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數學教案合集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計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量關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僭谛〗M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诟餍〗M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诟餍〗M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調查班里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jié),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獲得統(tǒng)計活動的經驗。
2、根據統(tǒng)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對不確定現象進行簡單的推測。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問題以及分析、比較和推理的能力。在統(tǒng)計過程中滲透概率的思想。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能根據統(tǒng)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2、體驗調查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理念:
統(tǒng)計與概率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為主,從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和統(tǒng)計素養(yǎng)。了解并能敘述所呈現的數字與圖表的意義,也能運用統(tǒng)計表能夠相互溝通和交流。我從引導學生經歷統(tǒng)計過程到自主參與統(tǒng)計,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數據調查,體驗調查方法的多樣化,從中獲得統(tǒng)計數據的經驗,并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和做出猜測,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的意義和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播放《生日歌》。
師:同學們這是一首什么歌曲呀?
生:這是《生日歌》。
師:這是我們在過生日的時候最喜歡聽的一首歌。那同學們還記得你的生日嗎?快來說說。
生自由發(fā)言,師追問最后一名同學:“那你知道你的生日在哪個季節(jié)么?(8月6日)”
生:我的生日在秋季。
師:他說他的生日在秋季?看起來同學們對一年四季月份的劃分還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大家區(qū)分四季,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首兒歌:出示兒歌
二、四、五月春天來,燕子含泥柳條擺。
六、七、八月夏天到,綠樹成蔭葉兒茂。
九、十、十一秋天來,農民豐收樂開懷。
十二、一、二冬天到,樹兒樹兒戴雪帽。
師:邊齊讀兒歌,看誰能又快又準地記住哪幾個月是春、夏、秋、冬季。
師:通過剛才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二、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師:同學們真是善于思考,剛才發(fā)言的同學現在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個季節(jié)了吧!那其他同學知道自己生日的月份在哪個季節(jié)了么?
生:知道了。
師:可是老師現在想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我該怎么辦呢?快來幫老師想想辦法?
(這一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識沖突,誘發(fā)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使學生體會統(tǒng)計的必要性。)
生:老師我建議你來數一數。
生:我建議老師去調查調查。
師:你們的主意真不錯,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同來調查一下全班同學生日的季節(jié)情況。板書課題:生日
二、調查統(tǒng)計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第一張學具卡片,上面有四個季節(jié),請你把自己生日的季節(jié)用圓圈圈出來,然后交給你前面的'同學。
生收學具卡片。
師:這是我們調查的結果,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結果記錄在黑板上,想一想以前我們都學習了哪些記錄符號呢?
生:有圓圈。
生:有三角。
生:有打對號和寫正字的方法。
師:那哪種方法最簡單、快捷、又清楚呢?
生:用寫正字的方法最簡單、快捷又清楚。
師:那我們現在就用寫正字的方法來記錄這些數據。
師:老師和四名記錄員分別記錄四個季節(jié)的數據,再找一名唱票員來唱票,注意語速要慢,還要找兩名監(jiān)票員,一名收集唱票員讀完的數據,另一名同學看他讀的是否準確。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任務是一樣的,就是仔細觀察和認真傾聽,看四名記錄員記錄的是否準確無誤。下面我們就開始記錄:
師:記錄完成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記錄的結果是否正確。
師:現在我們能不能算一算我們一共調查了多少名同學?
生:我們一共調查了52名同學。
師:我們班的同學一共有52名正好和我們調查的結果想吻合,說明同學們在調查的過程中非常認真,沒有多余的,也沒有遺漏的。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剛才記錄的結果,迅速打開書90頁,完成中間部分的涂一涂。完成后,同桌認真檢查。
生:完成統(tǒng)計圖。
三、繪制并分析統(tǒng)計圖。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你繪制的統(tǒng)計圖拿到前面來讓大家欣賞欣賞?(找一名同學)
師:對照自己的統(tǒng)計圖,看一看這名同學繪制的準確嗎?涂得怎么樣?
