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游褒禪山記》《六國論》語法修辭
《游褒禪山記》語法修辭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甚孰能譏之乎?
這句話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但它只問不答,而是把要表達的確定意義包含在問句里。雖是問句,可意思是明確的。這同平鋪直敘的表達比較起來語氣強烈,加重了語言的力量,能激發(fā)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磫枺ā胺磫枴庇纸小凹枴保
“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詞,有時也可用來表示不同語氣。例如:
1.距其院東五里(那。代詞,指代慧空禪院。)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詞,指代“古之人”。)
3.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語氣助詞,表反問語氣。)
4.吾其還也,亦去之(還是。語氣助詞,表委婉語氣。)
“道”字在文言文中用作名詞,有時也可用作動詞。例如:
1.有碑仆道(道路。名詞。)
2.何可勝道也哉(說。動詞。)
“文”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名詞,有時也可用作形容詞。例如:
1.其文漫滅(文辭。名詞。)
2.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華美。形容詞。)
“夷”字在文言文中用作名詞,有時也可用作動詞或形容詞。例如:
1.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蕭崗各鄉(xiāng),復行擾害(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這里指英軍。名詞。)
2.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平定。動詞。)
3.夫夷已近,則游者眾(平坦。形容詞。)
《六國論》語法修辭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較”的賓語,不只是“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還有“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
“秦之所得”是秦在攻取之外的所得,也就是秦接受六國割地之所得。
“諸侯之所亡”是諸侯在攻取之外的所失,也就是諸侯割地的所失。
“其實百倍”是“其實多于后者百倍”的省略形式。兩個“百倍”的對比令人觸目驚心。
“暴霜露,斬荊棘”
極言先輩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
舉以予人
“舉”字生動,描繪出拱手把土地送給別人的形象。
如棄草芥。
比喻精當,責斥“賂秦者”敗棄之輕易。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誠,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今日”、“明日”形容割地的多而且快!跋Α、“起”形容茍安時間的少而短。兩句都用夸張手法,再一次強調(diào)了賂秦之弊。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偶句排比,“有限”與“無厭”相對,“奉”與“侵”、“繁”與“急”相對,意在規(guī)諷“賂秦者”改變對策,否則定然得出下邊的結(jié)論。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比喻精當,可見“賂秦”弊病之大。
嬴
以姓稱秦,含有輕蔑之意。
齊亦不免矣
“不免”后面承前句省略,“滅亡”二字。
義不賂秦
“義”名詞活用為動詞,譯為堅持大義。
至丹以荊卿為計
省略句!爸痢焙笫÷浴疤印保扒G卿”后省略“刺秦王”。
洎牧以讒誅
被動句。“誅”為被誅。
且
“且”是連詞,況且的意思,用在下一句的開頭,有承接上句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互文,是勝負存亡的理數(shù)。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禮”名詞活用為動詞,譯為以禮相待。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被動句,用“為……所……”表示。
日削月割
“日”、“月”均為名詞作狀語,有每日(日日),每月(月月)的意思。
天下之大
暗指北宋。
《游褒禪山記》《六國論》語法修辭
【《游褒禪山記》《六國論》語法修辭】相關(guān)文章:
游褒禪山記教案03-12
《游褒禪山記》教案01-23
《游褒禪山記》教案04-25
游褒禪山記教案(轉(zhuǎn)載)04-25
游褒禪山記講學案04-28
《游褒禪山記》導學案04-30
《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02-26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12-22
高考語文游褒禪山記04-30
《游褒禪山記》最新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