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精選]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名言都很熟悉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那什么樣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名言名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名言名句1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8、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1、巧言令色,鮮矣仁!
1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4、過猶不及。
1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7、克己復禮,為仁。
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9、寢不尸,居不容。
20、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2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24、朝聞道,夕死可矣。
25、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6、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7、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8、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9、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3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4、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3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8、剛、毅、木訥,近仁。
孔子名言名句2
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0、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11、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巧言令色,鮮矣仁!
1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1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8、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9、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0、巧言令色,鮮矣仁。
21、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22、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3、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5、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7、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28、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2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2、禮之用,和為貴。
33、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34、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35、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8、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2、聽其言而觀其行。
4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4、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4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4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49、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5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5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6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6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67、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6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69、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7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孔子名言名句3
1、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匹夫不可奪志也。
4、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g文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7、不學禮,無以立。
8、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15、道不同,不相為謀。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8、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9、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0、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6、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笨鬃诱f:“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7、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1、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3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7、小不忍則亂大謀。
3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9、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1、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孔子名言名句4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墩撜Z》——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于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2、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孔子
3、主者,著也。主皮者,著于皮也。能中質是也。夫射期中質,豈有習射而反以不中為能事者?射名不同,有專主皮者,有不專主皮者。主皮者,力射也。矢至于皮非力不能,孟子曰“其至而力也”;不主皮者,禮射也。其容體比于例,其節(jié)比于樂,雖發(fā)必祈中而不止于祈中者,以為禮也。禮射與力射截然二等,故夫子解之曰“禮射不主皮”者,謂與力射不同等故耳。
4、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5、不是在他的位置上,不是在他的政治上。
6、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7、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8、過去的一切就好像這流水一樣,每天不分晝夜的流動著
9、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能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10、去復習舊的東西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新的道理,這樣以來你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11、兒子絕對四:不意,不一定,不實,不我。
12、子的四種教導:誠實和信實。
13、聽到合乎原則的話,能不接受嗎?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錯誤才可貴。聽到順從自己的話,能不高興嗎?而高興之后能分析鑒別才可貴。而盲目高興,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實際不改,對這種人我實在沒有辦法啊。
1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
15、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
16、《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洞髮W》——《詩經(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1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18、孔子曰:虎之鋒何,死而無悔,盡其所能。吞吃勸戒的,也必懼怕。
19、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論語》——一個人不應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不應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20、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21、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吨杏埂贰辉敢鈩e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2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墩撜Z》——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2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簽閯e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
2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君子以言論超過行動為恥辱。
25、儒家從來不是保守的。變則通,通則久。它隨實際的需要而不斷調整、改易完善。做人也是如此,由于天賦秉性不同、環(huán)境機遇不同、能力大小不同,不用強作要求,只要有適宜于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專注地去做就好。
26、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墩撜Z》——廣泛地學習,專心致志,懇切地求教,多思考當前的實際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27、把辛辛苦苦學到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心里,勤奮的'學習就不會感到厭煩,教導別人也不會倦怠,對于這樣來說我就沒有什么遺憾了
28、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薄墩撜Z》——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29、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孔子說:“端木賜!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30、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3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墩撜Z》——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32、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種態(tài)度才是明智的。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對任何事物,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34、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為人謙恭,處事忠信,仁義之所。)
3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36、不要害怕知道,但要知道。
37、看看它們是什么,看看它們是什么,看看它們是什么。男人有多瘦?男人有多瘦?
38、射禮。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是孔子對射禮的解釋。
39、用兵的原則,從精神上瓦解敵人是上策,攻打城池是下策;以征服人心為上策,單純依靠武
40、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41、良農(nóng)能稼,不必能穡,良工能巧,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不必能容。
42、由此可見,不主皮就是不以能否射中靶子為主,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力氣不同。科,等也。也就是說,射由軍事的力射演化成禮儀的禮射,就不再以力量競技為目的,而是以儀容、儀態(tài)為目的。
4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4、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4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洞髮W》——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4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如果經(jīng)常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4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48、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洞髮W》——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9、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5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葋碇,則安之!墩撜Z》——不必擔憂財富不多,只須擔憂財富不平均,不必擔憂人口稀少,只須擔憂境內(nèi)不安寧。……既來了,要使他們安家樂業(yè)。
51、真像是腐朽的木頭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糞土的墻壁不能再粉刷了。
52、學習的時候不能光一味的學習新的東西,我們要經(jīng)常的復習下學過的東西,這樣做才是非常開心快樂的事情
53、孔子學習名言我教給你了很多的知識,如果你學會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沒有學會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智慧
54、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過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55、一味的學習不懂得思考的人會變得僵硬,只會思考不懂得學習的人會落后與別人
56、君子莊重而不與人爭執(zhí)高下,合群而不拉幫結派。
57、開始時,我對于人,是聽了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xiàn)在,我對于人,是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
5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墩撜Z》——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記自己所已經(jīng)掌握的,可以說是愛好學習了。
5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60、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6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墩撜Z》——《詩經(jīng)》三百篇,其內(nèi)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6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如果學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63、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墩撜Z》——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難相處,親近了,他們說你不莊重;疏遠了,他們又會怨恨你。
64、君子懂得義,小人懂得利。
孔子名言名句5
1.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衛(wèi)靈公》
3.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墩撜Z·述而》
4.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5.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墩撜Z·顏淵》
6.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墩撜Z·顏淵》
7.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墩撜Z·顏淵》
8. 貧而無諂,膏而無驕!墩撜Z·學而》
9. 溫、良、恭、儉,讓!墩撜Z·學而》
10.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而》
1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xiāng)黨》
12.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13.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墩撜Z·憲問》
14.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1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
1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wèi)靈公》
17.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18.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墩撜Z·微子》
19.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20.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墩撜Z·公冶長》
2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墩撜Z》
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24. 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墩撜Z·顏淵》
2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26.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墩撜Z·衛(wèi)靈公》
2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2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墩撜Z·子路》
29.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30.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衛(wèi)靈公》
孔子名言名句6
1.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3.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墩撜Z》--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記自己所已經(jīng)掌握的,可以說是愛好學習了。
4.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經(jīng)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學習的,這是最下等的人。
6. 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過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7. 巧言亂德。
8. 不學禮,無以立。
9.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10.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1. 放于利而行,多怨。