生:他涂得很準確,而且很美觀。
師:那同學們把自己的數學書合上,一同來看前面的統(tǒng)計圖。看了統(tǒng)計圖你們能不能幫老師解決開始老師提出的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人數多的問題呢?
生:老師我能解決,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
師:謝謝你,幫老師解決了問題,那你們還能通過統(tǒng)計圖發(fā)現其他的問題么?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鼓勵求異思維,大膽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人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根據統(tǒng)計圖自由發(fā)言。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能通過統(tǒng)計圖發(fā)現這么多問題,那么假如我們班新來一名同學你能猜到他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嗎?
生1:我猜他可能在夏季過生日。
生2:我猜他可能在冬季過生日。
生3:我猜他可能在春季過生日。
師:新來的同學加入到我們的集體當中,也是咱們大家庭中的一員,那你能不能根據我們統(tǒng)計的數據猜一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嗎?
(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進行可能性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數學猜測意識)
生:我猜新來的同學最有可能在春季過生日。
師: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猜他最有可能在夏季過生日。
師:有沒有同學和他的想法一樣?沒有人舉手,看起來你現在是勢單力薄了。
師:現在有兩個不同觀點,那請猜新來同學夏季過生日的同學你來說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生:我猜他在夏季過生日,沒有什么理由,只是覺得夏季很美!
師:猜新來同學春季過生日的同學你能用你的理由說服剛才的這名同學么?
生:我猜新來同學春季過生日是因為他也是我們集體中的一員根據我們班調查的結果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所以我猜他過生日的季節(jié)最有可能在春季。
師:他說得有道理嗎?(有)他由人數最多這個信息,做出了合理的推測,看來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學生,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小小的數學家。請注意他說的時候有個詞用得非?茖W,你發(fā)現了嗎?
生:“可能”
師:你很善于抓住學習的重點,“可能”這個詞很值得研究。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都有可能,但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所以在這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可能性就較大,可能性較大并不意味著一定在這個季節(jié),剛才有位同學說人少的季節(jié)過也是有可能的?磥頂祵W真的值得我們去專研。
四、體驗調查方法的多樣化。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用寫紙條的方法調查了全班同學過生日的季節(jié),那除了寫紙條的方法你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生:老師我們可以用舉手的辦法。
生:我們可以用站排的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課題一:比的意義(A)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7頁和相應的“做一做”,練習十二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系.
教具準備
長3分米、寬2分米的紅旗一面,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常常需要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比如這面紅旗(教師出示紅旗),它長3分米,寬2分米.要對這面紅旗的長和寬進行比較,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回答:可以用減法,比較長比寬多多少或寬比長少多少.用除法,比較長是寬的幾倍,或者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板書:3÷2==1?????長是寬的1倍
2÷3=????????寬是長的
二、新課
1.導入新課.
教師:剛才我們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對紅旗的長、寬進行比較.這節(jié)課,我們要在用除法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基礎上,學習一種新的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數學方法──比.(板書:比.)
教師:比表示什么意義呢?它怎么讀,怎么寫?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比又和除法、分數有什么關系呢?這些都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下面我們先學習比的意義.(板書課題.)
2.教學比的意義.
教師:(指3÷2)看這個除法算式,長是寬的幾倍需要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長和寬比較.)
紅旗的長是多少?寬呢?紅旗的長和寬比較也就是幾和幾比?
。ㄩL和寬比較也就是3和2比.)
求紅旗長是寬的幾倍又可以說成長和寬的比是3比2.(板書:長和寬的比是3比2.)(指2÷3)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是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根據這個例子(指上例),想一想,寬是長的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寬和長的比是2比3.教師板書.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
教師:這兩個例子都是對長、寬兩個量進行比較,為什么一個比是3比2,而一個比是2比3呢?
引導學生回答:3比2是長和寬的比,2比3是寬和長的比.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兩個數量進行比較一定要弄清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后不能顛倒位置.
