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国产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菠萝菠萝蜜在线视频免费视频,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这里精品,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琪琪视频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時間:2023-08-15 16:42:53 曉鳳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模板(通用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模板(通用12篇)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1

  一、說教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2―4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通過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

  教師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摳教科書,應避免讓學生死記枯燥的概念。這節(jié)課從學生的興趣引入,選擇了學生樂于接受,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為題材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2)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新知識。

  4、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xiàn):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5、教學準備:猜課件,每組學生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學生按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坐。

  五、教學流程

 。ㄒ唬┱勗捈と,導入新課

  教學一開始,讓學生介紹恩施的旅游景點,自然引入課題位置與方向。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

 。ǘ┗顒芋w驗,學習新知

  1、辨別方向

  步驟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看太陽辨別方向,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用指南針辨別方向;在深山看樹葉辨別方向;看積雪辨別方向;看北極星辨別方向(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步驟2:用方位詞介紹教室的情況,讓學生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東西,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步驟3:游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

  活動(1):老師叫口令,師生做動作;東邊的同學起立跺跺腳,西邊的同學起立拍拍手,南邊的同學起立摸摸臉,北邊的同學起立揮揮手。

  活動(2):學生幫助老師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學坐下、面朝東的同學坐下、面朝南的同學坐下、面朝北的同學坐下。

  活動(3):學生到教室中間聽令做動作,向東站好,向南一轉,向西一轉,向北一轉。

  活動(4):學生叫口令老師做動作,面向南站好,向東一轉,向北一轉,向西一轉。

  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做中學,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輕松愉快地理解了數(shù)學知識。

  步驟4:引導學生歸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排列規(guī)律。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有利于學生掌握這四個方向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2、體驗方位的相對性,你們組在老師的哪個方向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借助師生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相對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園平面圖:利用學具擺出學校的平面圖,既讓學生感受到校園建筑布局合理、美觀,又讓學生認識了學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ㄈ⿲嵺`運用,發(fā)展新知

  通過靈活有趣,富有創(chuàng)新的練習,看簡單的線路圖回答: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學回家怎么走?三(6)班同學到市地稅局看花園怎么走?判斷胡老師要去的廣場或超市;小導游摸擬走風景點。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運用實際生活中,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jié)課是由各種活動貫穿其中,有"說一說"、"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畫一畫"等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中數(shù)學的生活性,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shù)學教學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新理念,使學生愿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輕松、愉悅,是一個立體化的開放式教學,學生也從中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提高了各種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課題: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二、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師:(由現(xiàn)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里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yōu)槭裁床幻瞿?(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師布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fā)現(xiàn)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征:(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折)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fā)現(xiàn)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系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系

  1、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特征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說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xiàn)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

  1、師:大家剛才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折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師: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F(xiàn)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

  師:我們的數(shù)學書是什么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于探索,還可以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奧秘。瞧,老師這里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chuàng)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

  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我能夠掌握前三個單元所學到的知識,能熟練掌握小數(shù)意義,正確、迅速地計算。

  2、我要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前三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

  我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

  歸納總結法

  學法

  練習法、測試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復習前三單元的內容,分類整理。(自學)

  二、情景導入:

  呈現(xiàn)目標

  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情況進行小結、導入新課,并出示學習目標。揭示課題

  三、探究新知

 。ㄒ唬┙涣髯詫W情況。

  1、復習、整理小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

  2、復習、整理認識圖形。

  3、復習、整理小學乘法。

 。ǘ┛梢宰寣W生翻閱課本中的第一、二、三單元,然后通過表格、網(wǎng)絡圖或列舉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ㄈ┓謱泳毩暎晟普J知。

  1、完成課本P50頁第1題。

  2、教材P50頁第2題。

  四、點撥升華

  當乘數(shù)大于1時,積就大于被乘數(shù)。

  當乘數(shù)小于1時,積就小于被乘數(shù)。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

  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六、達標檢測

  完成學案中的課內鞏固練習題目。學生獨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頁第3題

  (1)兩個乘數(shù)相乘,一個乘數(shù)不變,另一個乘數(shù)擴大或縮小幾倍,積就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

 。2)小數(shù)的性質: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3)兩個乘數(shù)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積就有幾位小數(shù)。

  2、教材P50頁第4題。

  兩個相鄰整數(shù)之間有無數(shù)個小數(shù)。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50頁的第6題,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4

  教學內容:

  P37-38及做一做、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主題圖)

  1、師:小朋友,這是我們寧波的甬江大橋,看,橋面上無數(shù)根拉索與橋面形成了許許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嗎?

