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欣賞教學方法散論
一年級第一課欣賞《快樂的一天》,音樂在播放,兒童正聽著。不一會兒,一些兒童在“動蕩”,又一會 兒,全班在“沸騰”:說話的、扭動的、玩耍的……
有經(jīng)驗的老師想法子把“不懂”的音樂變?yōu)椤岸钡囊魳,把不熟悉的樂曲變(yōu)槭煜さ臉非,把無意注意 轉(zhuǎn)化有意注意。他(她)不急著讓兒童聽音樂,而是利用插圖讓兒童“看”音樂,喚起聽音樂的興趣與注意; 利用兒童愛聽故事的心理,結(jié)合音樂故事聽音樂片斷;用動作表演將兒童置身于音樂情境,獲取身心快樂。用 兒童熟悉的生活去感受“快樂的一天”,兒童不僅不覺得音樂陌生,還覺得音樂說的是自己的事,覺得音樂真 有趣。
鑒于七歲兒童多無意注意和活潑好動、自制力弱等特征,音樂欣賞要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兒童認知心理和 認知水平,創(chuàng)造條件(如一首歌、一首詩、一幅畫、一個游戲、一個故事等)把陌生的音樂轉(zhuǎn)化為熟悉的音樂 ,同時重視身體活動去感應音樂,獲取音樂帶來的快樂。一年級要著重培養(yǎng)聽音樂的興趣和聽音樂的習慣。我 教二年級《在鐘表店里》時,探索他們的欣賞能力:
方案一,告訴題目,全憑“聽”去感知音樂;方案二,告訴題目,并用“符號”提示作品結(jié)構(gòu),在“聽” 中感受音樂;方案三,告訴題目,用“啞劇小品”表現(xiàn)作品內(nèi)容,邊看邊聽音樂。三個方案分別在三個班實施 ,實施結(jié)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聽賞的兒童,對作品的感知大體相同,清晰的感知有:許多鐘、修 鐘、愉快勞動;模糊的感知有:鬧鐘聲誤為掛電話,杜鵑鐘聲誤為鳥叫,密集快速的音樂誤為有人跑,狼來了 ,很緊張,鐘擺聲誤為走路聲,上發(fā)條誤為鋸木頭聲,有人咬生地瓜的聲音。采用“方案三”聽賞的兒童,把 握作品內(nèi)容較準確,感受到工人認真修鐘,修了一架又一架,到處是鐘聲、鈴聲,工人在愉快勞動。聽賞結(jié)果 表明:二年級兒童具備一定的音樂聽覺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方案一),不具備“符號”式的抽象思維能力(方案 二),直觀思維能力較強(方案三)。一位中等水平兒童的欣賞筆記是這樣寫的:
“有一天,鐘表店的老爺爺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聽了聽,很滿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 ,又修好一些,很滿意,又唱歌跳舞。接著,把所有的鐘都修好。各種各樣的鐘都響了,好像在說:謝謝您, 老爺爺,11點了,您該回家了!
由于二年級兒童的注意力在加強,聯(lián)想、想象能力有明顯的發(fā)展,直觀性感知作品的能力增強,因此,要 用“看看、說說、想想、畫畫、敲敲、打打(打擊樂)”幫助兒童聽賞音樂。
一位老師教三年級,學生欣賞《我們的田野》,從插圖入手啟發(fā)學生傾聽音樂,發(fā)揮想象,順序是:稻田 →河流→湖→森林→群山→天空。第一遍聽時教師指示:“聽完音樂,請說出你對音樂的感覺。”學生:“優(yōu) 美、動人、平靜、寬廣、愛睡覺、難聽!苯處焼枺骸罢堈f出你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學生:“音樂慢慢的 、聲音柔柔的”(指優(yōu)美);“音樂很慢,好像很快樂”(
[1] [2]
【小學欣賞教學方法散論】相關(guān)文章:
文化散論04-27
理論創(chuàng)新散論05-03
回族古籍散論04-29
能動性散論04-27
真理定義散論04-27
自然美散論05-02
價值觀散論04-27
真理定義散論04-27
淡化意識形態(tài)散論05-02
道德假定及其實現(xiàn)散論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