教師:剛才我們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對紅旗的長、寬進行了比較.在日常生活中,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事例有許多,請看這個例子(出示投影片):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了100千米,這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千米?求汽車行駛的速度怎樣計算?
學生回答時,板書:100÷2=50(千米)
100千米是汽車行駛的什么?2小時呢?汽車的速度需要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路程和時間比較.)
那么汽車行駛的速度又可以說成路程和時間的比.
教師:在這個例子中,路程和時間的比是幾比幾?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路程和時間的比是100比2.
教師:現在看這些例子,都是用什么方法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用除法.)那么表示兩種量的兩個數,它們之間具有什么關系?(相除關系.)是幾個數相除?(兩個數相除.)
學生回答后板書.
再看長和寬的比是3比2,寬和長的比是2比3,路程和時間的比是100比2,這又是用什么方法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比的方法.)幾個數的比?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兩個數的比.
。ń處熞龑W生總結出比的意義:)通過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從比的意義看,兩個數的比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什么關系?(相除關系.)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相除二字下面畫上著重號,然后齊讀.
3.教學比的讀寫法,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教師:以上我們學習了比的意義,在數學中,比還有這樣的記法.
3比2記作(板書:記作),先寫3,再寫“∶”,最后寫2.(板書:3∶2)
提示學生比號的兩個小圓點要寫在兩個數的正中間,它叫比號,讀作“比”,那么這個比就讀作3比2.讓學生齊讀一遍.
2比3記作(板書:記作),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100比2怎么寫?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00∶2.
這兩個比會讀嗎?齊讀一遍,學生練習寫比.
教師:在比中,每一部分都有它的名稱.我們以3∶2為例(板書:3∶2),這叫什么符號?(學生答后板書:比號)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板書: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板書:后項)
根據比的意義,比的前項和后項是什么關系?(相除關系.)在這個比中,用誰除以誰?(3除以2.)3除以2的商是多少?(1)
教師指出:我們把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書:比值)1在這里就叫做3∶2的比值.
板書:3∶2=3÷2=1
┇┇┇┇
前比后比
項號項值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周長的含義。
2. 使學生通過圍、量、算等具體的活動,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方法。
3. 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數學思考,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周長
1. 剪一剪。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浅?蓯鄣目ㄍ^像圖片(電腦演示:三幅卡通頭像圖片),認識它們嗎?在三幅卡通頭像圖片中,你最喜歡誰就把它從紙上剪下來,看誰剪得又快又好!
學生拿出圖片,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卡通頭像。
2. 說一說。
討論:你是怎樣剪的?(沿著頭像的邊剪的)學生互相評價剪出的作品,體會頭像的邊的意思。
小結:沿著頭像的邊剪,就是沿著頭像四周的邊線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頭像四周的邊線嗎?(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間互相指一指)
揭示:頭像四周邊線的長就是頭像的周長。(板書:認識周長)
二、 提供實例,認識周長
1. 教學例題。
出示游泳池圖:這是一幅兒童游泳池圖,你能指出它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游泳池圖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池口的周長。
出示樹葉圖:你能指出樹葉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這片樹葉四周邊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2. 練一練。
。1) 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還能指出我們身邊一些物體某一個面四周的邊線嗎?
學生可能指出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課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體的'面的邊線,并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分別指什么。
。2) 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
談話:你能描出這些圖形的邊線嗎?請同學們拿出水彩筆,在書上第62頁第2題上描一描。
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業(yè),互相評價。
提問:我們描出的每個圖形的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什么?
三、 引導探究,測量周長
1. 自主探究。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呢?請同學們看這三件物品。(出示長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的硬幣)先在小組里討論怎樣測量它們的面的周長?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學生可能想到量、圍、滾等不同的方法。
組織活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這三件物品,小組分工合作,用你認為合適的方法,分別量出它們的面的周長。
學生按要求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硬幣面的周長,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2. 反饋。
提問: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測量長方形名片的周長的?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1) 量出四條邊的長,再相加;
。2) 量出名片的長和寬,再計算;
(3)用一根細線沿名片的邊線圍一周,再量細線的長;
。4) 把名片沿直尺的邊翻動一周。
比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長,在這些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五角星紙片的周長的?有不同的方法嗎?
