流出。
(7)夜雨剪春韭:見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詩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shang1)(古酒杯)”。
(8)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鮮空氣或喝了清涼飲料使人感到舒適。
(9)西河南陽之壽:《禮記·檀弓》曾子謂子夏日!拔崤c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間,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侗阕印罚骸澳详柖伎h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花墮水中,居人飲之多壽,有及一百四五十歲者!闭n文指高壽。
3.(1)粗讀課文,為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中心。
(2)思考預習提示。
二、導入
1.作者作品簡介。
吳伯簫(1906一)原名吳熙成,曾用筆名山屋、天蓀。山東省萊蕪縣人?箲(zhàn)第二年赴延安。曾先后任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xié)會秘書長,陜甘寧邊區(qū)教育廳科長,張家口華北聯(lián)大中文系副主任,東北大學社科院副院長,文學院副院長,主編<東北文化>,全國解放后,任東北教育學院副院長,人教社副社長,文學講習所所長,<文藝學習>編委,中科院文研所副所長。代表作有<煙塵集><出發(fā)集><北極星>。吳伯簫曾在延安生活八年之久,親身參加過大生產運動,據(jù)說還是一名紡線能手。對這段生活。他懷有極其深厚的感情。他以此生活寫了一組散文,是自己的所見所歷,真情實感。
2.導語
延安的大生產運動中外聞名。在抗日戰(zhàn)爭那艱苦的歲月,為粉碎敵人圍困,毛主席向延安軍民發(fā)出“自力更生”的號召,于是延安軍民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作者曾親自經(jīng)歷這場偉大的運動并在60年代初期,國家暫時困難時期,高瞻遠矚,以深入開掘。帶著對延安大生產運動深切的懷念和珍愛的心情,以小見大地寫了一組回憶大生產運動的生活散文,<菜園小記>也是其中的一篇。
這一組包括本文在內的散文,發(fā)表后給當時的全中國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也標志著吳伯簫散文藝術風格的成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菜園小記>,看看作者筆下的菜園那樣清新和優(yōu)美的描寫,怎么就能表達那么廣與深的思想內容。
三、正課
1.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和中心。
討論并歸納:全文以菜園種菜為線索,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子。
第二部分:(第3至6自然段)菜地概貌。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完)菜地勞動情況和樂趣?煞秩齻層次。第一層:(第7自然段)寫“我們種的那塊菜園”的優(yōu)越條件。第二層:(第8至10自然段)寫種菜的艱辛與樂趣。(全文重點)第三層:(第11至12自然段)寫菜、瓜的生長與豐收。
中心是:課文通過作者對當年在藍家坪自己動手,開荒種菜的難忘歲月的回憶,生動真切地反映了革命前輩以苦為樂、奮發(fā)向上的高尚情操,表現(xiàn)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2.提問:引子部分把花和菜的作用進行比較目的'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①突出菜的實用價值,說明種菜比種花更好。②表現(xiàn)不尚奢華,追求樸實的觀點。③定下全文感情基調。④自然地引出下文對延安藍家坪菜園的回憶。
3.提問:第二部分通過哪些方面寫果園反映了延安軍民怎樣的精神面貌?
討論并歸納:菜園一果園一花園。對花、果樹從品種、形態(tài)、顏色、香味四方面進行具體描寫。寫出了這個園子生氣蓬勃、美麗誘人的景色,反映了在這艱苦年代里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4.提問:課文第6自然段介紹了什么內容?作者用意何在?
討論并歸納:介紹當時大生產運動的背景。作者的用意是把所記的小事放到一個廣闊的時代背景上、為賦予其革命的戰(zhàn)斗內涵提供并取得依據(jù)。
5.提問:讀課文、試說說當年延安人的精神生活。
討論并歸納:課文從三方面談延安人當年精神生活的“樂趣。”①勞動本身就有無限的樂趣,在刻苦學習和緊張的間隙里種菜,也是很有趣的生活,收獲的愉快,更是任何物質享受都不能比擬的。②勞動使人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勞動過程當中,很少人為了個人的什么斤斤計較,倒是為集體做了些什么有意義的事情,才感到真正的幸福,同志友誼,革命大家庭的溫暖,把大家團結得像一個人。③勞動的過程當中,養(yǎng)成了共產主義勞動態(tài)度。同志們親手開荒,種的菜,吃起來格外香甜,也格外珍惜。在延安,跟困難作斗爭,贏得革命的勝利,這是當年最崇高的精神生活,最大的精神歡樂。
6.提問:“我們種的那塊菜地”優(yōu)越條件中作者略寫了什么?詳寫了什么?詳寫的用意何在?