12. 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吨杏埂--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13.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吨杏埂--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14.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5.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墩撜Z》--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17.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8. 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墩撜Z》--在重大節(jié)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jié)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1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墩撜Z》--君子能夠協(xié)調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20.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1.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薄墩撜Z》--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2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23.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4.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5.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26.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7.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洞髮W》--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28.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9.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0.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墩撜Z》--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31.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3. 子謂于產(chǎn)!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В涫律弦簿,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34.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5.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如果經(jīng)常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36.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7.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中庸》--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8.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3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1. 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薄墩撜Z》--孔子說:“端木賜啊!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42.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44.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墩撜Z》--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45.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46.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47.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8.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雖然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jù)具體情況應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49.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默記所學的東西,堅持學習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50.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51.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2.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53.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對任何事物,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55. 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能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5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7.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洞髮W》--《詩經(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58. 道不同,不相為謀。
59.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戰(zhàn)斗中,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60.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6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2.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6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如果學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65.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66.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墩撜Z》--廣泛地學習,專心致志,懇切地求教,多思考當前的實際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67.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69.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墩撜Z》--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70. 過,則匆憚改。
71.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墩撜Z》--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備。
72.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3.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如果質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nèi)心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74.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5. 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6.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77.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7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9.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80.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墩撜Z》--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81. 巧言令色,鮮矣仁。
82.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8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84.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簽閯e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
85.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洞髮W》--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86.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87.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88.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君子以言論超過行動為恥辱。
89.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90. 禮之用,和為貴。
91.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92.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詩經(jīng)》三百篇,其內(nèi)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93. 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大學》--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94.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墩撜Z》--一個人不應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不應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95.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96.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97.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墩撜Z》--如果名分不正理論上便講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98.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99.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00.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01.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墩撜Z》--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102. 有教無類。
103.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04. 《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105.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吨杏埂--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6.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07. 禮之用,和為貴!墩撜Z》--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108. 當仁,不讓于師。《論語》--面對著實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10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論語》--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于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危呤畾q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1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君子普遍地團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shù)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shù)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111.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論語》--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112.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墩撜Z》--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難相處,親近了,他們說你不莊重;疏遠了,他們又會怨恨你。
113.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14.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15.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墩撜Z》--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116.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葋碇,則安之!墩撜Z》--不必擔憂財富不多,只須擔憂財富不平均,不必擔憂人口稀少,只須擔憂境內(nèi)不安寧!葋砹,要使他們安家樂業(yè)。
117.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贰Yt哉,回也!
11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墩撜Z》--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孔子名言名句7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訥于言而敏于行
5、德不孤,必有鄰
6、聽其言而觀其行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9、敬鬼神而遠之
10、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4、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名言名句8
1、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5、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12、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1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8、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9、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20、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1、過,則匆憚改。
22、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24、聽其言而觀其行。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8、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9、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1、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4、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5、不遷怒,不貳過。
36、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3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3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41、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4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4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4、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6、巧言令色,鮮矣仁!
47、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48、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0、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名言名句9
1、當代能做老師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為教育事業(yè)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業(yè)。
2、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鬃
3、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4、益者三友,友直,要諒,友多聞,益矣;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得志時貴在清醒,失意時重在平衡。
7、表揚用喇叭,批評用電話。
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惰!n愈
9、孔子的教育主張主要有三個方靣。
10、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
11、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2、中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對其教育是教師的職責,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啟智明理導行的過程。 13、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告訴我們學知識不能不懂裝慬,同時他還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來激發(fā)人們的學習熱情。由于孔子在教育上的因材施教的先進思想,和有教無類的先進現(xiàn)念,成為推動教育大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當時教育思想具有先進性,因而成為一代大家。
1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
14、一是有教無類。就是人人都應有讀書受教育的權利。
15、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放于利而行,多怨。
17、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到達自身的完善。
18、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
19、貪使人墮落,廉使人奮進。
20、財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劍。
21、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2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3、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7、我愿做人梯讓年輕人踏著我的肩膀攀登科學高峰。——華羅庚
2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29、愛拼才愛贏。
30、古文教書育人始于《論語》
31、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32、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
3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34、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35、才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36、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37、創(chuàng)新為藝術之本,人品乃師德之魂。
38、學校要求教師在他的本職工作上成為一種藝術家!獝垡蛩固
39、愛拼才會贏。
40、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4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地。
4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4、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
45、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
46、永遠不要嘲笑別人的夢想。
4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48、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49、翻譯: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被謚為‘文’呢?”
