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生的境界》教案設(shè)計
教學(xué)目的:通過發(fā)問,深入研究。理解作者觀點。
寫讀書筆記,闡述對境界的認識。
重點難點:概括四種境界的內(nèi)涵。
研讀P6(二)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xué)方法:思考、講析、讀悟、練習(xí)
第一課時
一、學(xué)生閱讀課文
二、師生談感悟(學(xué)生先講,啟發(fā):通過事例談)
本人說說
仔細品味馮友蘭先生的《》,探究人生境界的4個等級,我想到下面的文字。這個故事在講《山民》里好象說過:
山區(qū)放羊娃的人生 (自然境界)
有一記者前往某山區(qū),碰到一個放羊娃,記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對話。記者問:“你放羊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賣錢!庇浾邌枺骸百u了錢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婦!庇浾邌枺骸叭⒘讼眿D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記者問:“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庇浾吣。
還有一段故事:
蕓蕓眾生皆為利 (功利境界)
1997年和二十幾位老師一起在大連旅游,一天,從旅店要到星海廣場。的士司機從星海廣場繞道有十公里,多看看市容風(fēng)光嗎。回來時,大家都坐公交車。車子開動了,車由東往東開,一會兒就到。咦,這么近?來時的“桑塔納”走西路有十公里路,現(xiàn)在走東路,才五公里……
下面是:
大無大有周恩來 (道德境界)
周恩來驚人之無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無后,三是官而不顯,四是黨而不私,五是勞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這六個“大無”,說到底是一個無私。公私之分古來有之,但真正的大公無私自共產(chǎn)黨始。1998年是周恩來誕辰一百周年,也是劃時代的《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表150周年。是這個宣言公開提出要消滅私有制,要求每個黨員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梁衡說,150年來,實踐《宣言》精神,將公私關(guān)系處理得徹底、完美,達到如此絕妙境界者,周恩來是第一人。因為即使如馬恩列也沒有像他這樣長期處于手握黨權(quán)、政權(quán)的誘惑和身處各種矛盾的煎熬之中?偫碓谒γ撟晕,真正實現(xiàn)“大無”的同時卻得到了別人沒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種傾國、傾倒聯(lián)合國的風(fēng)貌,特別是他的大愛大德。
遙想《逍遙游》(天地境界)
仰望茫茫宇宙,遙想莊子《逍遙游》!叭舴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手待哉?……
板書(略)
三、亮點探究
1.“人之戰(zhàn)”和“蟻之戰(zhàn)”的區(qū)別是什么?
探究學(xué)習(xí):馮先生認為,有覺解才是人與禽獸的根本區(qū)別,才是人生最特殊最顯著的性質(zhì)。人只有覺解到了“覺解”這種人的本性,人生才真正有意義。道德也必須以覺解為前提,凡可稱為道德的行為,必同時也是有覺解的行為。無覺解的行為,雖亦可合于道德,但嚴格地說,并不是道德的行為。螞蟻打仗時,每個螞蟻都各為其群,奮不顧身。從表面上看,與軍人為國打仗,奮不顧身似無區(qū)別。但人打仗是很危險的,在這種前提下他仍能奮不顧身,其行為是道德行為。螞蟻打仗時奮不顧身只是一種本能,它對于打仗及其危險并無覺解,所以嚴格地說,其行為并不是道德行為。
2.若把曹丕和曹植相比,誰的成就大,誰的境界高?
探究學(xué)習(xí):我們不能把一個人的境界與一個人的成就等同起來。境界的高低,以覺解的多少為標準。成就的大小,在藝術(shù)上有藝術(shù)的標準,在事功上有事功的標準,我們不能認為一個人有很高的境界,就一定有很大的事功。其成就的大小,不能以境界的高低為標準。
3.關(guān)羽的人生境界是道德境界嗎?
探究學(xué)習(xí):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合乎道德的行為是為了求自己的利。功利主義者(如那位的士司機)以為道德不過如此,這是對于道德沒有完全的了解。功利境界中的人做道德的事,只是合乎道德的行為。他們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而不是道德境界。
4.怎樣理解道德境界?
探究學(xué)習(xí):“我”有自私義和主宰義。就“我”之自私義說,道德境界中的人無“我”;就“我”之主宰義說,道德境界中的人真正有“我”,亦即有“真我”。這就是說,道德境界也就是無“小我”之境,或曰有“大我”之境。道德境界中的人以社會為“我”,所以他們不自私,不利己。他們?yōu)樯鐣鍪,為社會謀利時沒有任何個人目的。他們的行為被“真我”所主宰,所以其行為雖無個人目的,但卻有覺解,他們的行為是出于“真我”自覺選擇的行為。
5.《莊子》之“游”和馮先生之“游”有什么區(qū)別?