  2、學生交流匯報,并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找出來的'角。

  提問:有關角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研究角。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剛才學生從主題圖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學生一般會有兩種分類結果

  1、根據(jù)是不是直角分

  2、根據(jù)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

  師:根據(jù)角的大小,我們可以把角的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把剛才找出的角分三類顯示)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5

  【教學內容】

  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已有的分數(shù)加法及分數(shù)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shù)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難點:總結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導學過程】

  【情景導入】

  (一)探索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1.教學例1(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嗎?

  2.小組交流,匯報結果

  3.比較分析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shù)是一個分數(shù)。

  引導說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板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4.歸納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設計意圖:呈現(xiàn)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個?”,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并驗證、小組交流等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xiàn)個性化的方法,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態(tài)。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加深了對分數(shù)乘整數(shù)意義的`理解!

  (二)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現(xiàn)和比較

  師:剛才的第(4)種方法用語言描述得出計算結果的過程,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回顧一下,的計算過程用式子該如何表示?預設:生1:按照加法計算=(個)。生2:(個)。師:比較一這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同嗎?它們的相同點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處又是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分別打上方框)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預設:有多少個。

  2.歸納算法

  師: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單?那么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呢?

  引導說出:用分子與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3.先約分再計算的教學

  師: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計算的。與這里的第二種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簡單?為什么?

  小結:“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使參與計算的數(shù)字比原來小,便于計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約得的數(shù)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明確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對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盀槭裁捶帜覆蛔儯挥梅肿优c整數(shù)相乘”這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多次追問,適度引導轉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對于“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的教學,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經歷觀察與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題

  師: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例1“做一做”第2題

  師: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強化算法,突出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6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生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說一說你們在測量過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果。老師根據(jù)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厘米為一份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10厘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厘米間的關系

  1、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準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么關系嗎?(1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在數(shù)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準確。

  2、舉出生活中長或寬或高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

  3、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shù)膯挝?/p>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2、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7

  設計意圖:

  在設計的時候我想要引導學生學會看書,學會咬文嚼字,比如書上是這樣寫的: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一般先用這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連續(xù)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shù)連乘起來。在品味這段話時,有些學生會注意到“一般”這兩個字,從而提出“為什么一般用這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連續(xù)去除,不用質因數(shù)去除行不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向別人求教、上網(wǎng)查資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質因數(shù)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數(shù)去除,不過習慣上用兩個數(shù)公有的質因數(shù)去除。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覺得數(shù)學語言是非常嚴謹?shù),一字一句均需斟酌?/p>

  教學要求

 、偈箤W生理解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互質數(shù)的概念。

  ②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兩個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一般方法。

 、叟囵B(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互質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的一般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4能()12,12是3的(),3是12的()。②把18和30分解質因數(shù)是,它們公有的質因數(shù)是()。③10的約數(shù)有()。

  二、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會求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現(xiàn)在來看兩個數(shù)的約數(shù)。

  三、探索研究

  1.小組合作學習

 。1)找出8.12的約數(shù)來。

 。2)觀察并回答。

  ①有無相同的約數(shù)?各是幾?

 、1.2.4是8和12的什么?

  ③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幾?知道叫什么嗎?

 。3)歸納并板書

  ①8和12公有的約數(shù)是:1、2、4,其中最大的一個是4。

 、谶可以用下圖來表示。1 34 6 12和12 的公約數(shù)

 。4)抽象、概括。

 、倌隳苷f說什么是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嗎?

  ②指導學生看教材第66頁里有關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概念。

 。5)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7頁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題。

  2.學習互質數(shù)的概念

 。1)找出下列各組數(shù)的公約數(shù)來:5和7 8和9 12和25 1和9

 。2)這幾組數(shù)的公約數(shù)有什么特點?

  (3)這幾組數(shù)中的兩個數(shù)叫做什么?(看書67頁)

 。4)質數(shù)和互質數(shù)有什么不同?(使學生明確:質數(shù)是一個數(shù),而互質數(shù)是兩個數(shù)的關系)

  3.學習例2

 。1)出示例2并說明:我們通常用分解質因數(shù)的方法來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2)復習的第2題,我們已將18和30分解質因數(shù)(如后)18=2×3×3 30=2×3×5

 。3)觀察、分析。

 、購18和30分解質因數(shù)的'式子中,你能看出18和30各有哪些約數(shù)嗎?

