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教育懲罰與學生心理障礙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育懲罰 心理障礙 賞識 消除不良教育懲罰
論文摘要:在我國的教育史中教育懲罰曾被廣泛使用,正當的教育懲罰可以激勵學生,使其不斷發(fā)展。但不良的教育懲罰會挫傷學生的自尊,打擊其學習積極性,導致產生各種不良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應該消除不良懲罰,多采用賞識教育,使學生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我女兒讀幼兒園時,因不吃菜里的蔥和姜,被一沈某老師扭其腮部,以至一星期后腮部仍疼痛摸不得。一日,我問女兒長大后想干啥,她回答說“當老師”。我奇怪地問:“為什么?”答:“我長大后要當沈老師女兒的老師,我也要收拾收拾她!”就因為沈老師的懲罰,我女兒就想著報復?女兒的回答令我吃驚,吃驚之余更多的是對當教育懲罰的思考。
在當今中小學教育中,“賞識”教育已被廣泛使用!百p識教育”就是用“放大鏡”去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予以鼓勵,使孩子充滿自信,不斷發(fā)展。但在教師隊伍中仍有少部分教師經常給學生以教育懲罰。當然,我們不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當一個學生犯錯誤后,教育者應該給他適當的懲罰使之改正錯誤。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但懲罰應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將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甚至使學生走上犯罪道路,這樣的教育懲罰結果與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馳的,也是任何一個教育者不愿看到的。
縱觀我國的教育,不良的教育懲罰可歸納為體罰與心理懲罰兩類,無論兩類懲罰中的哪一類,都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造成學生心理障礙。
一、體罰及造成的心理障礙
體罰是指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用罰站、罰跪、打手心或打耳光等方式來處罰學生的錯誤教育方法。如果學生經常受到體罰,就會喪失自尊心、自信心,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礙:
1、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輕視自己,對自己缺乏自信。如果學生經常受到打罵,就會表現為提心吊膽,膽小怕事。在同學的恥笑中自暴自棄,意志消沉、性格內向、不愿與人交往,導致討厭學習,甚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缺乏勇氣和膽識,不敢面對挫折和困難。
2、消極心理
這類學生受體罰后對學校各項活動不感興趣,心理封閉,沉默寡言,孤獨怪僻、不合群體,嚴重影響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長此發(fā)展下去,就會產生覺得生活無意義,學習無意義等消極心理。
3、報復心理
常受體罰的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傷害,往往采取不合作的對抗態(tài)度,產生冷漠孤僻、敵視報復等畸變心理,更有甚者是對老師頂撞、大動干戈等。如:我原來所在的鄉(xiāng)下中學里,初89班楊某學生,性格孤僻、極不合群,對老師的教導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曾被班主任郭某打過兩次耳光。楊某一直懷恨在心,并用逃課、睡覺等方式回報郭某的課。楊某畢業(yè)后,于2001年的一天,帶領社會上的兩三個人至學校對原來班主任郭某實施報復,將郭某的右臂砍傷,門牙打掉一顆。這完全是由于教師的不良教育懲罰惹的禍。所以,教師在實施教育懲罰時,如果不尊重學生人格,勢必會導致剛才所說的一幕。
二、心理懲罰及造成的心理障礙
心理懲罰簡稱心罰,又叫語言暴力。它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直接或間接地對學生使用漫罵、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學生的人格尊嚴、個人名譽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損害,從而導致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教育教學活動。心罰往往比體罰更具有隱蔽性和傷害性,因為它對學生的傷害主要是心理傷害,容易被人們忽視,但它的潛伏期很長,它將烙印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乃至對一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長期受到心罰的學生,會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造成心理負擔過重,心理緊張,產生不良的心理障礙,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
1、抑郁心理
這類學生長期處于被諷刺、嘲笑和不公平待遇中,在人際交往中常受到挫折,從而產生對集體不關心,對同學疏遠,心中有事也不愿與人交談,進而發(fā)展到心理封閉、沉默寡言,郁郁寡歡,看人看事都抱有消極態(tài)度。
2、厭世心理
這類學生常受到教師的諷刺、打擊、挖苦,長期受到人格上的侮辱,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前途無望,進而產生厭世、輕生的念頭。:2001年3月23日,某中學初二(6)班主任王老師在上歷史課時,見小艷在打噸,就用教鞭敲了下小艷的頭,沒過一會,見小艷又睡著了。王老師十分氣憤,就把小艷拉到講臺上站著,并指著小艷對全班同學說:“你看你已經胖得象孕婦了,還在睡,再睡下去就怕比豬還肥了!毙∑G無地自容,淚流滿面。此話經好事的男生一傳變成了“小艷懷孕了”。一星期后,小艷因受不了流言蜚語,服毒自殺了。由此可見,由于教師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學生人格上的,嚴重傷害了小艷的自尊心,最終將小艷“教育”到另一個世界去了,真正成了“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事實,這樣的教育結果值得我們引起反思。
以上所列舉的種種心理障礙,都是由于教師不良的教育懲罰所導致的。這些結果走向了教育者主觀愿望的反面,這種教育沒有使學生得到應有的發(fā)展,恰恰成為學生發(fā)展的障礙。所以,我們廣大的教育者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自身修養(yǎng),尊重學生個體,多用正當懲罰,消除不良懲罰,客觀公正地處理問題,以達教育學生的目的。
首先,教師應該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高教育藝術:一方面,教師應學好教育法規(guī)和學校制度,切實加強師德修養(yǎng),深刻認識教育懲罰的性質,多分析典型案例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避免不良教育懲罰的出現。另一方面,教師應不斷學習各種知識,用淵博的知識、精辟的語言和獨特的教育藝術和批評藝術去教育學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少犯錯誤,最終實現他律到自律。
其次,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少懲罰或不懲罰。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改掉那些錯誤的教育方式,以寬容和關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不能放任不管,而應該采取多談心、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矯正不良行為,使他們自卑或頹廢的心理逐漸康復并完善,從而培養(yǎng)一個健全的人格。
總之,不良的教育懲罰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它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健康、幸福和未來,而且關系到我國明天的發(fā)展。所以,一旦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教師必須冷靜處理,采取恰當的教育方式,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改正,引導他們沿著積極向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成長。
【試析教育懲罰與學生心理障礙論文】相關文章:
試析大學生心理障礙探析論文05-02
試析課堂教學應預防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的教育理論論文04-27
大有學問的懲罰教育論文05-02
試析學生寫作的心理障礙及其疏導04-30
試析籃球活動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調適作用論文05-02
大學生心理障礙與讀書治療的教育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