再問:你認為測量五角星的周長,用什么方法比較合適?(量出其中一條邊的長,再用這條邊長乘10)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的?(學生可能會用圍或滾的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
追問: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幣的周長,而要用圍或滾的方法呢?
3. 小結。
提問:你學到了哪些測量周長的好方法?在測量周長的活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談話:看來測量周長要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靈活地選用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4. 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
提問:你有辦法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自己先試一試。
反饋:你是怎樣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學進行交流。
5. 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
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學生搶答,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6. 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 拓展延伸,提升認識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這樣的一片樹葉,你有辦法量出這片樹葉的周長嗎?(在討論不同方法的基礎上,明確用圍的方法測量樹葉的周長)
談話:請同桌同學合作,用圍的方法測量這片樹葉的周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測量的結果,并說一說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
課件演示:用細線沿樹葉的一周圍一圈,最后展開細線,量出樹葉的周長。
五、 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周長,你有收獲嗎?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周長的認識,你想說些什么?
談話:認識了周長,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其實,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你發(fā)現了嗎?
欣賞短片: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
談話: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發(fā)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總說明
認識周長的教學設計凸顯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賦予教學內容更豐富的內涵,為學生的課堂學習開拓了十分廣闊的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課堂的生命活力來自于學生對事件或事實的感受、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敏感、好奇,來自于豐富活躍的猜想、假設,來自于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辯、啟迪、認同,更來自于探究過程中的時而山窮水盡、時而柳暗花明的驚奇和喜悅。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靈活使用教材,把對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分解為認識邊線、認識周長兩個階段,并創(chuàng)造性地把對邊線的認識融于學生熟悉、喜愛的卡通圖畫之中,使學生的認識經歷了豐富的感知過程。剪一剪、指一指、說一說、描一描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探索活動中充分地實踐著、思考著、感受著如此豐富的感受之后,周長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課堂的生命活力體現在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之后,教師設計了一個小組活動,要求小組成員討論如何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一元硬幣的面的周長,鼓勵學生利用現有的工具思考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在這樣開放的探索空間中,教學過程呈現出雙向的交流、動態(tài)的建構,師生分享著發(fā)展的快樂,成長的愉悅。
課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發(fā)現、提升數學的美,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讓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享受的家園。本課的結束環(huán)節(jié),教師安排了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短片欣賞,一個個鮮活的畫面,使學生對周長的理解進一步得到深化,學習數學的情感也由此被進一步激發(fā)。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單元教才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實踐活動:我長高了,這部分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量身高、步長、臂展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計了統(tǒng)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單元教學重、難點:注重學生對兩位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筆算的計算過程及方法的理解。
單元課時安排:
1、兩位數加一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一位數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
我長高了1課時左右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培養(yǎng)學生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反比例的意義和正確判斷成反比例的量。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口答正比例的意義。
。、 怎樣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
。场 寫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系,并判斷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哪兩種量成正比例?
。ǎ保 已知每小時加工零件數和加工時間,求加工零件總數。
。ǎ玻 已知每本書的價錢和購買的本數,求應付的錢。
(3) 已知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求總產量。
二、引新
在上面的數量部系式中,如果加工零件總數一定,每小時加工零件和加工時間是什么關系?如果應付的總錢數一定,每本書的價錢和本數是什么關系?如果總產量一定,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是什么關系?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反比例的意義(板書)
三、 新授
。薄 教學例4。
。ǎ保┏鍪纠。
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痢⒈碇杏心膬煞N量?這兩種量相關聯(lián)嗎?為什么?