 、18和30的公約數(shù)就必須包含18和30公有的什么?

 、18和30公有的質因數(shù)有哪些?

 、18和30的公約數(shù)和最大公約數(shù)是哪些?(1.2.3.6(2×3))

  ⑤最大公約數(shù)6是怎樣得出來的?

 。4)歸納板書。

  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shù)6是這兩個數(shù)全部公有質因數(shù)的乘積。

  (5)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一般書寫格式。

  為了簡便,我們把兩個短除式合并成一個如: 18 30

  讓學生分組討論合并后該怎樣做?

 、倜看斡檬裁醋鞒龜(shù)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時候為止?

 、墼僭鯓幼鼍涂梢郧蟪鲎畲蠊s數(shù)?

 、転槭裁床话焉桃策B乘進去?

 。6)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8頁的“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后點幾名學生講每步是怎樣做的,最后集體訂正。

 。7)抽象概括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方法。

  ①誰能說說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方法。

  ②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8頁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的方法。

  四、課堂實踐

  做練習十四的1、2、3題。

  五、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六、課堂作業(yè)

  1、做練習十四的第4題。

  2、做練習十四的12題。

  課后反思:教學“求最大公約數(shù)”,課本共安排了三個例題及一個“做一做”,教學時,當教師向學生介紹完用短除法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之后,讓學生討論質疑其它二例時,學生A就提出:“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也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差!苯處焼枺骸坝惺裁锤鶕(jù)?”學生回答說:“按照課本的三個例題: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6;90和72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8;24.36和48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2;做一做40,60和80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20!边真是呀!學生們很驚訝,教師了解到學生錯誤結論的由來,但不急于指出學生的錯誤,首先肯定了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精神,接著又向學生指出:“是巧合呢,還是真有這樣的規(guī)律存在呢?”學生為了驗證,紛紛舉例演算,就連平時較少開動腦筋的學生,也算得很起勁。過了一會,小B第一個發(fā)現(xiàn)象36和28,90和68的最大公約數(shù)就不是它們的差。教師又及時把這一信息交給學生,學生的研究熱情被激發(fā)起來,課堂氣氛小結:二(1)班的小朋友真棒,會把要買的商品的價格都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把這些整百數(shù)相加就能得出買這兩樣商品大約需要的錢數(shù)。這就是加法估算。(板書課題:加法估計)要想進行正確地加法估算,首先要能找到算式中一些加數(shù)所接近的整百數(shù)。下面我們就來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第1題。

  你知道每個數(shù)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嗎?503.492.695.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演示同桌互相玩(一人出卡片,一人說接近的整百數(shù))

  同桌說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 第2題

  師:說得真不錯。春天到了,小蝴蝶都出來活動了。(點電腦)

  師:能解決嗎?動手連一連

  指名匯報。(直接說出接近500的數(shù))

  3、想想做做 第3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順利地找出了一些三位數(shù)所接近的整百數(shù)。繼續(xù)看,把每個加數(shù)看作整百數(shù),再估算結果。(示第3題 說明題意:用約等號表示計算結果)

  獨立計算。

  匯報。校對(如有錯題問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

  師:把兩個加數(shù)都看作整百數(shù)的加法估算 哪個不能?為什么?(344在300和400的中間,既不接近300,也不接近400)

  師:(217+356)這道算式中那個加數(shù)接近整百數(shù)?

  師:像這樣只有一個加數(shù)接近整百,怎樣就能很快地估計出它的得數(shù)是幾百多呢?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498+344:把498看成500,再加上344肯定就是八百多)

  (217+356:把217看成200,加上356肯定是5百多)

  指出:是的。在只有一個加數(shù)接近整百數(shù)的算式中我們只要把接近整百數(shù)的加數(shù)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加上另一個加數(shù)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數(shù)是幾百多。小朋友你們會了嗎?下面我們就運用這個方法來解決問題

  4、示想想做做 第4題

  下面哪道題的結果小于700?在□里畫

  445+198 □ 596+145□ 413+268 □

  獨立思考,進行選擇。校對

  根據(jù)學生錯誤進行分析:

  445+198:把198看成200,加上445結果還是6百多,所以小于700。

  413+268:413接近400,加上268還是600多。

  596+145:把596看成600,加上145得數(shù)大于700。

  5.想想做做 第5題

  下面哪道題的結果大于500?在□里畫

  299+185 □ 136+398 □ 67+414 □

  獨立思考,進行選擇。

  指名匯報 校對(針對錯題講解)

  師:想一想,怎樣就能很快地比較出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比幾百大還是比幾百小?

