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優(yōu)秀的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1
《三角形的面積》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邊形面積》中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目標可以定位兩個:
1、通過拼一拼,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能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兩個目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對于第三代導學案的使用,我們一直處于探索中,邊使用變改動,但都是根據學情來確定的'。這節(jié)的課教學設計我是在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后稍作了調整后進行的。在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后,對于溫故知新中的做鈍角三角形的高一題我看學生做對的有兩三個人,就臨時加了處理這道題的環(huán)節(jié),平時只讓學生對改更正,不作處理。
然后回顧了新課先知中本節(jié)課的難點,探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來三角形的關系,然后看怎樣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接下來進行分層訓練。最后總結。一節(jié)課下來,總結得失有如下幾點:
一、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
1、由于預習較充分,學生都能用轉化思想講出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程,雖然語言不是那么簡練,這說明學生確實經過了思考,交流。
2、這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學生的自信,敢于質疑。在在分層訓練中,李嘉瑤寫出并講述了分層訓練(二)中第1小題的思考過程后,我認為她講的非常精彩,可是當她講完后隨即就有同學質疑,周萬里說她寫的語言不夠準確,應該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少寫了拼成一次,宮浩真說應該用他的那種解法最好,于是我就對比了兩種解法,讓同學們評判,從中選出了最優(yōu)解法。
二、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總結語言欠精煉。在學生探索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后,表述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來三角形的關系時,應該總結出它們是等底等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是底×高÷2,我總結的比較啰嗦。所以在教學中還要繼續(xù)提煉語言的準確、精煉程度。
2、小組交流不太充分。在探索面積公式時學生進行了交流,在分層訓練時,沒有讓學生在互講思考過程。這一點在今后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不能只重展示輕交流。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2
《三角形的面積》是一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長方形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三角形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根據新課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學應該由原來教師單純的教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從操作中掌握方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猜測入手,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猜測:你認為三角形的面積大小與什么有關?它可能轉化為什么圖形來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時學生就會躍躍欲試,從而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一旦做出某種猜測,他就會把自己的思維與所學的知識連在一起,就會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于是就會主動參與,關心知識的進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小組結合動手操作
猜測后,我讓學生動手操作,分別將三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并比較每個三角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各部分間的關系,同時在操作中向學生滲透旋轉、平移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和感知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個個都很積極、很投入地動手操作,極大調動了學生思維活動。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三、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程非常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強調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學生運用所學三角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如:求綠地面積,求紅領巾面積,求安全警示牌面積,最后又回到求公園綠地面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學習不但互動有趣,而且富有生活氣息。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應該多補充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嘗到應用知識的快樂,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這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如本節(jié)課的基本數學思想應該是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也就是把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轉化為學生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來思考,從而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從教學形式上看,我基本已經作到了,但是,要知道教學目的不僅是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因此,本課的總結中我應該點出:這樣的思考方法在數學上叫做轉化。當我們遇到一個新問題時,就可以動腦筋把它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舊知識。這樣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可惜我疏忽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而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
今后我要認真學習新的課程理念,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3
在這次活動中,我執(zhí)教《三角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針對這節(jié)課我有如下反思:
由于有了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課堂上我放手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探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積極思考積極探究,想到了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高與底分別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底相等。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再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同位之間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推導過程。最后通過練習鞏固所學。這是這節(jié)課的優(yōu)點,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主人,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探索交流。