B、加工的時間是否隨著每小時加工的個數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
C、表中兩個相的數的比值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摹⑦@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口答,師板書
小結:
。病⒔虒W例5
用600頁紙裝訂成同樣的練習本,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有什么關系?請你先填寫下表。
每本的頁數 15 20 25 30 40 60
裝訂的本數 40
(1) 先填表,然后觀察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表中有哪兩種量?
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頁數變化而變化的?
表中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乘積各是多少?
你從中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寫出它們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每本頁數裝訂的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ǎ玻 小結:
從上表可以看出: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也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裝訂的本數是隨著本頁數的變化的。每本的頁數擴大,裝訂的本數反而縮。幻勘镜捻摂悼s小,裝訂的本數反而擴大。它們擴大、縮小的規(guī)律是: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的積總是一定的。
。ǎ常 歸納反比例的意義及關系式。
(1)請你比較一下上面的例4、例5,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
(2)判斷成反比例量的方法: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否面反比例的量要具備的條件:
a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b一種量變化,另一種也隨著變化。
C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ǎ常├粗,加工的時間隨著每小時加工數量的變化,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的積(零件總數)是一定的,我們就說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是成反比例的量。想一想:在例5中,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為什么?(指名幾個學生口述,教師幫助糾正)
。ǎ矗 概括關系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R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R(一定)
3.教學例6。
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下?
指名口述,師講評。
(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兩6種相關聯(lián)的量,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已知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也就是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天數的積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
四、小結
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關鍵是看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是否一定,積一定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討論:想一想:播種總公頃數一定,已經播種的公頃數和剩下的公頃數是不是成反比例?為什么?
五、鞏固練習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練后講評。
六、課內外作業(yè)
完成練習三的第4――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進一步體會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2、理解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3、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雙休日你們都在干什么事情呢?
生:有的去書城看書、有的看電視、有的去公園玩
師:大家的答案有很多,老師調查了同學們星期日的活動,你們想知道大家主要都在干什么事情嗎?
生:非常想知道。
二、創(chuàng)設探索環(huán)境,探究學習過程
1、讀題審題,感知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師出示題目(星期日的安排的情景圖)
師:請大家觀察圖片,找一找條件問題。
生:3/8的同學外出游玩,1/6的同學參加少年宮活動,其余的同學留在家中。留在家中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
2、引導思考,探究怎么樣列出計算算式。
師:同學們,我們要計算留在家中的同學占全班的幾分之幾,怎么列出算式呢?現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學生獨立思考,自我探究。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合作。
師:誰能說說你們的`探索結果呢?
生:1-3/8-1/6 1-(3/8+1/6) 1-1/6-3/8 1-(1/6+3/8)等。
全班探討,圍繞著總數 1 的問題老師歸納,明確算式的算理。
師:我們把全班學生人數看作整體1, 減去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就能求出剩下幾分之幾。xKb 1 . Com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探索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3、 自主探究運算的過程
師:我們以前已經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大家看看這些題目和以前我們學習的內容有什么是一樣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算式一樣,有加法也有減法,里面的數不一樣,以前是整數或者小數,現在是分數。
師:那么你們能不能運用以前學習的計算方法,自己選擇一道算一算怎么樣?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自我探索。
在獨立思考得基礎上,小組交流合作探討。
師:請哪位同學來說說你自己的計算過程?
生
1-3/8-1/6 = 5/8-1/6 = 11/24
1-3/8-1/6 = 24/24-9/24-4/24 = 15/24-4/24 = 11/24
1-3/8-1/6 =1-(9/24+4/24)= 24/24 13/24 =11/24
1-(3/8+1/6) = 1-13/24 = 11/24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的計算過程,我們通過計算可以知道,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有小括號的必須先算小括號里面的運算,沒有小括號的必須從左往右依次運算。
學生小組進一步探討,全班交流。進一步明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算理。
三、實踐運用,練習鞏固。
1、看圖列式計算。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全班交流,在計算過程中要強調運算順序。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獨立完成6頁第2題,可引導學生畫圖分析解答,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靈活解決其他的題目。(具體看自己學生狀態(tài)而定)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通過學習掌握了那些知識呢?