  (把算式中接近整百數(shù)的加數(shù)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和另一個加數(shù)相加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數(shù)大于幾百還是小于幾百)

  師:那天,我還看中了這些商品(出示想想做做 第6題)

  電腦顯示要求

  師:能解決嗎?先自己寫一寫,再在小組里交流。好,開始。

  四人小組活動。

  指名匯報(23)(板書)

  師:我身上有1000元,買哪些商品大約需要1000元呢?請你幫我算一算。

  交流:195+404+302+(元)

  404+302+(元)

  195+404+298+(元)

  四、總結

  本屆可你學會了什么?課后還可以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加法估算。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發(fā)展應用意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運算律的過程中,初步發(fā)展符號感,培養(yǎng)歸納、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水平。

  3、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理解不同算式的相等關系,概括運算律。

  教學難點:

  概括運算律并概況法用。

  教學方法:

  觀察法

  教授法

  歸納法等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大膽猜想

  師:為了歡迎聽課的老師,咱們班同學準備了幾束鮮花。

  出示圖:左邊有5束鮮花,右邊有4束鮮花,一共有幾束鮮花?怎樣列式?

  生:5+4=9,4+5=9。(師板書:5+4○4+5)

  師(小結):這兩個算式結果相等,我們就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接,變成一個等式。這個等式里蘊藏著我們今天要探索的規(guī)律,猜一猜,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像這樣的加法算式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今天我們繼續(xù)探究。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ㄒ唬┙虒W加法交換律

  1、出示情境圖:體育課,同學們正在操場上做運動。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

  生1:跳繩的有多少人?怎么列式計算?(17+28=45,28+17=45,17+28○28+17)

  生2:女生有多少人呢?(23+17○17+23)

  師:繼續(xù)觀察這兩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中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2、那么,你能再寫出幾道像這樣的等式嗎?

 。▽W生寫后,同桌互查,指名交流,師相繼板書三道等式)

  師:這些都是等式嗎?怎樣驗證?這些等式都有什么特點?

  3、師:像這樣的等式還有很多,咱們能舉完嗎?(師板書省略號)那么,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表示出來嗎?(學生交流后,再看書自學P56)

  問:通過學習,你知道可以怎樣表示?你覺得哪種表示方法最能體現(xiàn)數(shù)學簡潔明了的特點?(集體反饋并總結,師板書a+b= b+a)

  師:這個等式表示什么?(生交流,師板書加法交換律)

  4、師:其實,加法交換律和我們并不陌生。357+218,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驗算的依據(jù))

  師: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嗎?(看的方向不同,但總數(shù)不變)

  (二)教學加法結合律

  1、課件出示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計算?(學生交流,師板書:28+17+23)

  師:先算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添上小括號)還可以先算什么?(生加括號,并說計算過程)

  師:這兩道算式結果怎樣?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師板書,生齊讀)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13○45+(25+13)(36+18)+22○36+(18+22)

  3、引導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比較這幾道等式,你發(fā)現(xiàn)每組兩個算式有什么異同?(同桌討論后交流)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一步追問:什么變了?什么不變?(引導學生抓住不變的三層含義分析相同點)

  師(小結):其實三個數(shù)相加,改變運算順序,和不變。

  4、你能照樣子再寫一道這樣的算式嗎?

