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故事”
雖然提倡整合教學(xué),但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更偏向的還是美術(shù)和計算,現(xiàn)在要正式“轉(zhuǎn)科”了,參加“語音!苯虒W(xué),不免有點心虛。因為要像剛從學(xué)校畢業(yè)的新手一樣,一切從頭再來了。
好在自己以前也喜歡給孩子講講故事,但是在自由活動時間的隨機活動,目標和要求都很隨意。如今要正式的上好故事活動,我真的要加油了!
幾次活動下來,我有一點小小的感悟。如今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幫助。
故事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不論國籍,不分年齡。孩子們始終興趣濃厚。所以故事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一個很棒的“媒體”。在故事中,孩子們通過復(fù)述、思考、體驗等獲得了口頭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的發(fā)展。還促進了大腦思維的發(fā)展。另外在情感社會性發(fā)展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但故事于孩子不僅僅是“聽”,于教師也不僅僅是“講”,傳統(tǒng)的故事活動的流程是“引入----欣賞----提問---表演”。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借助更多其他的手段。
1、 圖片----看圖說話導(dǎo)入
圖片一出示,就先讓孩子們看圖說話,這種傳統(tǒng)的語言練習(xí)其實對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有的時候還可以請孩子把打散的圖片排序。孩子們通過圖片可以對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了了解,對故事情節(jié)也有了更大的興趣。當再次故事欣賞時也便于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皮亞杰理論說:中班孩子的思維發(fā)展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教師所提供的色彩鮮艷的圖片正符合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如《龜兔賽跑》的故事圖片一出示,孩子們有的已經(jīng)能從兔子睡覺的圖片猜測出整個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了。
2、 手偶或指偶----動起來的故事
手偶或指偶的受歡迎之處在于同孩子的互動中。孩子們天生對這些小玩意有親近感。加上配音,使故事人物活起來。孩子們的思維也隨著小手偶的活而活躍起來,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那真的是會很精彩噢。在《小熊請客》中,我用手操作著小熊的手偶,拿著玩具釣魚竿,再配上故事中的語言,就如木偶戲一樣吸引著全班28個孩子的眼球。
3、 錄象或表演-----看中樂,玩中學(xué)
有聲有色的表演使孩子們感覺是在玩,像在看電影,而我們就這看中樂,在這玩中學(xué)!秼寢尣辉诩摇,我們請了大班的小朋友表演了情景劇。孩子們就像坐在劇院里一樣看的津津有味,之后還很踴躍的來參與表演呢!
4、 提問----活動價值的體現(xiàn)
故事活動中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很關(guān)鍵,要有層次性,有引導(dǎo)性,使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在問題的解答中得到整理與提升。使故事的情感因素在提問中挖掘并感受。提問的表達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開放式提問取代是非式提問。更多的是“你有什么感覺?”“長頸鹿想了什么好辦法?”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組織語言的機會。
5、 故事的連貫性-----系列故事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動畫片連續(xù)劇”。因為和孩子的生活更貼近,與我們的生活一樣是會發(fā)生很多的故事的。所以我們有時會把故事的角色替換成孩子們以前聽過的故事的主角。不僅對以前的故事有復(fù)習(xí),并且更加深了孩子對角色性格的理解。也對故事情節(jié)的進一步發(fā)展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比如《有朋友真好》和《想讓你高興》我們就是以一對好朋友----青蛙和癩蛤蟆來貫穿兩個故事的。
6、 靈活改編或續(xù)編故事-----我們自己的故事
有時侯,我們的故事進行到一半,突然停住,拋出一個問題,請孩子們來接下來講。比如《想讓你高興》中,“青蛙生病了,癩蛤蟆可能會想出什么辦法使青蛙高興呢?”孩子講述我們就把“辦法”編進去,“癩蛤蟆……青蛙真的很高興”。孩子們也體驗到成功。
7、 動手做-------看、聽、說、畫四位一體
故事不僅需要聽,也需要孩子們的小手動起來。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動作感知進一步把故事可視化,把情感內(nèi)化!段⑿Α防锖⒆觽冏约褐谱魑⑿照,送給自己喜歡的人,感受微笑的魅力!段野褘寢屌獊G了》延續(xù)活動中請孩子把自己媽媽最明顯的特征畫出來,愛媽媽的情感也被進一步激發(fā)。
教師“講故事”不僅僅是“講”,也要“聽”------需要對故事題材認真分析,然后“想”-----選取合適的活動形式來開展,最后“做”-----制作準備各種教具。這是一項復(fù)雜的工程!爸v故事”真的是一門很高深的學(xué)問。也是幼兒老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做更多的思考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