五、作業(yè)
教材第6頁第3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發(fā)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教學難點:
利用發(fā)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策略:
利用教材這一直觀教具,讓學生觀察天平兩側都加上或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導學生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經歷一個猜想→驗證→總結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有深入的情感體驗,也體驗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過程獲得知識。
教學準備:
圖片,紙卡。
教學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導活動
主體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明標
出示91頁的天平圖:
今天我們要在天平上做游戲,通過游戲我們將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F在我在天平的左邊放5克砝碼,右側也放5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正中央,說明什么?
如果在天平的左側加上2克砝碼,右側也加上2克砝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怎樣用算式表示?
如果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相同質量的砝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發(fā)現。
現在左側放的砝碼的質量用x表示,右側放10克砝碼,天平兩邊平衡。用算式表示天平兩邊平衡的狀況。
現在天平的左側加上5克砝碼,右側也加上5克砝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用一個方程來表示?
如果兩邊都加上10克呢?會出現什么情況?怎樣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12克呢?
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fā)現:等式的兩邊加上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學生回答說明什么
天平兩邊的質量相等。
天平兩邊的質量仍然相等。
同學們分組做實驗,列算式
推選一個同學匯報。
每人在紙上寫一寫
一個同學匯報。
在紙上寫一下
一個同學匯報。
同桌兩人互相研究一下
得出結論:等式的兩邊加上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通過天平實驗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天平平衡所需的條件,從而為方程意義 的理解做好鋪墊。
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扶放結合
探究新知
同學們推想一下如果天平兩側都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會怎樣?你設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兩組游戲,你發(fā)現什么數學規(guī)律?
我們利用同學們發(fā)現的這個數學規(guī)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x是多少。同學們試一試,如何求出x+8=10中的未知數x。
x+8=10
x+8-8=10-8
x=2
教師:想一想,如果在等式兩邊都乘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還成立嗎?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二、驗證假設,得出規(guī)律
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x=380
4x÷4=380÷4
x =95
同桌兩人互相研究和實驗。
在小組內討論。
在小組內商量后,
學生匯報求未知數x的方法。
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1.學生分組進行驗證。
2.學生匯報自己的驗證方法及結果。
3.學生嘗試解方程:
4x=400
在游戲中,不僅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天平兩邊的變化,還巧妙地將直觀演示與方程相結合,幫助學生體會變化的規(guī)律,為 解方程打下基礎。
讓學生在做中學,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合作作用,學生在討論交流中自己領悟知識。
三、反饋矯正
落實雙基
第91頁試一試。
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第92、93 頁的解方程。
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練習第92、93 頁的解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
全班交流。
通過練習適量的題目,提高學生解題的熟練程度和靈活性。
四、小結評價
布置預習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全班交流。提出問題。
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統(tǒng)計表。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tǒng)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tǒng)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tǒng)計表的方法,學會進行簡單統(tǒng)計。
【重點難點】
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統(tǒng)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揭示課題
提問:在小學階段,我們學過哪些統(tǒng)計知識?為什么要做統(tǒng)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就需要進行統(tǒng)計。在進行統(tǒng)計時,又經常要用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并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復習簡單的統(tǒng)計,這節(jié)課先復習如何設計調查表,并進行調查統(tǒng)計。
【整理歸納】
收集數據,制作統(tǒng)計表。
教師: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
學生可能回答:
(1)身高、體重
。2)姓名、性別
。3)興趣愛好
為了清楚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個個人情況調查表。
課件展示:
為了幫助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tǒng)計表。
六(2)班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統(tǒng)計表
組織學生完善調查表,怎樣調查?怎樣記錄數據?調查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組織學生議一議,相互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再集體評議。
組織學生在全班范圍內以小組形式展開調查,先由每個小組整理數據,再由每個小組向全班匯報。
填好統(tǒng)計表。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96頁例3。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1課時統(tǒng)計與概率(1)
。1)統(tǒng)計表
。2)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