  師:既然這樣的.等式寫不完,那么也可以用字母等式來表示這樣的規(guī)律。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個加數(shù),你能表示出這個規(guī)律嗎?(學生獨立寫一寫,然后指名板演,師生一起檢查這個等式)

  師(小結):三個數(shù)連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與另一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板書課題)

  5、學習加法結合律又有什么用呢?(出示如下題目)你能很快口算嗎?運用了什么?(學生說口算過程,體會加法結合律的用處)

  35+40+60 64+(36+78)18+25+75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

  1、下面的等式各用了什么運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③(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2、你能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說說你是依據(jù)什么填的。

 、6+35=35+□;

 、赼+204=□+a;

 、郏45+36)+64=45+(□+□);

 、560+(40+c)=(560+□)+ □;

 、560+(180+440)=(560+ □)+□。

  3、完成課本P58第五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口答。

  4、拓展練習

 、64+25+136+75=(64+□)+(25+□);

 、30+28+70+72=(□+□)+(□+□);

 、5×4=4×□;

 、6×4×25=6×(□×□)。

  師: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對四個數(shù)相加、五個數(shù)相加適用嗎?更多數(shù)相加呢?由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你還能聯(lián)想到什么?乘法是否也具有這樣的運算律?大家的猜想對不對呢?你們課后能像這節(jié)課一樣去探究驗證一下嗎?

  四、全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怎樣用字母表示?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9

  教學內容:

  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 讓學生深入了解比例尺的含義,掌握如何根據(jù)比例尺求解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 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數(shù)學在生活中應用的理解。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jù)比例尺求解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 出示一些數(shù)據(jù)比例尺,讓學生說出比例尺前項和后項的'倍數(shù)關系,并解釋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 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節(jié)課將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 教學例5。

  出示例5并讀題。提問:這道題里已知了哪些信息,需要求解哪些信息?按照比例尺的含義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讓學生討論并展示不同的解題方法。指名學生進行口頭解題,老師進行板書記錄。解題時要注意統(tǒng)一未知數(shù)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暫定為厘米單位,完成后再轉換為米數(shù)。提問:不同的解題方法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可以根據(jù)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shù)關系求解,也可以列出比例尺并用比例求解。

  2. 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演示解題過程,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作答。集體進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3. 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并讀題。提問:這道題里已知了哪些信息,需要求解哪些信息?能否自己解決?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解題。指名學生口頭解題,老師進行板書記錄。對于用比例解題的學生,指名詢問如何列出比例并確定未知數(shù)x的問題。指出:已知實際距離,可以將其縮小相應倍數(shù)求得圖上距離,也可以列出比例尺并用比例求解。

  4. 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演示解題過程,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作答。集體進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 完成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該題,隨后詢問學生口頭答案,老師亦在黑板上作筆記。

  2. 完成練習七第5題 學生需在練習本上完成該題。

  3. 課堂小結 今天的課程內容涉及哪些方面?你從中學到了哪些知識或技能?

  4. 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七第7題。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64--66頁例題及想想做做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來做角。

  2.能力目標:操作活動中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標:創(chuàng)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開叉的程度有關。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PPT、小棒、線、紙片、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二)利用學生已有認知經驗,導入新課。

  1.從生活中的角引入數(shù)學圖形中的角。

  師:板書“角”字。

  談話:看到這個字你能想到些什么?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數(shù)學圖形中的角。

  2.揭示并板書課題:認識角。

  (三)引導探究角。

  (3)聯(lián)系實際,感知角的特征。

  談話:角是個調皮的娃娃,特別喜歡玩捉迷藏,你能在這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

  出示扇子、三角尺、鐘面、剪刀的圖片。

  同桌一起找一找。

  匯報交流,總結。

  (二)抽象圖形,形成表象。

  1.抽象出圖形。

  談話:讓我們把角從物體中請出來。

  說一說,他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引導說出:尖尖的,直直的。

  2.摸角,感受角的特征,明確各部分名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三角尺。

  為什么把它叫做三角尺?

  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各個角嗎?

  摸一摸三角尺上有角的地方,在手心輕輕按一下,看看留下了什么?

  再摸一摸尖尖地方的兩旁,有什么感覺?

  尖尖的地方是角的一個組成部分,叫頂點。

  直直的兩條線是角的邊。

  3.畫角。

  邊畫邊講解畫角的步驟。

  4.快速說出屏幕上角的各部分名稱。

  5.清晰角的表象。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我們剛剛認識的角是什么樣的,把它記在心里。

  6.根據(jù)學習經驗,準確辨認角。

  這些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學生做出判斷,并說出判斷的理由。

  7.數(shù)出平面圖形中的角。

  談話:看同學們學的這么認真,圖形朋友們也想考考大家,想接受挑戰(zhàn)嗎?