5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笨鬃诱f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對于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51、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夸美紐斯
52、二是因材施教。根據(jù)各人的愛好不同和天份不同,給予最適宜的教育。三是教育方法。溫故而知新。這是對老師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要求。
53、人就應永遠擁有兩樣東西: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期望之燈,一扇長開的窗——接納之窗。
54、在職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55、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56、打電話的時候請你微笑,對方必須感覺得到。
5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8、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9、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60、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
6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2、用平凡贏得喝彩,用真誠贏得信任,用博愛贏得欣賞,用人格贏得尊重,這該是一個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6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64、享受人文的課堂,享受動感的課堂,享受智慧的.課堂。
65、我愛我?guī),我更愛真理!獊喞锸慷嗟?/p>
66、執(zhí)著杏壇,樂于奉獻。
67、信任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誠摯是架通心靈的橋梁。
68、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69、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70、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71、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2、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3、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4、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75、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76、孔子說:“(他)聰敏而且又喜歡學習,(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因此稱他為‘文’!;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要勤奮好學,虛心求教。
77、歲寒,然后見松柏也。
78、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79、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80、孔子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81、勤勤懇懇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8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髯
83、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84、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8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8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7、除了因材施教還有現(xiàn)實意義,孔子的一切都腐臭了。孔子反對人的個性發(fā)揮,卻又主張體現(xiàn)個性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其學說之矛盾,人格之偽裂數(shù)不勝數(shù)。“因材施教”,是去偽存真后仍具現(xiàn)實教育意義的精華。
孔子名言名句10
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3、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4、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5、巧言令色,鮮矣仁!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9、不遷怒,不貳過。
10、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2、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5、禮之用,和為貴。
16、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7、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8、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2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兄,其不善者而改之?/p>
21、聽其言而觀其行。
2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2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5、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8、過,則匆憚改。
2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3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4、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37、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8、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3、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4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4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48、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9、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5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4、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55、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5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5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5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59、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6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62、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3、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6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6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6、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67、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68、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69、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7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7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7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4、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7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7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8、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7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0、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8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2、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8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4、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8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86、不學禮,無以立。
87、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88、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8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90、不遷怒,不二過。
91、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9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9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4、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9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9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01、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02、吾日三省吾身。
10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0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05、小不忍則亂大謀。
10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07、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108、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10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1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名言名句11
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巧言令色,鮮矣仁!
7、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2、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3、不遷怒,不貳過。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5、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名言名句12
1、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2、道不同,不相為謀。
3、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6、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1、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3、匹夫不可奪志也。
1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子名言名句13
1、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4、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5、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0、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2、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3、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4、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6、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17、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動。
18、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2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2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為政在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3、是可忍,孰不可忍?
24、孔子家語: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25、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7、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
2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9、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2、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34、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5、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36、中人以上,能夠語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夠語上也。
3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9、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40、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4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2、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3、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5、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46、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7、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8、朝聞道,夕死可矣。
49、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51、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52、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53、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55、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56、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57、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8、聽其言而觀其行。
5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0、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61、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62、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63、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6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6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66、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67、不學詩,無以言。
68、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70、巧言令色,鮮矣仁。
71、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72、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孔子名言名句14
1、朽木不可雕也。
解釋: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無可救藥。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3、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解釋: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既有志于學習和追求真理卻又以貧困為恥辱的讀書人,不值得與他討論真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6、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解釋:熱衷于傳播小道消息的行為,是對道德的背棄。
7、名不正,則言不順。
解釋: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
8、有教無類
解釋:我對凡來求學的人,都無區(qū)別地加以教育。
9、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1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讀書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么了。
11、見得思義。
解釋:意思是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12、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解釋: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chǎn)生差異。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釋: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簺]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xiàn)的期望,沒有固執(zhí)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1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解釋: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里,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
16、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解釋:正確的'話,能不聽從嗎?必須認真改正錯誤,才算可貴。恭順的話,能不使人高興嗎?
17、色厲而內(nèi)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解釋:外表嚴厲而內(nèi)心虛弱,這類的小人,就像是挖墻洞的小偷。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19、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解釋: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2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釋: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他的裝傻別人趕不上。
孔子名言名句15
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子曰:“有教無類”。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
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子曰:學而時習之!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三思而后行!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曰: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孔子名言名句】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名句精選12-28
孔子的名言名句05-06
孔子名言名句01-02
孔子的名言名句10-24
孔子名言名句(精選)02-21
孔子名言名句05-06
孔子名言名句02-21
關于孔子名言名句12-26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集05-07
孔子名言名句15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