探究學(xué)習(xí):“游心”說來源于《莊子》!肚f子》所謂“游”即游動、飛翔之意,如魚游于水,鳥翔于天,都叫做“游”!肚f子·逍遙游》中講了4種“游”:一是蜩與學(xué)鳩之游,“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二是大鵬之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三是列御寇之游,“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四是神人之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在莊子看來,前三種游都不是理想的游,因為它們都需“有待”!坝写本褪怯袟l件限制,有條件限制的游不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樣的游才是最好的游呢?莊子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真正的自由是無條件的,這當然是一種“心游”“神游”,是一顆無牽累的心在宇宙間的自由自在的遨游。馮先生常說,他所謂天地境界就是“游心于物之初,有之全”!坝涡挠谖镏,有之全”就是莊子式的心游、神游。不過,莊子的心游是游于“無何有之鄉(xiāng)”,游于混沌的宇宙;馮先生的心游是游于理世界,游于大全。所以莊子的游是“無心而順有”,馮先生的游是“順理以應(yīng)事”。“順理應(yīng)事”是即世間而出世間的精神自由,是即道德而超道德的精神自由!盁o心順有”是離世間的自由,是超道德的自由。
作業(yè) :思考課后練習(xí)
第二課時
四、選題設(shè)計
1.三種境界的區(qū)別是什么?
(1)近代大學(xué)問家王國維認為,古今成大事業(yè)者必須經(jīng)過3種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向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追求);“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頓悟)。
(2)中國的禪宗認為成佛需經(jīng)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是尋找禪的本體而不得的階段。
第二種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是似已悟道而實未悟的階段。
第三種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fēng)月”,這是寫悟道了瞬間即永恒,剎那成終古的心態(tài)。
(1)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
(3)馮先生的人生境界(超越人世的渴望,)。研究方法:比較法。參讀書目: 社1986年版。
(2)王國維《人間詞話》。
(3)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五、課堂討論:練習(xí)一、二
六、課后完成:練習(xí)三
附:范文——《“裁剪”的完美是一種境界》
“裁剪”的完美 是一種境界
在查閱資料時看到幾家大報都刊登了文字說明及署名完全相同,而畫面卻有很大差異的三張新華社傳真照片。其文字說明內(nèi)容為:某地一雙黑天鵝孵化11只幼鳥。
這三張照片是同一記者拍攝的照片稿。按新聞概念來講,“傳真照片”是為了“先聲奪人”,除此之外,還取決于新聞本身的“硬度”和照片畫面的質(zhì)量。常讀報紙尤其是揣思報紙照片會有這樣的感覺,“質(zhì)量”不僅是照片虛實和大小,它更應(yīng)該是準確的信息和畫面語言的表達。
從照片原稿上看,有兩點不具優(yōu)勢,或者說不是一張好照片。首先,它是軟新聞,極容易被當天的重要新聞所沖擊,不容易被讀者發(fā)現(xiàn);其次,由于拍攝場地條件所限或鏡頭把握不當,因為看上去畫面前景雜亂(有鋼絲網(wǎng)狀的圍欄),原本有的優(yōu)美之處也就陷入尋常之中了。
但某家大報的編輯們對原照片動了“手腳”,試驗性地剪裁取舍,突出了小黑天鵝的羽毛和小天鵝與父母的關(guān)系,并配以標題《天倫之樂》。這張“超!闭掌嬅孀儭疤摗,但被孵化的小黑天鵝的白羽毛卻特別醒目,這反而讓讀者更清楚地看到它們與“爸爸媽媽”的鮮明對比。
的確令人拍案叫絕。要想取得成功,常常要作出一種超常的“犯規(guī)”。按常理說,只要照片達到一定的水準之后,關(guān)于照片的“好”與“不好”是難以量化的,因為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標準。當然,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講,這樣的剪裁試驗不可能經(jīng)常發(fā)生,也許還會有更完美的剪裁或者說可以“修正”得更完美,而“裁剪”的完美卻是一種境界!
【《人生的境界》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人生的境界07-01
人生的境界(熱)07-01
人生的境界作文02-26
《人生的境界》教案204-25
哲學(xué)與人生境界05-02
-人生三重境界04-25
人生的境界作文(精選25篇)07-01
(熱)人生的境界15篇07-01
人生境界與教育初探04-29
人生的追求是境界的追求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