  出示圖形,數(shù)出每個圖形里各有幾個角。

  學生匯報結果,并指出每個圖形里的角。

  8.尋找生活中的角。

  (1)談話:小朋友們已經認識了角,能夠準確辨認角,還能數(shù)出圖形里到底有幾個角,真了不起!

  其實我們的身邊到處都藏有角,仔細觀察,你還能在哪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

  (2)同桌互相指。

  (3)匯報交流,規(guī)范指角的方法。

  (三)動手操作,體會角的特征。

  1.創(chuàng)造角。

  (1)明確要求。

  每種材料只做一個角。

  小組合作,比比哪個組的小朋友手最巧,變出的角最多。

  (2)動手創(chuàng)造。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1)展示成果。

  談話:哪位同學能勇敢地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給大家聽聽你是怎樣做的?

  學生闡述自己做角的'過程,并指出所做角的各部分名稱。

  (4)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用自己的雙手做出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2.比較角的大小,感受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1)活動角游戲。

  談話:這位同學做的角真有趣,還可以自由活動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活動角。

  其他小朋友有做了活動角的嗎?

  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吧。

  3.感受叉開程度與角大小的關系。

  談話:你是怎樣把角變小的?

  你是怎樣把角變大的?

  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總結。

  4.感受邊的長短與角的大小無關。

  談話:角變大和變小的時候,邊的長短改變了嗎?

  5.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習題。

  (2)獨立思考,匯報結果

  三、鞏固深化,再創(chuàng)造。

  1.出示正方形。

  談話:如果把正方形紙沿一條邊剪去一個角后,還剩幾個角?

  2.猜想一下,并動手驗證你的猜想。

  同桌合作,動手操作。

  3.匯報交流。

  4.演示,總結。

  四、欣賞角的美麗身影,總結全課。

  1.欣賞。

  (1)談話:角的世界就是這樣變化多端而又奧妙無窮,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因為角的存在,我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角的美麗身影吧。

  (2)課件一次出現(xiàn)金字塔、五角大樓、鄉(xiāng)村木屋等圖片,教師介紹,學生欣賞。

  2. 總結全課。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新朋友——角。

  你們對自己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滿意嗎?

  用一個手勢來表示自己的心情吧。

  看到角了嗎?

  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探索角的奧秘!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會測量并計算基本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初步探索各種圖形的周長的測量和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

  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體驗、交流活動中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

  教具準備:

  直尺、軟尺、學生自帶圖片,線繩、學具、葉子、方格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讓學生分組沿著花壇、跑道、草坪各走一周。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jié),在這美麗的季節(jié)老師在胡楊林拍了幾張照片想與同學們一起欣賞。(配樂播放圖片)。面對這美麗的景色,可愛的小螞蟻高興極了,它撿了幾片樹葉和同伴玩起了爬樹葉的游戲。同學們快來看看,小螞蟻是怎樣玩的,它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演示)

  指導學生根據(jù)課件演示復述留意: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周,它發(fā)現(xiàn)樹葉一周的邊線就是樹葉的周長。

  師:你想知道它的同伴是怎樣玩得嗎?

  課件演示:同伴1:沿著樹葉的邊線爬行,但沒有回到起點就停下了;同伴2:沿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半,從樹葉的中間回到了起點。

  師:誰能告訴老師這兩只小螞蟻感受到樹葉的周長了嗎?(教師鼓勵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述,但在表述中必須注意強調從起點———沿邊線——回到起點)噢,小螞蟻的伙伴沒有遵循游戲的規(guī)則,所以沒有感受到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鼓勵它們重新走一次,好嗎?(課件演示)

  師:看來小螞蟻非常地聰明,它能在游戲當中發(fā)現(xiàn)樹葉的周長,真的很了不起!同學們想認識周長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什么是周長”。板書課題:什么是周長。

  二、進入情境探索新知

  (一)、感知體驗周長

  1、想一想、說一說

  師:課前我們也分組做了游戲,看看哪個同學像小螞蟻一樣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說出什么是花壇、跑道、草坪的周長。)

  師:你們真聰明。老師還準備了一些圖形,你能幫我找到它們的周長嗎?(課件出示游泳池、籃球場、樹葉圖形)

  學生上臺來邊講述邊用課件演示游泳池池口、籃球場、樹葉的周長。

  2、找一找、摸一摸

  師:你能找出文具盒盒面、桌面、課本封面的周長嗎?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的周長?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摸一摸。