在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不足:
1、時間分配不夠合理,留給學生探究的時間過多,導致后面練習總結的不夠,使學生鞏固的不夠。
2、學生在與同位交流時,還算積極,但是在匯報交流時,大部分學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導致老師說得多,學生領會的不夠。我覺得我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想辦法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可能是對學生了解不夠造成的。
3、可能受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的影響,部分學生也沿著三角形的高剪開,再拼起來,一般的的三角形拼成了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只有等腰三角形剪開后才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手忙腳亂,心里明白怎樣給學生解釋,但是力不從心,可能是心理素質的原因,害怕聽課的老師笑話。
總之,我覺這節(jié)課很不成功,有許多地方值得繼續(xù)研究,向用經驗的老師請教,以這次講課為教訓,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4
《三角形的面積》是一節(jié)常規(guī)性的課,關于這節(jié)課的教案不少,課我也聽了不少,如何體現“觀念更新,基礎要實,思維要活”,我覺得以往老師們對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對課堂的設計以及處理都很不錯,而這節(jié)課讓我感觸很深。
1、符合新課改理念,突出了學生的發(fā)展,合理設計教學流程
以前的教學只是注重學生的雙基訓練,不重視知識的生成過程,而這節(jié)課的所有設計都圍繞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整節(jié)課體現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全員參與,共同探究,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
2、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開放的探究式學習要不受任何人的約束,要有教師層層深入的引導。這節(jié)課設計中,教師注重教材的開放性和思考性,不斷鼓勵學生去思考,去探索不同的辦法,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和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自行總結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展現了自我,方法多樣且獨特,是以往教學所沒有的,效果很好。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本節(jié)課老師賦予了學生很多思考、動手和交流的機會,教師扮演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較好的體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核心進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層理解,還培養(yǎng)了他們敢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拓寬了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空間。
這個案例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實施新課改,最根本的還是教師角色的轉變,轉變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教,學生學,不斷形成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他們的討論和思考更有價值,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不斷學習,提高個人素質,以設計出更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師生共同成長!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5
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后,有學生問我:“老師,我在計算三角形面積時,總是忘記除以2,怎樣才能記住它呢?”學生的困惑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的教學在哪里出了問題?我回憶了自己的教學過程,在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前,我將全班學生分組,每位同學拿著準備好的若干對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再進行班級交流,順理成章地探索出了結果。從表面上看,學生動手操作了,實際上學生只是機械地拼一拼,沒有自己的.猜想和創(chuàng)造,這樣的操作,學生只做了一次“操作工”。拼“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是怎么想到的,學生不得而知。
在教學中雖然讓學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而實際上卻用一條無形的線牢牢地捆住了學生,讓學生用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形四邊形,學生卻不明白老師的用心,老師預先設置了一個“坑”,讓學生往下跳,這怎么還叫探究呢?我為什么不放開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案!第二天,我在數學課上讓學生自己想辦法通過操作找出長方形、平形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間的關系,四個同學一組進行合作學習,并要通過畫圖的方式進行匯報。
教學效果很好,學生不但寫出他們所采用的學習方式,理清了知識間的聯系,而且大膽地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一個學生說:“我覺得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底乘高來表示,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用底乘高再除以2來表示,因為梯形的底就包括了上底和下底!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6
本節(jié)課主要是針對學生學習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后安排的練習課。在本節(jié)課的練習中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學生對三角形面積計算掌握情況比較好,知道求三角形面積需要知道底和高,也知道要除以2。但在具體的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掌握情況不理想。比如說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解決問題,學生在理解和具體運用時有一定的困難。從這也反映了學生對基本概念還是不夠清晰,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另外,學生動手畫圖的能力也不理想。針對這些問題,覺得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行強化;二是在進行概念教學時要加大教學的力度,尤其是在學生較難理解的'地方,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各種形式進行強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求三角形的面積,高和底必須是相對應的,這一點,應該作為練習的重點。練習設計得很好,出示了幾個三角形,告訴了底和高的數據,其中有一個三角形已知的數據不是對應的底和高,可以讓學生把得出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應用在練習中。學生對于最后一個人圖形大多得到了答案,老師再組織學生討論,學生恍然大悟,連稱上當。對于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就可以作為底和高。
在學生的思維中,斜邊才是底,這應該是由于慣性,在這一知識點上,老師也應該設計一些練習,突破難點。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7
今天是教師節(jié),孩子們的心思都亂了,都沉浸在過節(jié)的氛圍中。早上的第一節(jié),還是按預定的安排完成了《三角形的面積》教學。