討論并歸納:略寫“土肥地整”,詳寫了“水源充足”。詳寫的用意是他們并不沾大自然的光,反而在思想上、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表現(xiàn)了高度的自覺性。利用優(yōu)越自然條件、艱苦勞動,為革命多作貢獻。這是他們的“樂”。這就是延安精神。
7.提問,全文重點是第二層,找一找第8自然段中記敘的內容,表達感情的語句。
討論并歸納:記敘的內容有①物質準備(積肥)⑦技術準備(請老農講課,邊做邊學種菜、種瓜、種煙、煙菜加工的知識,技能),表達感情的語句有“只要動動手,肥源到處有”!暗浆F(xiàn)在我還有深刻的印象”等。
8.提問:第9段寫播種,第10段寫管理。作者并沒有細寫勞動經(jīng)過,而是重在抒寫艱辛勞動中的樂趣,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播種,寫管理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寫得具體細致,自然親切,充滿生活氣息。帶著泥土芬芳,沒有細寫過程,重在抒發(fā)真正的“田園樂趣”,這種樂趣、決非古人消極避世、追求世外桃源之樂,而是在艱苦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延安軍民響應黨中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闖渡難關,爭取勝利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9.提問:第三層色彩艷麗突出了瓜菜生長與豐收,想一想作者在這里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討論并歸納:在這里作者主要運用“記敘”的方法,表達了勞動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與上文“真正田園樂趣”相呼應。
10提問:本文是“小記”記的事小嗎?為什么?給這種寫法起個名稱。
討論并歸納:課文記得是菜園幾件小事,事小意義卻很大。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中延安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的火熱斗爭生活。表現(xiàn)了延安“艱苦奮斗”精神,這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即“以小見大”的寫法。
11.提問:課文是怎么把記敘、描寫、抒情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精神7.討論并歸納:本文寫的是種菜的事,在記敘中,對菜園的概貌,人們的勞動,瓜果的生長與豐收穿插了不少描寫。這些描寫增加了記敘的真實,給人生動形象的感覺,同時在記敘與描寫中寄寓“田園樂趣!边@種抒情,顯得自然而親切,十分感人。如在文中有許多疊詞的使用如:“伸伸腰”“擦擦汗”“看看苗”是記敘,也是描寫,同時明顯從中流露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情感,更表現(xiàn)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四、小結
課文從整體上看,是圍繞菜園這條主線來寫的,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學習本文,我們還可以回憶在初二時學過的《記一輛紡車》,兩篇文章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現(xiàn)實意義相同,今天,隨著改革開放步子邁得更大,我們的社會物質條件更加優(yōu)異,這種環(huán)境中,同學們我們仍要繼承延安精神,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我們的國家在全社會奔小康的進程中,步子邁得更大。實現(xiàn)目標的時間更短,作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五、作業(yè)
1.課后練習第一、二、三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語文教案菜園小記 2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情感融于敘事寫景之中。教學這樣的文章,要引導學生循其形,入其境,體其情,深入領會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發(fā)揮想像,換位思考,通曉文章的情理,讓學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強化鑒賞過程中的審美愉悅,加深對散文美的多方位認識。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導語 設計一: 以歌曲《南泥灣》及延安軍民大生產運動圖片導入 , 創(chuàng)設一個與文章基調相一致的生活情境與情感基調,帶學生置身于相應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從而喚起學生的審美感受。
導語 設計二:以陶淵明詩《歸園田居》導入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币环鶅(yōu)美的月夜歸耕圖蘊涵著詩人歸隱的自豪與田園的樂趣。那么,在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士們曾經(jīng)體驗到的田園樂趣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吳伯簫和他戰(zhàn)友的菜園,一起去感受戰(zhàn)士們種菜的樂趣與延安軍民的精神風貌。
二、解題
1.介紹寫作背景。
2.介紹作者吳伯簫。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受美點。
(1)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獨立感受、發(fā)現(xiàn)美點,同時思考: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延安軍民怎樣的精神面貌?
明確:課文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熱愛邊區(qū)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學生交流閱讀感受。
請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并且說說它們美在哪里。
(解說:本文語言質樸、明朗而優(yōu)美,蘊涵著深厚的感情,輕聲朗讀可能比大聲朗讀或默讀更容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獲得豐富的感受。學生在沒有教師或錄音朗讀“干擾”的情況下的閱讀是一種“真實的閱讀”,也是“發(fā)現(xiàn)”的起點。安排這些活動的意圖是讓學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交流閱讀感受有利于構建一個生生互動的立體教學網(wǎng)絡。)
2.抓住線索,理清課文思路。
(采取“分小組討論一全班交流一教師點撥”的方式進行。)
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文章圍繞這條線索寫了哪些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
明確:文章以菜園為線索,把與菜園有關的事情貫穿起來,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議論“種花好,種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對延安藍家坪菜園的回憶。
第二部分(3—6段),寫菜園的概貌。
第三部分(7—12段),寫種菜的樂趣。
(解說:散文的線索是把全部材料連綴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是作者行文的思路。從線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
3.檢查學生對生字難詞的掌握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在敘事、寫景中抒發(fā)內心感情的?
2.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菜園小記》這課文,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進作者筆下充滿田園樂趣的菜園,一起欣賞菜園的景,了解園中的事,體會文中的情。
二、研習課文
1.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1)默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來寫菜園
【語文教案菜園小記】相關文章:
菜園小記作文12-13
菜園小記作文(精選35篇)09-29
(合集)菜園小記作文8篇09-14
菜園小記作文(常用5篇)11-30
菜園小記作文精品(8篇)11-05
小學語文教案菜園里08-25
父親的菜園教案01-05
《父親的菜園》教案01-16
小記者教案(大班)04-25
《當小記者》教案設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