  3、描一描、畫一畫。

  用彩筆描出課本44頁的樹葉和45頁的第一題。教師重點強調從起點、沿邊線、回到起點。

  結合以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概括并板書: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ǘ├斫庥嬎阒荛L

  出示以下圖形,分別計算出它們的周長:(單位:厘米)

  小組計算、交流匯報結果。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不同的解題策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顯示)

  三角形5+5+6或5×2+6

  正六邊形4+4+4+4+4+4或4×6

  平行四邊形4+5+4+5或4×2+5×2或(4+5)×2

  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只要學生能夠說出道理,教師都應該給與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三)操作測量周長

  1、簡單圖形的周長測量

  出示課本45頁第二題,要求學生用尺子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和梯形的周長,并匯報測量、計算的結果。

  注意:引導學生說出計算這些圖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條件,以此獲得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2、較復雜圖形的周長測量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簡單圖形的周長測量和計算的方法。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比較復雜的圖形,你們想挑戰(zhàn)自我,測量出它們的周長嗎?

  小組活動。

  出示:五角星,硬幣,日歷卡和合作學習提綱:

  1、先在組內說一說你們準備怎么測量;選用什么測量工具:2,組內先做好分工,兩人測量,一人做記錄,一人準備匯報;3、記錄測量結果及方法并算出周長。(為節(jié)省時間,方法可以簡寫,只要能在匯報時表達清楚就行了)。

  生分組活動,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

  學生的匯報可能存在以下不同答案。

  日歷卡:

  1、用毛線繩圍著日歷卡繞一圈,然后量出毛線繩的長度:

  2、用尺子測量日歷卡的長和寬進行計算。方法可以用四條邊相加、長×2+寬×2、或(長+寬)×2

  五角星:

  1、用繞毛線的方法量出五角星的周長:

  2、用尺子量出五角星的一條邊,然后乘10。(針對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它的邊,加深感性的認識)

  硬幣:

  1、用繞毛線的方法測量硬幣的周長。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同學們思考)大家想一想硬幣是圓形,圓形容易怎樣哪?(教師做一個車輪滾動的手勢)。學生恍然大悟。得出。

  2、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它的周長。(用課件演示測量的方法)

  師:你想試一試嗎?學生動手操作。

 。ㄈ⿲嵺`應用周長

  1、用你所學的知識測量你的腰圍和頭圍。(同桌可以合作完成)

  2、智力闖關:火眼金睛。下面兩組圖形的周長相等嗎?說出你的理由?(課本45頁第三小題)

  鼓勵學生用方格紙驗證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初步的滲透平移的思想。

  三、拓展延伸實踐創(chuàng)新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學會了什么是周長?還學會了測量并計算三角形、梯形、長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生:我還學會了用“繞”毛線的方法測量五角星和硬幣的的周長。另外還可以用“滾”的方法測量圓形的周長…

  師:說的太好了。看來大家的收獲真的不少。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音樂響起。課件展示限高警示牌、鏡框、柵欄、車輪、花邊等圖片,教師做簡單的解說。)

  師:看來周長在我們的生活里隨處可見,這說明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只要我們像小螞蟻一樣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王國里更多的奧妙。大家有信心嗎?同學們,就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為我們今天的出色表現(xiàn)喝彩。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 12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版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73頁—75頁例題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認識“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會比較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

  2.讓學生學會分析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觀察、比較、推理、遷移、有條理地敘述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

  4.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幾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紅色和藍色磁性圓片若干。

  學生:練習紙1張、紅色圓片8個,藍色圓片8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通過課前談話引入情境圖

  師:花壇里最先開放的是藍花和黃花。一起數(shù)一數(shù),藍花有幾朵?黃花有幾朵?

  你能說說藍花與黃花朵數(shù)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黃花比藍花多4朵,藍花比黃花少4朵)

  揭示:藍花與黃花的朵數(shù)之間還有著“倍”的關系。

  板書課題:倍的認識

  二、操作探究、形成對“倍”的初步認識

  (一)“圈一圈”中建立“倍”的概念

  1.教學例1

  談話:如果把2朵藍花圈起來看作1份的,黃花有這樣的幾份?

  學生在練習紙上圈一圈。

  指名回答:黃花有這樣的幾份?你是怎樣圈的?

  電腦演示圈的過程。

  像這樣,(板書)藍花有2朵,

  黃花有3個2朵,

  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

  談話:現(xiàn)在,誰能用“倍”說說藍花與黃花朵數(shù)之間的關系?

