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德國公司治理改革的新動向
「摘要」在德國,由于股權結構相對集中,公司的控制股東(商業(yè)銀行)左右著公司的經營活動,因此如何防止控制股東利用控制權侵害中小股東的利益,便成為德國公司治理的核心問題。為了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并增強公司運營的透明度,以達到強化對公司中小股東保護的目的,德國政府最近對其公司治理機制進行了一系列革新。本文就其革新的核心內容進行簡要的評述。「關鍵詞」德國公司法;公司治理;股東;董事會;監(jiān)事會
在德國,公司股權結構相對集中。銀行作為公司的控制股東,擁有足夠的信息、專業(yè)知識和經驗,有能力并且有動力對公司經營者進行監(jiān)控,因此,從控制股東(銀行)的角度看,這種少數控制股東體制有力地削減防止公司經營者從事?lián)p害公司整體利益的道德危險行為的代理成本,并促進公司的長期經營戰(zhàn)略。但它也潛藏著另一種嚴重的道德危險問題,即控制股東經常憑借對公司的控制權,傾軋非控制股東,損害非控制股東的利益。因此,如何防止控制股東侵害一般股東利益,就成為德國公司治理的核心問題。
在20世紀90年代,由于德國幾家大公司經營不善而引發(fā)的危機,使投資者喪失了對公司經營和股票市場的信心,進而削弱了德國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公司遇到的危機引起了德國各界的關注。無論是從事公司治理研究的學者,這是致力于公司治理實踐的企業(yè)家階層,乃至德國政府,都意識到危機的重要根源是銀行等大股東的長期控制,造成公司運營透明度不高和對一般股東保護乏力,進而使公司的競爭壓力和創(chuàng)新動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因此必須對公司治理機制進行改革。在社會各界的推動下,德國聯(lián)邦政府于2002年夏季提出了公司治理改革的10點計劃。在此基礎上,2003年2月15日,德國聯(lián)邦司法部長和財政部長共同提出了《聯(lián)邦政府改善公司治理的措施目錄》(此處最好能夠注明其英文名稱,以下簡稱《目錄》),此后又頒布了《德國公司治理準則》(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以下簡稱《準則》)。本文簡要介紹《目錄》和《準則》提出的改革措施。
一、強化對股東權利的保護
由于德國公司股權結構相對集中,公司大量股份掌握在商業(yè)銀行手中,或者通過公司間相互持股的方式由其他公司所持有。這些作為大股東的銀行和公司通常會派出自己的人員擔任其所持股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參與該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因此作為大股東的商業(yè)銀行和持股公司控制著公司的經營權。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公司治理所要解決的并不是公司的經營者侵害公司所有者的問題,而是強勢大股東侵害弱勢中小股東的問題,即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問題。
德國股份公司法雖然賦予股東諸多可經由股東會參與公司管理并監(jiān)督董事會等經營者的權利,但此等集體股東權的行使,系由股東會以多數決方式來決定,從而當控制股東通過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控制股東會表決動向時,試圖以此等股東權的行使來監(jiān)控公司經營者,是很難奏效的。為了彌補股東大會的不足,《目錄》和《準則》提出了強化股東以個人或少數股東身份監(jiān)督經營者的措施:
1、完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公司的控制股東在行使控制權時對公司負有信義義務,它們必須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控制權。如果控制股東不當行使控制權而損害公司和非控制股東的利益時,控制股東對公司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但由于控制股東左右著公司的股東大會和管理層,公司一般不會主動向他們追究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為了維護非控制股東的合法權益,賦予公司股東代公司提起訴訟、要求侵害公司利益者對公司承擔責任的權利。股東代公司提起訴訟的制度就是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它是平衡控制股東和非控制股東利益的重要制度。但是,德國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存在諸多缺陷:(1)訴訟適格門檻過高。德國股份公避法第147條規(guī)定,股份總計達到基本資本的十分之一或其股票的票面價值達到100萬歐元的股東才有資格向法院申請?zhí)崞鸸蓶|代表訴訟,而一般股東持股數量相當有限,很難達到這一苛刻的要求,且通過集中多個股東的股份以滿足此一持股數量的要求,其成本
[1] [2] [3] [4]
【德國公司治理改革的新動向】相關文章:
美國專利法改革最新動向04-30
德國福利制度改革困局04-29
政策新動向05-01
德國免學費制度改革可趨利避害04-28
納米流體研究的新動向04-30
從德國雙元制看職業(yè)學校的教學改革04-28