我的主要思路先是復習,通過復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提煉轉化思想,在例4的處理上略施技巧,讓學生自主構建想要把三角形變成我們學過的平行四邊形,只是在為什么必須是兩個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處理還是顯得倉促,應該提供素材讓孩子動手擺一擺,雖然我們提出兩個面積一樣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有孩子提出面積相等,可能形狀不同,此處也結合多媒體,估計基礎差的同學可能理解不了。
在操作和填寫表格的時候,指導還不充分,有的同學拼出平行四邊形但是高不是整格子,不好確定,需要換一個角度來擺。在探討和推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同學理解得很清晰,由于我的反復練說,孩子們對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很透徹,尤其是為什么要除以2有了深層次的理解。
在教學中,注意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這樣,在完成練一練的`兩題就特別順暢,尤其是一些基礎差的孩子也能很快解決出來。
昨天在備《三角形的面積》一課中,《小學數學教師》雜志中就有老師提出,也可以利用“剪拼”和“拼組”兩種方式實現三角形到平行四邊形的轉化,本節(jié)課為了想一課時完成,所以我準備再上一課時,引導孩子們用“剪拼”的方式來探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8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探索、驗證,從而獲得新知,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表現、創(chuàng)造的'機會,使他成為知識的發(fā)現者、創(chuàng)造者,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究和實踐能力。
在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時,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圖形,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三角形與你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系?引導學生發(fā)現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親自參與了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活動中發(fā)展,學得主動、扎實,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個別學生沒有準備學具,不能動手操作,個別學困生手中拿著三角形無從下手,不知如何進行轉化,在推導驗證過程中也只是被動地接受。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9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并能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教學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從操作中掌握方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我感覺:在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時,讓學生用書后面剪下的幾對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進行探究,再進行班級交流。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邊形,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輕松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ah÷2。從表面上看,學生動手操作了,實際上學生只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沒有主動地思考,沒有猜想和創(chuàng)造。對于“為什么會想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來拼?還有其他推導方法嗎?”沒有思考。
這樣提供材料思維含量低,不利于展現知識的生成過程,缺失了學生主動尋找材料的過程,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策略意識的培養(yǎng)。這樣的操作是膚淺的,沒有起到促進學生建構知識的作用。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 10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zhàn)性活動,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隔壁班的杜老師到我班借班上《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以后,我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要不要再上這一節(jié)課?如果再上,要怎樣上才好?才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最后,我決定針對學生在計算時依然容易漏掉"除以2"的現象放手讓學生探究,重點體驗公式的由來。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一是讓學生在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活動過程中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除了設定知識目標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所以這節(jié)課除了讓學生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外,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交流學會新的知識和本領。最后情感目標方面,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的。
我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式,由學生預先準備幾對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杜老師的基礎上很快地探究得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是主角,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
接下來,我讓學生按三角形的三種類別進行交流匯報。學生很快得出結論,無論是哪種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都是底乘以高除以2。教學到這里,學習任務是否就完成了?學生在前一課時的基礎上學習這部分內容很容易,如果上到這里,豈不是原地踏步?這時,我拋出一個新問題:用一個三角形能不能也剪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學生體驗到前半節(jié)課成功的快樂,帶著濃厚的的興趣投入到新的問題研究中。
后來,學生通過操作發(fā)現了:新剪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原來三角形的一半,高是原來的高,所以,新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乘以高,即:S三角形=底÷2高。實驗證明了,也可以S三角形=高÷2底。學生可高興了,他們懂得了利用數字的特點來靈活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對于中差生來說,掌握了這三個數量,至于這三個數放的位置可以靈活排放,計算起來更容易。
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一點,我做得非常大膽,體現了新課程中關于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但我發(fā)現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牽著學生鼻子走”,如學生合作和思考的時間不足,教師講的過多,提示(暗示)得過多;學生練習時間不夠,形式比較少等。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在推導過程中遇到困難。
【《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1-04
三角形面積計算教學反思(精選6篇)07-25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04-03
什么是面積教學反思04-14
《圓環(huán)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圓環(huán)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認識面積》教學反思04-16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