  指名練習說。

  2.通過變式,進一步認識“倍”,突出本質屬性

  (1)改變幾倍數(shù),及時類比,形成概念

  (課件出示增加4朵黃花)

  提問:現(xiàn)在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 )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決嗎?

  在練習紙的第2題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黃花有( )個2朵,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 )倍。

  匯報:黃花有(5)個2朵,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5)倍

  反思:

  (出示兩幅圖)

  同樣都是2朵藍花,剛才我們得到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現(xiàn)在怎么又變成5倍了?

  黃花如果有10個2朵呢?有100個2朵呢?

  (2)改變一倍數(shù),凸顯本質,強化概念

  (藍花又開了一朵)

  談話:還是黃花和藍花比,小兔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2倍;小豬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到底是3倍、還是2倍呢?你同意誰的說法?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繼續(xù)設疑,和例題比較,引導學生辨析。

  全班匯報交流

  小結:看來,在圈的時候不能隨意去圈,得根據(jù)一份的朵數(shù)來圈。

  (二)“擺一擺”提升“倍”的認識。

  情境:小猴要考考大家了(出示8個紅圓片),紅圓片的個數(shù)是藍圓片的幾倍?

  猜測:藍圓片可能擺幾個,紅圓片能正好是藍圓片的幾倍?

  思考:(出示2個藍圓片)如何調整紅圓片,使我們一眼就看出是幾倍?(課件演示)

  操作:藍圓片還有可能擺幾個?拿出自己的圓片擺一擺,再和小組同學說一說你的擺法。

  展示并介紹不同的擺法:

  藍圓片擺4個,紅圓片的個數(shù)是藍圓片的2倍;

  藍圓片擺1個,紅圓片的個數(shù)是藍圓片的8倍;

  藍圓片擺8個,紅圓片的個數(shù)是藍圓片的1倍

  對比辨析:紅圓片始終沒變一直是8朵,怎么它和藍圓片的倍數(shù)關系發(fā)生變化了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突出理解:1份數(shù)在變化,倍數(shù)也在變化)

  三、自主探索、探究“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計算方法

  1. (出示情境圖)紅花12朵,藍花3朵。

  談話:把紅花和藍花比一比,你能知道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嗎?

  追問:4倍?你們都認為是4倍嗎?說一說你的想法。

  (1)圈一圈的方法

  學生說出自己在腦海里圈圖的方法,問:你們是怎么圈的,紅花圈出了幾個3朵?

  課件演示:把花排整齊,驗證圈的方法。

  (2)列算式的方法。

  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板書算式:12÷3=4(倍)

  追問:你怎么想到用除法計算的呢?

  結合圖進行引導:要求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其實就是想12里面有幾個3(出示:12里面有幾個3)。

  動畫介紹:“倍”用來表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不是單位名稱。

  2.變式練習,體現(xiàn)除法計算的優(yōu)越性。

  師:如果有更多的紅花和藍花,你會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

  (出示問題:紅花45朵,藍花9朵,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

  學生嘗試完成、集體交流。

  為什么不圈一圈了呢?

  揭示:在這里,用計算的方法更為簡便。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連一連、填一填(數(shù)學書74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師追問:紅蘿卜為什么要4個一連?

  2.考眼力

  (1)出示3根不同顏色的帶子。

  提問:你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倍數(shù)關系嗎?

  搶答:( )帶子的長是( )帶子的( )倍。

  (2)變式:紅帶子剪成和綠帶子一樣長。

  提問: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新的倍數(shù)關系?

  揭示:當兩個數(shù)量一樣的時候,它們之間是互為1倍的關系。

  五、回顧總結、知識延伸

  比較:出示藍花、黃花相差關系與倍數(shù)關系比較圖,全課總結。

  延伸:結合班級人數(shù),用“倍”說一句話。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藍花有2朵,

  黃花有3個2朵,12÷3=4

  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

【小學數(shù)學教材分析怎么寫】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設計12-17

試分析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找規(guī)律”的特點11-04

香港初中數(shù)學教材習題特點分析12-09

單元教材分析09-30

投資分析報告怎么寫03-16

行業(yè)分析報告怎么寫11-17

產品分析報告怎么寫08-27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11-05

《雨中》教材分析及設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