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庸》的“參贊化育說”
中庸觀念是孔子的一大發(fā)現(xiàn),一大功績,是哲學的重要范疇,值得很好地解釋一番。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庸》的“參贊化育說”,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天命之謂性(1),性之謂道(2),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4);發(fā)而皆中節(jié)(5),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第1章)
【注釋】
。1)天命:天賦。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這里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并無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這里是“沒有什么更……”的意思,見(xian):顯現(xiàn),明顯。乎:于,在這里有比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節(jié):節(jié)度法度。
。6)致,達到。
【譯文】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yǎng)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
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以后符合節(jié)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讀解】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diào)在《大學》里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yǎng)自身。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范疇,進入全篇的主題。
作為儒學的重要范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xiàn)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jié)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xié)調(diào)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zhì),以下十章(2-11)都圍繞本章內(nèi)容而展開。
【《中庸》的“參贊化育說”】相關(guān)文章:
參贊04-30
商務(wù)參贊(商務(wù)參贊)04-29
《中庸》03-12
中庸辯正--王夫之的中庸觀05-01
文化育人 快樂成長05-07
懷抱天下,化育萬物04-29
《中庸》教案04-25
荀子與《中庸》04-27
以人為本文化育檢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